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袁术退军

  随后看向嘴唇冻得紫青色的屠英,对着外面大喝一声:“来人!”
  “在!”两名亲卫走了进来。
  “去拿一床羊毛毯,两个火盆进来,还有,弄点驱寒茶过来。”
  “喏!”
  屠英刚要说话,被黄江打断了,“英叔,不着急,缓缓再说不迟。”
  说罢,从衣架上将自己的披风拿了下来,看了一眼祝猛,“傻看着干什么,帮英叔把身上的铠甲脱下来,都湿透了。”
  此时亲卫已经把火盆端了进来。
  “放在这边,一边一个。”
  祝猛则是一边替屠英解开铠甲,不仅外面湿透了,里面也湿透了,此时拿出来的衣衫都冒着白烟。
  黄江将他的手握在手心,这手比外面的冰还要冷一些,语重心长的说:“英叔,年纪大了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拼了,我还指望你多牵几年马呢,自己要爱惜身体。”
  屠英此时强忍着泪水,有主公如此,其心甚慰,只是一直抱着拳,没有说一句话。
  看着他那个样子,估计也没吃东西,又吩咐了一番,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帐内的温度才缓缓上升。
  黄江火气旺,帐内也是不用火炉的,故而温度和外面差别不大。
  屠英换完衣服,吃了一顿饱饭,喝了几碗驱寒茶后,身上的温度这才开始回暖,拱手道:“主公,属下已探明孙策军的大概布置。”
  黄江点了点头,将一张舆图拿了过来,这是昨日让几名向导画的。
  沙盘,暂时没有,时间上来不及,也没有必要,这里的地势并不算复杂。
  屠英拿着笔在舆图上一边画一边说:“敌人在我军必经之路安排了十道暗卡,每道暗卡都设有陷阱,其中大部分是防御骑兵的。”
  陷阱的位置,屠英已经全部标出。
  “牛啊!英叔。”祝猛竖起大拇指,就这份记忆力也值得他佩服,况且这可是拿命拼出来的。
  “敌军的暗哨已经发现了我的存在,此时如果想要调整已经来不及了。”
  黄江点头,也不吝赞赏,“不愧是英叔,干的很好,当居首功。”
  “经打探,确认这波人马的主帅是孙策,还有一人也出现在龙泉,名为韩浩。”
  黄江此时也十分不解,按照资历,孙策是没有资格成为一路军主帅的,最多当个先锋,但现在韩浩居然任他驱使,这显然不对。
  哪里不对,一定有地方不对。
  “英叔,你是如何确认敌营主帅是孙策的?”
  “与我交过手的十余人皆是庐江人,且有些软蛋给出的信息是一致的。”
  “但韩浩主管后勤,论级别,比孙策高了几个等级,孙策如何能驱使他,这里面有问题,暂时不讨论,说说其他的。”
  “据打探,敌营共有八千余人,号称一万。”
  “其中一千人阻拦在外围,层层设伏,中军三千在龙泉十八盘道,两翼各两千人。”
  “这些信息是你亲眼所见,还是对方说的?”
  屠英拱手,“二者皆有,但我也感觉不太对,如果只是几千人,不至于让贺将军无法派出一人前来传讯。”
  “不管如何,这里是我们的地方,最不怕的就是消耗战,就怕他们耗不起。”黄江眼神微眯。
  “来人!”
  “传我军令,命陷阵营高顺出鲁阳截断邓县敌军归路。”
  “命太史慈军转佯攻为实攻,直击汝南,允许巨配备巨弩车五辆,投石车十架,不管能否拿下,气势一定要摆足。”
  “命徐松攻击阳城,黄射切断阳城和阳翟的联系。”
  “另命太史慈军注意庐江方向,牵制为主,不宜主动进攻。”
  “命秦颉供应粮草,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
  黄江一连发布十余道命令。
  当日,黄江便命人修箭塔,两丈一个,中间则用木栅栏围起,意欲将敌军东南两个方向,全部封锁。
  西面则是衡山山脉,敌军唯有退军往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黄江军不出,袁术军也不出,双方就这样耗着,都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
  此时坐镇中军的袁术,一连收到十余封密信。
  第一封,“孙贲军在豫州边境遭遇曹操军,大败而归,损失三千余人,退往汝南。”
  第二封,“黄巾余孽,聚众五万余人,包围了平舆城,阎象、张勋主动出击,战败。”
  第三封,“太史慈亲领大军杀到汝南平舆城,城门险些失守,战死三千余人。”
  第四封,“颍川郡阳城失陷!”
  第五封,“黄江军陷阵营,自鲁阳出兵,截断粮道,数次出击,皆不敌。”
  第六封,“刘勋进攻庐江失利,战死五千余人,不克。”
  ……
  袁术此时仿佛迎来了晴天霹雳,当初是哪个蠢猪说要来惹黄江的,现在只是破了人家一个县,别人差点要收他两个郡,这笔买卖,怎么看都不划算。
  此时坐镇龙泉的人正是袁术本尊,也有大军三万余人,孙策只不过是先锋,也就是外围的那些人是他的,余者皆是袁术的中军。
  韩浩出现在孙策军中,很正常,送粮嘛,这也是他留给黄江的唯一一个漏洞,也是故意给的。
  只是黄江根本不上当,哪怕亲大哥被抓,依然不紧不慢,要打持久战。
  黄江是不急,奶妈袁术从未想过自己会断粮,连忙召集众将议事。
  只有孙策一人坚持之前的策略,但是袁术完全没有理会他的意思,一个看不到全局的蠢材罢了,不值一提。
  最后的结果是,把黄奎送回去,议和。
  这场战斗,最后雷声大,雨点小,草草收场了。
  袁术以放弃颍川郡为代价,草草收兵离去。
  此时的他,不能陷在这里,黄江可以耗,他再耗下去,就是退出争霸舞台了。
  所以当黄江提出要颍川郡的时候,他丝毫没有犹豫,就好像不是自己的东西一般。
  黄江也信守承诺,将道路让开,收回汝南附近的军队。
  他自然可以在这里按死袁术,但少了袁术,周围的势力将更加复杂。
  还有他全力对付袁术的时候,扬州的项虞会不会使出黑刀子,那只有天知道了。
  庐江此时聚集了多方人马,有黄江军、袁术军、项虞军,三方人马对庐江虎视眈眈,先行出手的袁术,已经磕碎了一颗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