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刘备欲让徐州,糜竺事情败露

  马超哪里知晓,曹玉此举,虽有部分原因,是为了诸葛亮。
  但诸葛亮不是蓝颜祸水,她也不是色令智昏的女君。
  去豫章,与其说是去救诸葛玄,不如说,是想趁此机会,在袁术背后,埋下一颗钉子。
  从大局来看,若是和刘备真的休战,再将徐州拿到手,那下一步,就是揍二袁。
  袁绍坐拥冀州、青州、大半个幽州、大半个并州,早已不是当年初入渤海的袁本初。
  兵强马壮,谋臣多、良将广,有点难搞。
  而袁术,相对而言,就有点显得细胳膊细腿。
  且这家伙最近还作死,开始跟孙策掐架。
  再加上他称帝后,刘表也不敢跟他走得太近,以免沾染臭名声。
  自己去了豫章,或可联系上孙策,两家合力先干掉袁术,再说其他。
  简而言之,言而简之,曹玉觉得,此时下扬州,见策哥,或许也可以。
  想到这,曹玉一拍脑袋,赶忙再次执笔,给操哥补一封信。
  ‘大兄务必要拉拢孙策,封他为骑都尉、会稽太守,袭封乌程侯。’
  ‘此举,定能让其他的地方官员看到,只要反对逆贼,都能得到朝廷的认可、支持。’
  ‘只要大家认可的帝统,还是咱许都的那位,咱的大旗就能扯得呼呼响。’
  写完,曹玉满意的吹了吹墨迹。
  这家伙,压根就没考虑过,她便宜大兄曹老板的读后感受。
  唤来亲信,去追前面送信的仁兄。
  ......
  不久。
  曹操收到曹玉的信,看完,只觉辣眼睛。
  虽没错字,但话语之直白,比平常对话更甚。
  “奉孝,你说,若是让小妹和昭姬学文,多久可出师?”
  曹操将信递给郭嘉,揉着眉心叹道。
  郭嘉一边看信,一边笑道:
  “只怕昭姬小姐已和女公子学会上阵杀敌之技,女公子犹未能掌握作赋之巧。”
  “不过,主公,我倒觉得,公文若都如女公子这般写,挺不错。”
  郭嘉指着信中短短数行字,看向曹操:
  “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
  曹操闻言,和郭嘉相视大笑。
  “嗯,奉孝以为,信中所言之事,如何?”
  曹操笑罢,言归正题。
  “太可行了!”
  郭嘉看向西北邺城方向,此时,袁绍大军正屯兵于邺城,也就是冀州魏郡的治所。
  魏郡和东郡毗邻。
  他和主公曹操,领兵屯于濮阳,和袁绍对峙已半月有余。
  若是此时徐州止战,或可令袁绍心生退意。
  再给主公一年,到时候,打袁绍,已无太多顾虑。
  “那孙家大郎呢?”曹操抹了把胡须,“这小子,不可小觑啊!当年他父亲孙文台,便是条好汉。”
  “此子性情和他父亲一般刚烈,然又更为狡猾,能屈能伸。若女公子真能拉拢他,则江东暂时无需多虑。但将来,只怕和他,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郭嘉看过关于孙策的情报。
  其父孙坚号称江东猛虎,他则因为年轻,被称为江东小霸王。
  如今,小霸王声名赫赫,大有和袁术一争高下的意思。
  此子发展势头正如日中天,女公子想拉拢,只怕很难。
  “无妨,暂且信小妹,就按她说的办吧!”
  曹操见郭嘉如此高看孙策,反而更加坚定了相信曹玉的想法。
  只不过,曹玉在信中,并未告知,她要去豫州一事。
  曹老板也只以为,曹玉会乖乖留在徐州,和刘备交接人质和城防。
  ......
  下邳。
  张飞急切的等着刘备看信,一双牛眼都快蹦出来了。
  “大哥,如何?那姓曹的臭丫头,可曾为难二哥?”
  他奶奶的,这曹家兄妹,一个比一个狠毒。
  曹操抢走了天子,曹玉用诡计坑惨了他二哥。
  听信使回禀,二哥还受了伤,一直被曹玉看守在彭城县衙。
  不是说神医华佗在许都传授医术么?
  咋不叫那老头亲自去给他二哥看伤,要是二哥有个好歹,他定叫曹氏兄妹好看!
  “三弟勿急,二弟无事。”
  刘备看完信,提着的心,算是放下来一半。
  剩下一半,则和张飞一样,担忧关羽的伤。
  二弟、三弟,是他的左膀右臂。
  这些年,之所以能在这乱世一路走来,少不了两位好兄弟的帮忙。
  不成,还是要快点将二弟救出来,早点请名医医治才行。
  刘备很清楚,自己不仅缺谋臣,更缺武将。
  而两位兄弟,都有万人敌之勇,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
  当年虎牢关下,曹孟德,就对二弟垂涎三尺。
  而今,二弟为曹操之妹曹玉所擒,原以为,此生再也无法相见。
  没想到,曹玉竟然留了二弟一命。
  收到曹玉要求他休战的信,刘备几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只不过,让他认曹操为主、将他们几人的家小都送至许都?
  这有点为难。
  他刘玄德为了大业,可舍家小。
  但若是将来,为了他的大业,让弟兄们抛弃许都的家小,只怕,会让人寒心。
  既如此,这徐州,要和不要,都不重要。
  等救回云长,带上乡勇老卒,大不了从头再来。
  此时才34岁的刘玄德,依旧踌躇满志,不以一时得失难过。
  “大哥,那咱真的就这样离开徐州?”
  张飞见他半天不做声,又急眼了。
  “离开是要离开,但不是这样离开。”
  刘备放下信,吩咐亲卫:“速去请公佑、宪和两位先生。”
  “诺。”
  亲卫去。
  很快,孙乾、简雍从郯城赶至。
  “主公,可是曹孟德之妹回信了?”
  “正是。”
  刘备待二人读罢回信,道:“徐州已不可久待,公佑、宪和,可依旧愿随我漂泊?”
  “主公说的哪里话!”两人对视一眼。
  孙乾作揖道:
  “都说曹孟德仁义,可他的仁义,建立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不是真的君子所为。
  唯有主公,不论身居何位,始终心系黎民。此乃真仁义!
  且天子为曹操所困,若无主公这样心向汉室之人,这天下,迟早要为曹贼所篡。
  在下不才,惟愿兴汉,生死相随,绝不有负。”
  至于简雍,他什么都不用说。
  从小就和刘备相熟,关系自是深厚。
  “好!”刘备双目含泪,握紧两人的手:“备定不负二位!”
  “只不过,还有一事,需要二位助我。云长在小沛之所以兵败,皆因军粮有误。”
  “主公,可是怀疑糜竺糜子仲?”简雍蹙眉。
  孙乾闻言,忽道:“不好!我离开郯城时,糜竺说接到主公军令,前往东海郡接其家小。”
  “奶奶的,我大哥何时给他下过这等鸟令!俺这就去将他抓来!”
  张飞说罢,就要往外冲。
  原来害他二哥的,还有这个鸟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