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袁绍赔了幽州又送兵,许攸到底是去了荆州

  刘备一句话,成功将屋内众人的注意力,都转向了荀谌。
  这位袁绍帐下的谋士,自从易京剿灭公孙瓒后,一直随着刘备,驻守在幽州。
  同样作为袁绍代表的,还有淳于琼、麹义、吕旷、吕翔四将。
  袁绍让刘备名义上暂领幽州刺史。
  实则,将权利都下放给了淳于琼等‘自己’人。
  殊不知,他的谋士、大将、人马,数月间,经过皇叔无双‘仁德’技能的日夜熏陶,早已名为袁兵实姓刘。
  这哪里是留下来掣肘刘备的,分明就是资助刘备的!
  袁本初此次,真的是倒霉他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
  辛辛苦苦,花了数年,干掉了公孙瓒。
  结果,碰上刘备这种吸血怪,赔了幽州又送人,一次将刘玄德给喂了个饱。
  白忙活了!
  虽然,幽州比不得徐州富庶,也不如徐州安定,但好歹是一州之地。
  再加上,有从徐州跑路过来的世家大户,暗中资助,公孙瓒一死,刘备便大肆募兵。
  短短数月,直接效命于他们刘关张三兄弟的军队,已达2万有余。
  另有淳于琼四将统领的2万余人、收拢的公孙瓒旧部1万有余,刘备能调遣的军队,已将近6万。
  要知道,绍总现在集结了整个冀州、青州、并州精锐,讨伐曹操,也只拉去了10万人。
  算上各郡县留下驻防的人手,绍总的兵力,也不到20万。
  而服完‘断七’丧的曹操,也集结了10万人,来到濮阳。
  其实,此时的操哥,地盘横跨五州,总兵力已达30余万。
  但地盘越大,布防越麻烦,兵力也越分散。
  主要是所有邻居,除了一个交好的孙策,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交州士夔那,可以稍微放心点,其余人,皆是仇敌。
  操哥不得不防。
  即便如此,10万曹军,也让袁绍开始紧张起来。
  尤其是听闻随同曹操一同出征的,赫然有吕布这尊杀神。
  袁绍彻底坐不住了。
  刘关张昔日能三英战吕布,不若,将他们三兄弟召来,也好壮壮胆。
  老实说,颜良、文丑是否能干趴吕布,他心中也没底。
  ......
  然而,袁绍苦等数日,派去给幽州的人,只带回刘备一句‘公在南、备在北,公可无后顾之忧矣’。
  幽州没发一兵一卒,连淳于琼、麹义等人,也没动。
  岂有此理!
  简直反了!
  气得袁绍破口大骂:“好你个织席贩履的,果真是见小利、忘大义!”
  骂完,恨不能立刻收拾行李,整军回去揍刘备。
  好歹被众位谋士劝住。
  众人捏了把冷汗,有个任性的主公,真难哄。
  此时撤军,那曹黑子还不得撵在屁股后面揍?
  郭图眼珠子一转,想起一个人来,是时候开始上眼药了。
  “主公,如今已过月余,那许攸却毫无音讯。此人不会已叛主而去吧?”
  袁绍闻言,一顿,不会吧?
  他看向其余谋士,田丰、沮授等人,皆是一脸不认同。
  袁绍松了口气。
  那许子远可是欣然领命而去。
  且若他能说动刘表,和自己一同伐曹,就是大功一件。
  自己连封赏都给他准备好了。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公则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啊!
  袁绍略带不满的看了眼这位近来颇受自己青睐的谋士。
  会不会是恃宠而骄?
  郭图见状,暗道不妙,自己可不能在主公心中,留下搬弄口舌的印象。
  想起数日前,司马懿派人悄悄递过来的消息,又嘀咕道:
  “主公,在下昨日得知,许攸的家人,早已搬离了冀州,不知去向。”
  “什么?!”
  袁绍大怒。
  立即令亲卫去许攸的老家核查。
  亲卫领命而去。
  此时的许攸,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郭图一开始,并没有冤枉许攸。
  又或者说,终究是有点冤枉了他。
  为什么这么说?
  事情,还得从许攸离开邺城说起。
  ...
  自知根本无法顺利通过兖州、无功而返只会受责罚的许攸,原本,秉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想法,投奔了少时好友曹操。
  只不过,和历史上不同。
  操哥当时正当热孝,也没有被对手打得焦头烂额。
  许攸的到来,没激起太大水花。
  看在老熟人的面上,且许攸确实才干不错,曹操打算,让他帮自己去治理个一县半郡的。
  还是曹玉想起这个二五仔的妙用,给操哥出了个主意。
  故意怠慢许攸,甚至,在酒后当众嗤笑他‘蛇鼠两端、逐利小人’,令初来乍到的许攸,很是下不来台。
  他也是要面子的好不!
  真是想不到,当初一起念书、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如今,变得如此陌生。
  而且,也不给他任何实质性的职务。
  只让他去给曹丕、曹植几个小屁孩授课。
  终于,耐不住寂寞的许攸,以散心为名,向曹操告假。
  而后,趁机去了荆州。
  ...
  刘表读罢袁绍的亲笔信,沉默的递给身边的蒯良、蒯越、蔡瑁等人。
  袁绍在信中,邀他和曹操决一死战。
  “子柔,依你之见,此计可行否?”
  见众人都不语,刘表习惯性,问计于蒯良。
  蒯良,字子柔,是荆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家主。
  当初,刘表单枪匹马,来到荆州,正是采纳了蒯良安抚荆楚的计策,得掌一州之权。
  蒯良也因此被刘表擢升为荆州主簿。
  蒯良沉吟片刻,作揖道:“若袁本初所言不虚,此举可行。”
  他其实反对穷兵黩武。
  但曹操近两年来,太过疯狂。
  他们荆楚世家,可不愿步兖州等世家的后尘。
  连一惯和蒯家不对付的蔡家家主蔡瑁,也支持出兵。
  无他,他跟蒯良的想法,都一样。
  窝里斗得再厉害,好歹还能争一争。
  要是等曹操打完袁绍,再全力对付荆州,他们这些人,就全完了。
  “好,那就劳烦许大人,将此信带给本初公。”
  刘表见自己倚重的文臣武将,都无异议,当即书信一封,交给许攸。
  “还望许大人告知本初公,他在北方和曹操大军开战之日,就是荆州举全州之兵力夺南阳、攻许昌之时,以此可令曹操首尾不相顾。”
  刘表说完,想了想,又道:
  “荆州常有富商往来南北,不知许大人可愿扮作随行仆从回冀州?”
  “多谢刘荆州大义!”
  许攸作揖,心中无比欣喜。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合该他要立大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