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卢承庆的震惊

  再看看太原王氏和范阳卢氏,他们的族地一派祥和。
  他们幸灾乐祸的在一旁看戏。
  以前,他们不理解族老的做法。
  “宋真是谁啊?至于赔上我们整个家族去帮他造势吗?”
  “族老糊涂啊,你知不知道五姓七望的名号有多重要,一旦我们范阳卢氏\/太原王氏宣布退出,对整个家族的打击难以估量。”
  “宋真不会跟某个族老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吧?”用得着这么舔?
  咳咳——
  现在他们被啪啪打脸,脸好疼,还要大声说一句:“对唔住,非凡哥!”
  形势一夜之间扭转过来,无数族人大喊:“族老英明!”
  要不是族老当初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主动站在宋真身后,那么,如今五姓七望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太对了哥,哥太对!”
  范阳卢氏北祖大房的族地原本在幽州,因为政治中心迁到了洛阳,于是,他们也跟着搬了过来。
  卢云飞被唤到卢承庆的书房里,他先是礼貌的敬了个礼,掷地有声的喊道:“阿翁,晚上好。”
  卢承庆摆摆手,他笑了笑:“你啊,没必要像你族兄那样。”
  他口中的族兄,正是卢广信。
  “阿翁,你找我来,有什么事吗?”
  “我想让你请宋真一家人过来我们北祖大房做客。”
  “这个没问题,我明日便去。”
  “好,辛苦你了。”
  等到卢云飞离开之后,卢承庆合上了一本书,书上正是记录着,他安排人暗中调查到宋真的所有资料。
  原本,他是看在北祖二房的卢淮面子上,才站出来为宋真说话的。
  卢淮可是他的老师,卢承庆对其十分尊重。
  如今看来,倒是阴差阳错的让范阳卢氏躲过了这次危机。
  卢承庆久居官场,他对宋真整治五姓七望的手段自然不陌生。
  先是现场大闹,闹得满城风雨,看似不理智,实则造大势。
  宋真利用这场闹剧,成功的吸引了天下人的关注,只不过那时候,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骂他的。
  也正因为他的无理挑衅,让清河崔氏的族老失去了理智,为了寻回面子,竟然联合其他家族,对宋真开始舆论打压。
  只不过,奇怪的是,卢承庆怎么也想不明白,堂堂五姓七望,他们怎么会像幼稚儿一样,那么意气用事呢?
  你们利用天下读书人之口,抹黑宋真,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前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问题就出在,为何他们会控制不了那群读书人?
  卢承庆百思不得其解,他皱眉:“不应该啊,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说不定,是宋真在暗处推波助澜!”
  他倒吸一口冷气,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后面发生的事情,便可以说得通了。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五姓七望想利用天下读书人,却反而被宋真往里面添油加醋,把薪助火。
  宋真将一次普通的闹剧,通过操控人心,让其最终变成了一场可怕的事故。
  卢承庆微微眯起了眼睛,如果他猜的不错,那宋真这个小子,看起来年纪轻轻,实则心思缜密得可怕啊。
  他的评价是,“此子非池中之物!”
  书生闹事过后,宋真立即从劣势的一方,转变成为优势。
  而真正让他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则是那出《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这部戏,卢承庆慕名而去。
  看完之后,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看似逻辑清晰有条理,实际上,无时无刻都在拱火。
  宋真在戏里夹带私货,刻意的挑起朱门与竹门的矛盾,并让其愈演愈烈。
  从《梁祝》出现开始,就注定了五姓七望的惨败。
  但是谁又能想到,一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戏剧,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呢?
  他的评价是,“此子对于人心的玩弄,令人生畏啊。”
  宋真正是吃准了五姓七望要脸,把家族名誉看得比命还重的心理,通过一系列操作下来,已经将偌大的士族踩于脚下。
  卢承庆却自顾自的摇摇头:“不对,宋真的背后,一定是有陛下的授意。”
  仅凭宋真一人,是无法办到的,哪怕他在有办法。
  如果没有陛下的默许,《梁祝》上映当天,立即就会被勒令下架。
  然而,陛下却没有这么做。
  皇家看似在袖手旁观,实际上是最好的帮助。
  卢承庆立即想到,如果五姓七望倒下了,最大的受益人会是谁?
  答案毋庸置疑,必定是皇族李唐家,而不是宋真。
  当然,宋真能收到的好处,同样是巨大的。
  理清事件发展的脉络之后,卢承庆深吸一口气。
  他忽然对宋真有了浓烈的兴趣,想亲眼见见这位非凡的小辈。
  ......
  五姓七望剩下的族人,不可能全都是求和派,也有反宋派!
  他们在商议!这一次,必定要让宋真这个人身败名裂!如果能杀了他,那自然是最好的。
  于是,他们连夜将一箱箱宝物,送到宣和坊的某处府邸中。
  ......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宋真小心翼翼的从崔梦竹脖子下抽出手。
  没想到崔梦竹却嘤嘤嘤的一声,她将他抱得更紧了。
  宋真两个头都大了起来,姐姐,我要上班啊。
  然后,他捏了捏某个点,崔梦竹柳眉微蹙,然后拍开他作怪的手,翻身睡去。
  你知道我的长处,我知道你的软肋。
  宋真起身刷牙洗漱,正在忙活的时候,公孙阿婆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阿郎,紫微城来人,说圣人召唤你进殿。”
  宋真拧眉,不知何意。
  他没有怠慢,赶紧穿上红色官服,骑上小黑马奔向皇宫。
  “刑部侍郎、教坊使、首席乐卿、检校大理寺丞,宋真到!”一位寺人在大殿门口尖锐着嗓子大声喊道。
  宋真不急不缓的走到最前排,与三位宰相同排而站,他微微躬身,行了个叉手礼。
  “参见圣人。”
  李治同样的,也回了个礼。
  圣人的这番举动,让底下群臣心头大震!
  这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圣人只会和三公回礼,就宋真这个级别,说真的,不配。
  别说宋真了,哪怕是当朝宰相也不配,只有在场的国公能有资格让李治行礼。
  宋真的眼角余光扫到了三姐夫卢云飞,对方正朝他挤眉弄眼呢。
  李治先是咳嗽了两声,然后一副严厉的表情说道:“宋真,你可知罪?”
  “陛下,臣不解,臣为大唐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赤胆忠心、殚精竭虑,臣,何罪之有?”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