第99章 张济宿命之殇?曹玉又要搞事?

  陈宫很看不惯陈家父子二人。
  阿谀奉承,不是忠臣所为。
  但每每提出来,总被吕布说他妒忌。
  他妒忌?
  他像后院妇人那般拈酸吃醋?
  刚正不阿的公台先生气结,偏偏不善在这方面为自己辩解。
  一甩衣袖,回到自家后院,也连待了数日。
  直到吕布派人再三来请,好言相劝,才肯继续干活。
  哼,他陈公台,也是有脾气的!
  ...
  挨得比较近的南阳。
  南阳郡本就属荆州,自袁术被打跑后,大部分地盘,总算都归到了刘表的怀里。
  张济来南阳。
  当时说的好听,是奉了朝廷的命令。
  但实际上,也就占了宛城一带。
  而且很快,老张缺粮了。
  原本答应给他钱粮支持的李傕、郭汜,因为曹老板的提前介入,彻底闹掰,再无暇顾及这个帮他们‘看守门户’的老弟。
  要钱?
  要粮?
  要你命,给不给?!
  张济无奈。
  初来乍到,尽管南阳富庶,但暂时跟他,都还没太大关系。
  于是,他想出了个馊主意,决定去找刘表“借”。
  要是贾诩在,肯定要阻拦。
  可惜,贾母亡故,老贾辞官回了故里。
  然而,谁也没料到,张济在攻打南阳郡的穰城时,被流矢击中,挂了。
  比历史上,提前了一年。
  张绣接管了他叔父的部队,继续屯兵宛城。
  并数次亲自上门,请贾诩出山相助。
  贾诩虽然明哲保身,但也知恩图报。
  当初,若不是张济对他言听计从,自己也没法轻易从李傕、郭汜手中开溜。
  且张绣本人,侠义心肠、能征善战,谦和有礼,又进退有度。
  对自己执晚辈礼,甚为恭敬。
  老贾暗忖,在寻到真正的明主之前,张绣,也不失为一个可调教的好大腿。
  于是,他又回到了宛城。
  且劝张绣暂时忍耐,与刘表罢兵言和。
  刘表为了安抚张绣,又听说曹孟德得了河内,也担心张绣狗急跳墙,给了不少钱粮支援。
  等马六赶到贾诩老家,终究去迟了一步。
  听马六回禀完,曹玉无奈苦笑。
  暗叹:只希望贾文和不要乱搞事。
  ......
  时间已是194年11月。
  老曹要在怀县整顿兵马,顺便肃清河内事务。
  河南尹朱儁来投,曹操大喜,仍旧让他领原职。
  说起来,两人是老相识,交情还不错。
  当年,朱儁往颍川剿灭黄巾贼,却被波才大败而逃。
  幸得黄埔嵩赶来断后,朱儁这才缓了一口气,得以收拢败卒溃军,重整旗鼓。
  而正巧曹操的五千预备队也已经赶到,索性朱儁便与曹操合兵一处,伺机而动。
  那段时间,两人也算结下过深厚的革命友谊。
  董卓把持朝政期间, 因朱儁功高望重,董卓表面上拉拢,实则对他颇为忌惮。
  191年,董卓进入关中。
  留守洛阳的朱儁,一直想干掉董卓。
  结果反而害怕事情败露,自己弃官跑路了。
  但听说董卓任命弘农人杨懿为河南尹,驻守洛阳,朱儁又怒了。
  带兵打了回来,赶走了杨懿。
  李傕、郭汜掌权期间,耿直的朱儁被二人骗入关中。
  要不是老曹提前搞事,说不得,这位一根筋的草根将领,真要如历史上那般,被李、郭害死。
  哪还有机会逃出生天,重新得了河南尹。
  现在,老曹供奉着天子,明面上占了大义,又兵至河内,朱儁不再犹豫,率众来投。
  不投也没办法,他已被老曹包围。
  东南西北,分别是陈留、河内、弘农、颍川。
  朱儁的到来,还给曹玉带来10万能量值的奖励。
  这家伙差点手一抖,又升了武力值。
  但看到满面风霜的老朱将军,想起河南尹、河内郡百姓都嗷嗷待哺,曹玉眼一闭,还是忍痛买了土豆良种。
  总得让人填饱肚子,才有力气替他们兄妹俩干活。
  拖着两车的土豆,曹玉找上了曹老板。
  围着两车明显个头不一样的土豆转了一圈,曹老板眼皮都没多抬一下。
  不用问,一问,肯定又是找商人买的。
  哼!当他白痴?
  “说罢,此次特意亲自过来,所为何事?”
  老曹将‘亲自’咬得特别重。
  这妹子,自从到了怀县,已经三天没来自己这报到。
  官瘾那么大,闭门不出,不正常,很不正常。
  “大兄,嘿嘿,咱兄妹之间,就不能没事见见?”
  “噢,我还以为,你会一蹶不振呢。”
  曹操指的是,淇水关一战,她的那个‘义勇军’,折损过半。
  见惯了大风大浪,曾经打得差点只剩下几个光杆司令的老曹,见小妹又嬉皮笑脸起来,不由得,也打趣了一句。
  曹玉确实萎靡了好些天。
  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以后,只会死的更多。
  别说是她的亲信,就是她自己,也有可能挂掉。
  想明白这点,除了大家一起变得更强,别无他法。
  曹玉已收拾好了破心情。
  故来寻曹操,她要搞事。
  “大兄,我来找你,有正事。”
  曹玉摆摆手,示意老曹别岔开话题。
  她自来熟的拿起案几的笔,在纸上将河内、河南、弘农、南阳、汝南、颍川几个郡,在纸上画了出来。
  只不过,跟戏志才那一手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纸,正是最近被忽悠过来的佐伯,在许都所造。
  其实,也算不得忽悠。
  就是曹操接受了曹玉的建议,派人去东莱郡找到佐伯,许诺用他的纸,在蔡琰的“伯喈书院”,专门记载蔡邕的文墨。
  自此,蔡邕的衣钵,得以广为人知。
  而佐伯纸,亦是闻名。
  曹操看着妹子在纸上鬼画符,嘴角抽搐。
  待看清她所写的,原本狭小的双眼,都瞪圆了不少。
  “你竟然要此时去取这里?”
  曹操指着草图,眸光微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