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西平县令许靖,东门队率姓姜
曹玉接过弓掌柜递过来的西平情报。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西平县令许靖。
许靖?
总觉得有些耳熟,可是,又记不起来。
“这许靖是哪里人?和许劭背后的许氏家族有何关系?”
曹玉一脸疑惑的看向弓掌柜。
“禀女公子,许靖,正是许劭的堂兄。”
“噢,原来是他啊!”
曹玉一笑,不怪她没太大印象。
汉末的月旦评,历史书上一提,大多是言说‘由许劭兄弟主持的一项品评活动...’,许劭兄弟,划个重点。
一般人,谁还去细究,这个‘兄弟’大名是啥?
大家都光记得许劭了。
也难怪,传闻,许靖和自己这个堂弟关系不和。
自己都被人当做陪衬的绿叶了,心里定有不甘。
其实,许靖在三国,也算是一位厉害人物。
而其之所以出名,除了主持月旦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特别会骑墙。
董卓专权,重用许靖。
许靖却一心想反董。事情败露,逃到豫州,投奔孔伷。
孔伷死后,许靖在豫州不受重用,被派往西平小县当一县县令。
若按历史轨迹,用不了多久,他会前往益州,投奔刘璋。
而刘备和刘璋决裂后,许靖便想卖了刘璋。
后者发现他的小动作,却没处死他。
只因此时的刘璋,已经被刘备全方位碾压,只能投降了。
刘璋投降后,刘备其实是看不起骑墙派许靖的,不想重用他。
但法正和诸葛亮,都劝备备,为了许靖的虚名,咱也要忍着恶心,待之以礼。
于是,这家伙,先是被封为左将军长史,后又被册封为镇军将军。
待备备称帝,更是荣升为司徒。
好一个靠着名声当金字招牌、升官发财的家伙!
曹玉仔细看了眼情报上的其他内容后,将它递给其他人传阅。
“弓掌柜,咱们在西平县县衙、各处大户,可有内应?”
弓掌柜有些汗颜的讪讪一笑:“女公子,咱们红楼入汝南才一年不到,暂时在县衙、大户,只有杂役可用。”
“无妨。四门守城士卒里,可有自己人?”
“东城门的守城队率,姓姜,与小的关系还算亲厚,多有照拂咱的生意。姜队率常来红楼做客,不取他钱财。”
这话,曹玉懂了。
意思是,这个姓姜的,经常来吃白食。
但因为吃人家嘴短,自觉给红楼充当了保护伞。
这伞虽不大,但大小算个官差,也能帮红楼解决一些小鬼。
“不错。此人可有家小?”
“尚未娶亲,亲族俱在凉州。”
是个光脚的?曹玉蹙眉。
只听弓掌柜又道:
“不过,听他曾言,欲取城东周员外家的小姐,但提亲被拒,因为周家想将女儿,送给县令当小妾。对此事,他颇为不忿。”
曹玉闻言,计上心头。
这是,要有夺妻之恨了啊!
“周家拒婚,定是看不上这位姜队率的出身低微。你今天去试探一二,若他愿意,事成之后,许他西平县尉一职。”
县尉,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诺。”
“其余三门如何?”曹玉又问。
西平是汝南的第一站,可不能搞砸了。
“北门、南门、西门,也安插了一二名自己人,不过,都是最低等的士卒。”
“这就够了。”
曹玉从旁边的包袱里,取出一包东西,交给弓掌柜:
“此物名叫蒙汗药,又名麻沸散,你将它收好,到时有大用。”
这可是好东西,出发前,曹玉专门找华佗要的。
“诺。”
......
等弓掌柜离开,憋了一肚子话的小玲儿,再也忍不住了。
“玉姐姐,咱们今晚要行动吗?还跟上次夺朝歌一样?”
说罢,还斜了一眼穆平。
后者脸上一僵。
“哪能这么心急!”
曹玉拿起筷子,夹起小二刚送进来的热菜,招呼众人道:
“快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小玲儿见曹玉塞了一嘴的菜,嚼得好香的样子,也忍不住夹起一坨红烧鱼块,尝了尝。
一边吃,还不忘口齿不清的追问。
“那咱们什么时候行动?”
闻言,魏延和穆平也眼巴巴看了过来,两个都是心心念念立军功。
一个为佳人,一个为噶人。
只有许褚、许定还有几个‘义勇军’老兵,都埋头干饭。
他们从未尝过如此美味!
若不是女公子在,都恨不得自己霸占一个盘子,不让其余人伸筷子。
因为红楼梦沿用了曹玉的许多现代餐饮理念,也不是分餐制,而是用圆桌,众人同桌而食。
此道,确实新颖。
吸引了不少食客,呼朋唤友,来此聚会。
“急什么。”
曹玉拿起一个红烧鸡爪,啃得津津有味。
“此次,咱们背后可无‘援军’,这汝南,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小小西平,就跟这鸡爪一样,你先啃掉它指甲,再咬掉它的指头,剩下一个鸡掌心,一口吞了便是。”
小玲儿一听,好有道理的样子!
如果,打仗都跟啃鸡爪一样,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玉姐姐不愧是玉姐姐,这种比方,打死她也想不出来。
这孩子,被曹玉忽悠的,一顿猛啃鸡爪,小嘴宛如鸟喙,麻溜的很。
一大盘鸡爪,除了曹玉抢先干掉了几个,差不多,都被这丫头啃完了。
惹来数名大汉一脸哀怨。
......
两天后的傍晚。
弓掌柜领着一名男青年,来见曹玉。
此人身高目测不输吕布,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肤色略微暗黄,长得有些像何润东。
就是新版三国里,吕布的扮演者。
“女公子,此人便是姜囧姜队率。”弓掌柜介绍道。
“见过女公子。”
姜队率,也就是姜囧,对着曹玉,抱拳作揖。
曹玉却是‘噌’一下,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