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活字印刷术,讨伐不臣刘备
见芸娘越说越离谱,曹玉一把抱住便宜娘。
“阿母,我骗你的,嘿嘿,你闺女天下第一,谁伤得了?”
这话一说,理所当然,又换来一顿揍。
芸娘揍累了,搂着闺女,很是担忧。
“玉儿,你父亲前段时日,不知为何晕倒,之后,便越发不济。我想,趁他尚在,给你说下一门亲事。否则,若你父有个好歹,你可不就得耽误三年?”
“阿母!”
曹玉打断她的话,收起玩笑神情,一本正经看着便宜娘。
“玉儿此生,惟愿助我大兄一统天下,而后,给大兄当个逍遥丞相。否则,宁愿三十岁便死了干净!”
她说的是实情。
完不成任务,当不成丞相,可不就得三十岁被‘人道主义消灭’。
芸娘却吓了一跳。
古人迷信,轻易不发毒誓。
闺女此举,无异于赌咒发誓,只想如男子一般做官,并不想嫁人。
一肚子的话,顿时化作愁云,咽了回去。
安抚完芸娘,曹玉去看了一趟便宜爹曹嵩。
除了有些老态龙钟,能吃、能喝、能骂人,与正常老人一般无二。
本想问系统,有没有药能治,多少能量值她都尽快去挣。
结果,系统告诉她,曹嵩这是正常衰老,已回天乏术。
【宿主,曹嵩这脉,男丁寿命顶了天就这样了。】
曹玉一时有些沮丧。
想了想,将没舍得吃的辣条,拿出来孝敬曹嵩。
那辣味,差点将老头子提前送走。
等曹嵩连灌了几大口热水,抬眼一瞧,曹玉早已溜之大吉。
她刚回到自己院子,来不及问问李三娘,近来自己名下产业的情况,就见蔡琰、吕玲绮、马云禄几女联袂而来。
全是绝色,曹玉要是个男的,看到这场景,估计能乐开花。
但此刻,瞥见蔡琰一脸幽怨的脸色,不由得有些头大。
这是,来算账的?
果然。
相互见礼后,蔡琰就开门见山。
“玉妹妹,孔明所提的阿拉伯数字、拼音,甚为有趣。但他曾言,未得你许可,不敢在书院广为相授。此等绝学,不知妹妹可愿‘伯喈书院’的读书人一同研习?”
曹玉闻言,一拍桌子,爽快答应。
“昭姬姐姐此言甚善!不仅如此,还应由官府出面,加大地方书院的建设,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
蔡琰听了,很是高兴,但旋即皱眉。
“如此一来,官府需耗费许多银钱,且书籍的誊写,也是个难事。”
“无妨。”曹玉摆摆手,朝侍女喊道:“我有法子,来人,去叫马钧过来。”
至于银钱,马上就要有了。
她已收到惇哥快马加鞭的私信。
“诺。”
待侍女离去,曹玉简单的给蔡琰几人,讲了一下活字印刷术,以及如何在兖州、司州、凉州,开始大兴基础教育。
就是扫盲。
当然,主要是蔡琰在听,马云禄和吕玲绮,一边听,一边在互掰手腕。
聊到兴起之处,连蔡琰也难掩激动之色。
若真如玉妹妹所言,官府出钱、出人办官学,甚至免费提供书籍,还给绩优者予以银钱上的奖励,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寒门学子,趋之若鹜。
此乃天下人之幸事!
而她,蔡琰蔡昭姬,将以‘伯喈书院’院长的身份,负责牵头去做这件事。
若成,势必流芳百世、名垂千古,其威望,亦将远胜父亲蔡邕!
“好!”
蔡琰握住曹玉的手,神色激动,清澈的眸子里,光彩夺目。
“妹妹只管去找孟德兄商量此事,琰绝不推辞,必全力以赴。”
很快,马钧至。
见一屋的女子,别说讲话,走路都开始同手同脚。
曹玉也不为难他,连同蔡琰在内,三人移步去了花厅,将找他来的缘由说清。
听完,马钧嘴巴张大,对鸡眼努力看向曹玉,半天没发出一个音节。
曹玉这才想起,这货口吃,又令侍女笔墨伺候。
马钧欲哭无泪。
女公子上回交给他的肥皂、白糖和玻璃方子,受限于原材料,至今,才做出来满意的肥皂和玻璃。
他昨天才和女公子院子里的管事妈妈李三娘说过,女公子没道理不知。
至于白糖,缺主要原材料甘蔗,还需商队去交州购买。
他本以为,女公子喊他过来,是看在这段时间夜以继日干活的份上,让他回家休息休息。
何况,荀令君还总在催促他,快些再做批霹雳弹出来。
没想到,旧的活还没干完,新的活又来了!
玩命都不带这样玩的。
曹玉也有些不好意思,感觉将老实人剥削得太狠。
忙出言安慰:
“那个,德衡兄,这个活字印刷术,不着急的,你照着此法,回去慢慢琢磨,等琢磨出来,找昭姬姐姐商议即可。”
蔡琰礼貌的朝马钧笑了笑。
马钧脸一红,啥拒绝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
很快,曹老板也率大军回了许都。
例行公事,先去了一趟皇宫,三跪九拜,礼数齐全。
吓得刘协越发惶恐不安。
“曹爱卿,为何要出兵攻打皇叔?”
“陛下,天下皆为汉土,吕布也是陛下的臣子。刘备却擅自动兵,将徐州据为己有,又不肯来许都觐见,实为谋反,臣愿替陛下将其擒来许都问罪。”
曹操躬身作揖回答。
一脸诚挚,就是语气不容拒绝。
“陛下,吕布占徐州不义在先,陛下不若加封皇叔为徐州牧。”
董承出列,硬刚曹操。
刘协颇为赞同,就要点头同意。
“陛下不可!”
曹操直起身来,双目有些危险的扫向董承。
这厮,最近蹦跶的有点欢,别以为他不知。
“敢问董大人,若是其他州郡的臣子,都效仿刘备,今日我打你、明日他打我,谁赢了谁就是州郡之主,那陛下之尊,还有谁奉?”
“董大人,要看着大汉重蹈周的覆辙?诸侯不尊王道,天下分崩离析?”
董承被问得哑口无言。
刘协颤抖着手,在荀彧递来的伐备檄文上,御笔亲批,斥其不臣。
待曹操等人离去,刘协对着董贵妃,痛哭流涕。
“朕愧对皇叔!”
“陛下莫慌,父亲,总会想到办法的!”
董贵妃年龄虽小,但自幼便得董承悉心栽培,于国事,也不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