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9章 枉死的太后逆袭当女帝十

  很快,淮王立即调转枪头,重新折返回宫,本人亲自去跟周凌轩请辞摄政王之位:
  “皇上,本王回去的路上想了又想,终究是觉得自己年老体弱,恐不能担此大任。”
  “特来,请辞摄政王一位,还望皇上可以另请高明。”
  听到淮王不要权利了,周凌轩心里那是又惊又喜,既惊讶于这人为了转变如此迅速,却也很欣喜于自己的权利没有旁落。
  只是,周凌轩心里觉得这人多半是试探,旋即,他迅速反问道:
  “王叔可想好了,此事一旦推辞,可就再没有转圜的余地?”
  见周凌轩还在这里磨磨蹭蹭,淮王当即果断点头,坚定回复道:
  “此事,本王一意已决,还望皇上另请高明!”
  “既然王叔意已决,朕自然会成全!”
  见周凌轩收回成命,淮王脸上立即浮现一抹如释重负的微笑。
  也就是这不同寻常的笑容,让周凌轩心里产生了怀疑。
  等人走后,周凌轩立即吩咐其暗藏在自己身边的影卫:
  “影二,你去查一查,淮王出宫这段时间,究竟是遭遇何事,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许遗漏半分!”
  “诺!”
  寿安宫。
  “宿主,咱们搅黄了淮王掌权,岂不是便宜了周凌轩这厮?”
  “好运来”对于林清雪的计划,看着那叫一个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她下这一棋的背后深意。
  “你不需要懂,你只要知道,我会让周凌轩心甘情愿的把权利,推送到我手中!”
  闻言,“好运来”还是有些迷迷糊糊,但是它现在心里也有底气。
  不管如何,宿主心里有成算就好。
  旋即,系统果断附和道:
  “行,虽然不太懂,但是,见你心有成算,我就安心了!”
  随后,太监孙德宽亲自派人去请钦天监的吴兴。
  “吴兴,朕要你测算,若朕执意掌权,未来会如何?”
  想要让一个身处高位的皇帝,放弃他所拥有的权势地位,这对于周凌轩而言,不亚于是切肤之痛。
  闻言,“傀儡”吴兴在此上线,只见他拿着应对淮王那套占卜流程。
  不久,只见男人郑重其事道:
  “若执意贪恋权柄,您先前的境遇只算作三分告诫,之后的七分,恐难以承受!”
  周凌轩:三分就已经让自己瘫痪残疾,外加寝宫牌匾遭雷击,这要是在上升,他岂不是得神形俱灭。
  “此事,可有破解之法?”
  活着的欲望战胜了所有,周凌轩急切想寻求合适的破局之法。
  “皇上,您先等等,容微臣测算一二!”
  紧接着,只见吴兴嘴巴碎碎念,手指掐诀翻动,很是严谨认真,连带着周凌轩的呼吸,都不自觉开始放轻起来。
  毕竟,保命要紧!
  “紫微星在皇宫西南角高位,若此人身处高位掌权,将会替您挡灾辟邪,助您长寿无绝!”
  西南角高位,周凌轩脑海里重复盘旋了两次,忽然,他眼神一亮。
  是了,这颗紫微星,分明指的就是太后。
  让她替自己挡灾辟邪,周凌轩的眼神,倏然变得越发激动起来。
  是啊,最近自己总是霉运照顶,肯定是有邪祟缠身。
  “吴兴,此话当真?”
  “自然,若圣上不信,下官已经测算到,若您不及时让紫微星替您挡灾辟邪,今夜就会有祝融之灾!”
  吴兴走后,周凌轩心里一直藏着事,当夜睡得都不太踏实。
  丑时三刻,迷迷糊糊之间,周凌轩耳畔听到太监孙德宽的惊呼声。
  “不好了,皇上,西偏殿走水了,您得即刻转移!”
  在侍卫和孙德宽的帮助下,周凌轩逃过一劫,可正阳宫西偏殿已经被烧了大半。
  事后,经过调查,走水也是意外,并无人为因素。
  至此,周凌轩对于吴兴的论断,可谓是心悦诚服。
  当日一早,就颁布了一则圣旨,让太后掌权,且在其中言明,此乃事“天命授权,钦天监占卜之结果。”
  此事一出,不少淮王阵营的百官都乱了套,私下齐齐向他抱怨。
  “殿下,明明您才是最合适之人,怎么就让太后娘娘一介女流之辈揽权了呢?”
  “是啊,只要王爷您一声令下,我等甘愿为您鞍前马后!”
  “下官替您不服啊!”
  看着周围一个个撺掇自己送死的官员,淮王怒不可遏道:
  “闭嘴,本王支持皇嫂暂理国政,你们要是再有怨言,本王不介意参你们一本。”
  【反正,小命最重要,那个烫手山芋,谁乐意接手谁干!】
  在淮王眼里,林清雪就是那个火中取栗的倒霉蛋而已。
  寿安宫。
  林嬷嬷看着这道新鲜出炉的圣旨,眼里止不住的担忧之色。
  “主子,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您这是被皇上逼上了梁山啊!”
  林嬷嬷面露难色,处理朝廷政事费心劳力还不讨好。
  毕竟,这只是暂时执掌而已,终有一天,还是会归还的。
  “嬷嬷,不必担忧,既然事情已经确定,哀家何必瞻前顾后!”
  只是,有一点,这权利既然主动送到了自己手里,那么,她林清雪必将握紧抓牢。
  且说倒霉的安王,千里奔走至京郊,因为受了庞望的伏击,身受重伤,不得不灰溜溜返回封地养伤。
  原本,朝臣们对于林清雪掌权还有些惴惴不安。
  可太后雷厉风行,对于军政要事,更是有条不紊地处理,比之周凌轩在时,一切事物都要顺遂。
  正当一切事情步入正轨之时,一则匈奴递交过来的和亲文,打破了表面和煦。
  “臣有本启奏,匈奴兵强马壮,且骁勇善战,臣以为,答应和亲,乃是上上之选!”
  这是吏部尚书徐大人,也是前世提议让原主的熙河公主去和亲匈奴的第一人。
  “臣附议,太后娘娘,您得以百姓为重,切不可因为私情有所顾虑啊。”
  林清雪看着这几个出头鸟,忽然,嘴角浮现一抹冷笑。
  “徐大人向来精忠卫国,哀家甚是感动,不如,哀家册封贵府嫡女为公主,和亲匈奴。”
  “放心,哀家一贯爱民如子,你的嫡女,就是本宫的嫡女,至于嫁妆,则会按照嫡出长公主的规格配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