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大唐不夜城

  天光暗淡,长安城一片漆黑。
  突地,黑暗中的城市猛的炸开,有无数火把瞬间点亮。
  张伟站在高处,只见黑暗中一条条火龙自西市各处而起,蜿蜒着扑向东市方向。
  漕渠有十三座石桥。
  此时有人堆来柴火,点起十三堆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炬。
  火焰腾空,将城市照耀的如同不夜城。
  哟呵!
  天空被照的红彤彤一片,漕渠边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持刀拿棒的人群,朴刀如林,静立中央大街。
  有人策马奔驰,高声传令。
  “大宋朝大散关防御使,振威校尉张大人有令:一颗色目人人头换一贯钱。”
  “一颗色目人人头换一贯钱。”
  “不论男女老少,一颗色目人人头一贯钱。”
  “此乃杀胡令!”
  “杀胡令!”
  “张校尉有言:大宋北伐在即,勇者升官,勇者升官!”
  “杀,杀,杀!”
  “冲啊!”
  一条条火龙越过中央大街,如同复仇烈焰,直插西市。
  寂静的城市瞬间就有惨叫声响起。
  “哈哈哈,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啊!我华夏子孙,可不都是老赵家那种怂包软蛋。”
  华夏自古以来就尚武,这是我们能把亚洲最好的地盘都占完的根本原因所在。
  别的不说,就说清末之时,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也只想着捞一把就跑,你当他们都是善茬,不想瓜分中国吗?
  大错特错了,这么一块肥肉贪婪成性的白皮怎么会放过?
  那是他们没那大肚皮,当时没有一个列强有那实力能吞下这么一个武德充沛到了极致的民族而已。
  自一八四零年英国佬进入中国以来,小打小闹占点便宜还可以,要真想灭国?
  义和团,太平军,捻军分分钟跟你干到底。
  当时太平军跟清庭的大战可把英国佬给吓惨了,两军厮杀数千万人丧命,大清还是那个大清,虽然弱鸡还是弱鸡,但是聪明的英国佬还是认清了现实。
  这里不是印度,这里的人真敢跟你玩儿命。
  三元里几千个拿着锄头的农民就把打遍世界无敌手的龙虾兵给打的狼狈逃窜就是最好的证明。
  武德不充沛,怎么占下这偌大的一块地盘?
  张伟仰天长啸,当空一跳跳上枣红马马背。
  只要有人领头,我汉家子弟立马就可以化身下山猛虎。
  老赵家不行,就让我来领头吧。
  枣红马早就等不及了,长嘶一声,驮着张伟就直奔东市而去。
  后面的周茂看的热血上涌,手里的朴刀往地上重重一杵。
  “大安坊的儿郎,建功立业就在今朝,随我冲。”
  “冲,冲,冲!”
  张伟策马来到漕渠。
  此时这里人声鼎沸,不光黄河帮的游侠儿,还有一队队明显有组织的人马在此汇聚。
  “你们是何方好汉?”
  长枪所指处有一健儿越众而出,行到张伟身前单膝跪地抱拳。
  “启禀校尉大人,吾长安县程氏族人程平,世居此地,祖上乃是大唐卢国公,今日响应校尉号召,杀色目人我程氏分文不取,只求恢复汉统,将异族逐出神都。”
  张伟大喜。
  大唐卢国公,那就是程咬金的后人了。
  眼前这人十七八岁,满脸英气,单膝跪在那里身体蹦的笔直,一副随时都能炸起来跟人玩儿命的武将做派,张伟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人练气练筋练皮都已经大成,只差练髓临门一脚,随时可以成就武圣。
  “好!好!好!”
  张伟连声赞叹。
  “不愧是程知节的后人,今日多杀色目人,吾保你一个不逊于你家先祖的前程。”
  程平狂喜,北地多豪杰,张伟单骑冲阵色目人的马队他当时正好在旁边全程目睹,能跟随如此英雄好汉,此生无憾。
  “谨遵校尉大人军令。”
  程平说完起身,往后大手一挥。
  “我程氏儿郎,今日不可丢了先祖颜面。”
  “杀,杀,杀!”
  一队百余人的马队从张伟身前呼啸而过,看的他喜笑颜开。
  这队马队奔驰之间颇有法度,石桥狭窄,他们全速通过居然没有一点堵塞感,丝滑流畅,转瞬之间就涌向了黑暗中的东市。
  “哈哈,龙气垂青,人才接踵而来,想不成就霸业都难啊。”
  “你这人,跑这么快干啥?要不是小金在,我差点就跟丢了。”
  宝音公主骑着她那匹白云漂,手里挽着金鹰,在徐良祝云的护送下气喘吁吁的从后方跟了上来,一见面就开始抱怨道。
  “呖!”
  金鹰悲啼,似乎是在帮腔。
  “咦,娘子你来的正好,先随我去一趟蒙古驻防大营。”
  蒙古帝国统治陕西也有一段时间了,这长安城里驻防了一个千人队的游骑兵,再加上一个投降的金军万人队,说起来如今城里的官方力量可不弱。
  此时蒙古帝国驻长安达鲁花赤赫连达达也是刚回长安。
  此人四十来岁,大饼脸,典型的蒙古军汉,只是头上的头巾怎么看怎么别扭。
  “大人,奥都蛮遣人来见,说城内的汉人要造反,还请你速速派兵镇压。”
  窝阔台亲临陕西,作为长安防御使的赫连达达当然得全程陪同,只是最近大汗丢了闺女正在发脾气,也没那心思管别的事,他这个驻防达鲁花赤虽然在地方上也算大人物,但是到了名将如林的蒙古大营,那真是连个小兵都算不上。
  他在蒙古大营十几二十天,连窝阔台的面都没见上,今日早上有人过来说大汗闺女可能被强徒掳到了长安城,让他赶紧滚蛋,回长安安排迎接大汗亲临找闺女。
  憋了一肚子气都赫连达达刚回大营,就有人来烦他。
  “放屁,长安城里的汉人怎会造反,不要命了吗?”
  赫连达达大怒,北地汉人因为没有领头的,所以一直以来都表现的还算乖顺,蒙古大汗一声令下,汉人赋税涨一倍也没见他们闹,怎么无缘无故就要造反?
  来汇报那人也是奥都蛮安插在蒙古军营的教民,闻言抱拳行礼道:
  “启禀将军,昨日城内冲进来一个汉将,自称是大散关防御使,厉害的紧,一进来就跟黄河帮搅和在一起,早上甚至强仗武力抢劫了我教民金店,此时他正在召集黄河帮帮众,冲着东市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