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论曹玉贾诩谁更会忽悠?袁氏兄弟皆有把握

  曹玉骑马陪夏侯惇走了一节路。
  见两旁无人,凑到他跟前,小声道:
  “元让兄,兴许,大兄让你去汝南,另有深意。”
  “何意?”
  曹营将领中,夏侯惇算是比较聪明的,高达72的智商。
  但和他眼中的人精曹玉在一块,就不太想动脑。
  这可能是一种传染病,也可能是一种流行习惯。
  曹玉低声道:
  “元让兄可还记得,我大兄当初招兵买马,银钱不够时,是如何解决的不?”
  夏侯惇一勒缰绳,环顾一眼四周。
  很好,亲卫都识趣,留足了两兄妹叙话的私人空间。
  “小妹,孟德兄连摸金校尉的事,也和你说过?”
  “咳咳,那是...不过,这事,大兄是酒后失言,元让兄切勿跟他再提。大兄最好面子。”
  说罢,朝惇哥眨眨眼,意思,你懂。
  “那是自然。这和让俺去汝南,又有何联系?”
  夏侯惇不解。
  难道,要他在汝南,偷偷再培养一些摸金校尉?
  孟德兄如今有精盐生意,不缺军饷啊。
  发死人财这种事,总归上不得台面。
  当初之所以干了,也是形势所逼。
  “关系大了!元让兄,你附耳过来。”
  曹玉小手一招,夏侯惇将信将疑,让自己的马靠近了些绝影。
  后者要尥蹶子,什么马都敢靠近老子?
  曹玉忙从兜里拿出一把系统出品的精饲料。
  塞它一嘴。
  两人马挨着马、肩碰着肩,她接下来的话,几乎是悄声耳语。
  “袁家四世三公,不知道,他们的祖坟里,是不是埋了不少金银财宝?”
  “什么?!”
  夏侯惇满脸震惊,看向曹玉。
  后者朝他轻轻点头。
  “元让兄可早做准备,但是切勿走漏风声,时机一到,再动手不迟。”
  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
  想要打他家老祖宗的主意,还得给袁术添几把火,让这货提前称帝才行。
  夏侯惇深深看了一眼曹玉,缓缓点了点头,策马而去。
  目送他远去的背影,曹玉默默叹了口气,暗道:
  元让兄,小妹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送走了惇哥,曹玉心情颇好。
  这下,等操哥回来,自己顶多挨几句骂。
  又想起回来的路上,花光她所有能量值,买来的三张方子,顿觉一阵肉疼。
  就差一点,差一点,她就能升级到100的武力值。
  “驾!”
  曹玉一夹马腹,决定赶紧回城。
  先找马钧,将这三张方子上的肥皂、白糖和玻璃变现,才是王道。
  汉末商战,我来了!
  ......
  寿春。
  袁术端坐在主位,一脸不屑的看着站在下方的两父子。
  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这司马家,在河内的势力,被曹阿瞒连根拔起。
  连带颍川的司马儁都被活活吓死。
  兖州、司州的司马氏,更是被曹阿瞒下令通缉。
  “建公,你不去投奔我大兄,为何来了扬州?”
  司马防,字建公,和袁绍是好友。
  自然,和袁术,关系就算不得多亲近。
  司马防闻言,老毛病又差点犯了。
  还好儿子司马懿在后一阵轻咳,提醒了他。
  藏在袖子里的拳头握得死死的,咬牙切齿道:
  “明公,曹阿瞒囚天子之尊、夺诸侯之权、争世家之利,我司马氏愿为明公马前卒,此次前来,只为助明公讨贼。”
  “哼,曹阿瞒卑鄙小人,我自是不放在眼里。夺我汝南,即刻便要出兵讨之。”
  袁术口气满是狂妄。
  敢小瞧他四世三公?
  定叫他曹阿瞒悔不当初。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手中有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想不到,有朝一日,他袁公路,就要成为时势造英雄的那个英雄!
  想到这,袁术的双眼忽然冒光,散发出魔怔一般的贪婪。
  司马懿虽默不作声,但藏在父亲身后,正好悄悄将袁术的表情,尽收眼底。
  当然,司马父子,自是还不知,袁术手握玉玺。
  他们原本打算投奔荆州的,听闻汝南失守,折道来了寿春。
  刘表和曹操,只是即将有矛盾。
  但袁术和曹操,可是实打实的结了仇。
  ......
  南阳郡,几乎已被曹老板的势力半包围。
  张绣有点慌,问计贾诩。
  “文和先生,曹操下一步,是不是要夺南阳?我该如何是好?”
  “将军觉得,刘表和曹操,孰强孰弱?”
  贾诩捏了捏自己的三缕长须,不答反问。
  张绣闻言,双眉紧蹙。
  三十岁的青年,长身玉立,自带一种成熟的儒雅。
  若非亲眼所见,谁也不信,这便是有‘北地枪王’之称的张绣。
  “文和先生莫要考我。
  刘表偏安一隅,荆州看似富庶,人才济济,但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刘表日渐年衰,已无进取之心。大权旁落,迟早的事。
  相反,曹操却连年征战,宛如一头下山的猛虎,四处立威。
  且其治下,世家正一个个被拔出,仅余几家一早就追随了他的。”
  “没错。”
  贾诩点点头。
  “此举,替曹孟德赢得了民心。但无疑也让他失去了最有力的臂膀:世家。
  天下世家,都将与他为敌。如此,你还觉得,他比刘表强否?”
  “先生此话,何意?”
  张绣不解。
  之前还很看好曹操的贾文和,为何突然说起了曹操的坏话。
  贾诩无奈一叹:
  “就连先帝,都争不过世家。曹孟德,此举太过冒进,大为不智啊!将军,还是早点备战的好。”
  说完,他摇摇头,转身离去。
  原本,在贾诩看来,抱曹孟德这种茁壮成长的大腿,比抱刘表这种日渐萎靡的老树根,要好得多。
  但前不久,传来消息,曹操已对治下世家,挥起了屠刀。
  但凡不服从政令的,统统都被抄了。
  贾诩吓得就是一激灵:
  与天下世家为敌,这曹孟德,还能蹦跶多久?
  他真以为,靠那些手无寸铁、一贫如洗的穷苦百姓,就能赢得整个天下?
  天下,是世家的天下。
  贾诩暗暗摇头。
  他也同情百姓。
  但更加爱惜自己的小命。
  还是,先帮着刘表,等世家干倒了曹操,再看袁绍能不能吞下兖州、司州吧。
  想明白这点,正在打点的行装,又悄悄拆放回了原位。
  ......
  冀州,袁绍的大将军府。
  看着在座的文臣武将,袁绍很是满意。
  他手底下,文有田丰、沮授、许攸、郭图、逢纪、审配、辛评、辛毗等八大谋士,还有荀谌、陈琳、王修、崔琰等四大能臣。
  武有颜良、文丑、张合、高览等四大庭柱,更兼淳于琼、麹义、吕旷、吕翔等四大上将。
  正可谓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可是,他这么优秀,那曹阿瞒,竟然还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玩阴招,偷偷东吃一口、西吃一口。
  不知不觉,快要吃成一个胖大小子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自己的后院,如果是个弱小顽童,就算他再怎么惹是生非,终究无碍。
  但若是这顽童长成了一个大汉,谁还放心让他留在自己后院?
  等着被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