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赌局

  现在的华阴说是一座死亡之城也不为过。
  蒙军俘虏的这些百姓严格来说以前都在金人的统治之下,已经不认大宋朝了,都是金人。
  蒙古人与金人之间的仇恨比金宋两朝还要深,所以这些百姓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年轻的都被拉去做苦力,要么运送后勤物资,要么采伐树木打造投石机,要么挖掘壕沟,用于困死潼关里的金军。
  但是潼关跟大散关不同,他不是一座关,是一整个庞大的防御体系,不但外围有十二连城,后方还有十多座子关,占地面积极大,窝阔台异想天开,想在潼关外围挖壕沟,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也就张伟现在火眼金睛用不了,不然随便一望都可以发现,每时每刻这方圆百十里的地界都有人惨死当场,怨气,孽气,血气,将一旁的修仙圣地华山都染的血蒙蒙的。
  “真是愚蠢啊。”
  “人命,那是这么用的?”
  张伟站在马车上眺望潼关方向,心头都在滴血。
  即便是他这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屠夫,亲手送走过百万小黑子的老杀才都觉得过分。
  毕竟小黑子不算人,只能算畜牲,而这些被蒙古人奴役的,可都是汉人啊。
  “不行,必须快点去找老丈人。”
  张伟跳下马车,拉上宝音公主就走。
  宝音公主正在马车里跟两个姐妹炫耀自己的衣服。
  她这身汉服用料极为顶级。
  叫浮光锦。
  这东西号称锦中之锦,是真正的皇家御用之物,普通人要是敢穿,立马就是一个杀头重罪。
  此锦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如浮光掠影,穿在身上波光粼粼,乃是绫罗绸缎之中最最难以织造的罗。
  没错,绫罗绸缎,专门列了一项出来,罗指的就是浮光锦。
  古代皇帝赐死妃子或者大臣的时候所用的三尺白绫,用的也是次品浮光锦。
  又没错。
  绫罗绸缎里的绫说的就是次品浮光锦。
  (各位是不是觉得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即便是到了后世,一身浮光锦所织造的衣服,价值也在百万以上,还是有钱也买不到的真正奢侈品。
  因为这东西已经不是有钱就能买的到的了,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要想穿上,还得有权。
  白皮们所谓的奢侈品在这身衣服面前,跟屎一样差不多。
  宝音这身衣服还是张伟在史家库房里找到的浮光锦织造,数量不多,总共也就几匹。
  赵凤鸣作为老赵家的郡主也是识货的。
  即便是作为川蜀老大家的闺女,这身衣服她也是没资格穿的,此时她正一脸羡慕的摸着宝音裙摆,然后就跟张伟撒上娇了。
  “相公,这衣服我也要两件。”
  宝音说有五件浮光锦衣,她不贪,要两件就行。
  张伟大手一挥。
  “两件怎么够,以后给你做十件,每年。”
  这下宝音又不干了。
  “那我要二十件。”
  张伟:……
  浮光锦是当年高昌国进贡给大唐的贡品,后来中原织造师也学会了,不过产量不高,大宋朝老赵家自个儿都不够用,张伟要想更多的,就只能往西边打。
  “又特么多了一个西征的理由。”
  说起高昌国各位可能觉得陌生,但是吐鲁番就熟悉了吧?
  高昌就是吐鲁番。
  当年大唐公主把蚕种带出去,泄露了丝绸之密,致使现在吐鲁番的丝绸甚至可以跟中原相抗衡了。
  张伟心中暗骂一声。
  “迟早屠了那旮瘩。”
  “这衣服润桃喜欢不?你要多少将来为夫就给你做多少。”
  宝音:……
  赵凤鸣:……
  这特么也太偏心了。
  小龙女现在眼里只有剑,闻言还愣了一下。
  “一身衣服而已,我不挣。”
  “行,那以后每年给你做二十件。”
  张伟说完拉起宝音公主就走。
  宝音闷闷不乐的骑上自己的白云飘,小脸甩的老高,看都不看张伟一眼,打马就走。
  “唉唉唉,公主莫要生气,我们家润桃从小在山里长大,孤苦伶仃的,没过过好日子,你锦衣玉食,就不要跟她计较这些了嘛。”
  对于哄老婆,张伟是有心得的。
  “以后每年给你做五十件衣服总成了吧?”
  宝音瞬间笑颜如花。
  “说话算话。”
  “说话算话。”
  白云飘枣红马两匹千里马飞驰着跑进华阴城,门口的守城兵卒都来不及阻拦。
  进了城,里面更似人间炼狱。
  蒙古人仇恨金人,除了把俘虏的年轻劳动力当狗一样使唤,老弱妇孺也同样没放过。
  年轻女人当然是发配下去供士卒们淫乐,老弱也没浪费,全都圈养起来,准备用来做蚁附攻城的耗材。
  张伟咬牙。
  一路走来,满城都是哀嚎求饶,满城都是绝望之气。
  就几分钟不到,他就看到了至少有数十个不堪受辱的妇孺寻短见自尽的。
  懦弱的投河投井,刚强的拼命反抗,抄家伙跟施暴之人硬拼。
  只是普通百姓哪里是如狼似虎的蒙古游骑对手?
  所以死伤无数,将城池都点成了血红之色。
  张伟心中愤怒,随手拔出腰间佩刀乱砍,能救一个是一个。
  “老丈人你要得无非是一座潼关,我帮你把潼关拿下来,这满城百姓你都交给我,如何?”
  华阴县城正中央,窝阔台驻地。
  张伟撒手推开赤兀儿,怒气冲冲的进了一个房间,抱拳朝上首的一个中年人开口道。
  窝阔台今年刚满四十岁。
  由于有汉人血统,也没有蒙古人的那种标准的大饼脸,脸型反而相当柔和,大圆毡帽之下的双眼锐利的盯着张伟。
  “吾儿说话算话,我只要潼关,其他的一切好说。”
  张伟摊手就把手里的横刀插在地上。
  “明天我就帮你拿下潼关,你老现在就下令,把手下所有汉人俘虏都送到长安去,小婿敢立军令状,明日如若潼关不下,就让开大散关关口,任你蒙古铁骑通过如何?”
  窝阔台闻言大喜。
  “贤婿说话算话?”
  张伟咬牙。
  “一言为定。”
  这是一个赌局。
  要么张伟帮窝阔台拿下潼关,助他完成灭金大业,要么让开大散关,让蒙古铁骑通过,从背后灭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