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一个字!杀!

  啊这......
  崔府家仆见着一群全副武装的正规军,他们怎么敢上前啊?
  崔玉瞪大了双眼,她难以置信的望着来人。
  “他什么时候回来的?难道说,西突厥的战事已经平息了?”
  凯旋而归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鸡犬升天!只要是在军中小有地位的人,都会得到极大的加赏。
  也就是说,崔秋华的女婿,又来一波史诗级加强?
  既然如此,更不能放他走了!
  他对于清河崔氏而言,有着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有一名老者被推举出来,他向前迈出一步,大声喊道:“七郎,如果我们让你来做清河崔氏的族老,你能不能留下来?”
  崔玉一听急眼了,什么意思?我这个族老还在这呢,你们不经同意马上就找了个新的?
  “凭什么啊?他崔秋华够资格吗?”
  另一名老者轻蔑一笑:“对,他不够资格,难道你崔玉就够资格了吗?”
  “老六,你这话什么意思?”
  “人家七郎的女儿都嫁给了人中龙凤,而你的孙子崔杰呢?除了吃喝玩乐,还会什么?琴棋书画不去学,功名不去考,整天就知道花天酒地!简直是有辱门风。”
  有人附和道:“没错,你看你的好孙子,居然联合几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花了四百多贯,买回来两个昆仑奴?”
  这是一般智商能做出来的荒唐事?
  崔玉被怼得面红耳赤,她无法反驳。
  崔杰做出这样的蠢事,让家族平白无故背上骂名,不得已花钱消灾。
  可是这件小事造成的影响是远超众人想象的。
  自此,南市的商贩不再与五姓七望交易,甚至蔓延到东西市。
  族内子弟出门想买点东西,正准备付钱,人家一看到你佩戴着五姓七望的族徽,连忙说就是不卖给你们,让别人怎么想?
  别说跟崔秋华优秀的八个女儿相比了,哪怕是放眼整个家族,崔杰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根源就在于崔玉的无脑溺爱,养成了这种自私自利,没本事还好斗的性格。
  “所以,我们几个老身认为,崔玉你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清河崔氏的族老了。”
  崔玉气极反笑:“哈哈哈,你们以为仅凭一家之言,就能罢免我的身份?”
  “如果再加上我呢?”有越来越多的族人站了出来,竟占了清河崔氏族群分家的九成?
  “你们......”崔玉人都看傻了。
  她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众叛亲离。
  她依旧认为,她没有错!她是一心为了这个家族能够延续辉煌,将祖辈打下的基业发扬光大。
  崔玉被集体投票罢免族老的身份,大部分人都同意让崔秋华来担任新的族老。
  然而崔秋华一家人,早已人去楼空。
  他根本不稀罕那个位置,谁爱做谁做。
  正如崔秋华的猜测一般,崔玉根本就不会低头。
  她就是一个老顽固!
  眼看着三天时间越来越近,崔秋华很急,但是却毫无办法。
  宋真冷笑,好,既然如此,那我就玩点大的!
  他直接将原册,一字不改的交到李治手里。
  李治在御书房中,越看越心惊,越看越生气,越看越委屈。
  为什么?朕待你们不薄,为何要造反啊?
  朕是哪里做得不好吗?如果是哪里做得不对,你们说啊,为什么不说呢?
  李治红了眼睛,他的拳头死死地攥住。
  宋真见状,是时候下点猛料了,他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你不用太过自责。错不在你,而是某些心术不正之人。”
  “自贞观之治以来,天下百姓的生活愈发富足,谁敢说当今圣人不是明君?如果有,臣第一个冲上去给他一脚。”
  “荀子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那个水,指的不是世家豪门,而是天下百姓啊。”
  李治的拳头渐渐放松。
  确实,宋真说得没有错。
  世家就是一群喂不饱的白眼狼,哪怕朕对他们再好,只要有一条政策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抄起刀枪,对皇家张牙舞爪。
  朕要心系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而不是非要照顾小部分人。
  “守正,那你说该怎么办?”
  宋真马上回答道:“一个字!杀!只有让他们害怕,才能认清自己的地位。”
  李治心惊,这个想法,好像有点......
  不过他转念一想,如果现在对世家下手,实际上利大于弊。
  五姓七望自命清高,自诩血统高贵,如今天下还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这种俗谚。
  其实唐朝前期,还真的要依靠五姓七望这些贵族来稳定天下。
  可惜他们读遍了圣贤书,却没有明白“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
  五姓七望愈发猖狂,目中无人,在政治上、文学上不断的打压庶族,导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状。
  他们的豪横帝位,已经让李唐皇族深感忌惮。
  试问,如果你是皇帝,你希望看到百家齐放的盛景,还是一家独大,大到连皇室的光环都被掩盖下去?
  所以,李治默许了宋真之前的一系列措施,刻意打压五姓七望。
  而宋真也借了皇室的权力,惩戒了五姓七望对自己的不屑一顾。
  李治沉默了一会儿,他低声问宋真:“那你觉得,应该先对哪个士族下手?”
  他的心里其实早就有了答案,那就是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是五姓七望中最嚣张的一位,这种嚣张,并不是指文化和政治上突出。
  而是,他们竟然认为李唐家血脉不纯,不配进陇西李氏的族谱。
  嘴里说着不要,却到处依仗着皇族的背景作威作福,这是什么道理?
  至于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由于他们在朝为官的族人众多,不好下手。
  赵郡李氏和荥阳郑氏,相比他们而言,比较低调。
  而范阳卢氏和太原王氏,早就对外宣布脱离五姓七望的关陇集团。
  然而,让李治完全没想到的是,宋真的答案竟然是......
  “清河崔氏!”
  “?”李治吓了一大跳,他急忙道,“我记得,你家妻子不是出自清河崔氏吗?”
  宋真冷笑:“那又如何?”
  好一个大义灭亲!
  朝廷就需要你这种六亲不认的人才!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