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物美价廉的禾奴

  藤原京里的皇亲贵族,男的全部杀光,女的犒劳三军,用完之后就杀,不留下一颗种子。
  至于平民,宋真派人将他们全部抓起来,一共俘虏了五十万人。
  然后将其全部赶到船上,能装的上就装,装不上的就随便丢进海里。
  他们回去帮助建设大唐皇朝,这是他们光荣的使命。
  “禾奴”的价格定的比昆仑奴要低,一贯一个,生死自理。
  如此低廉的价格,别说有钱人了,就连农民都能买得起。
  有人算过一笔账,花五贯买五个禾奴耕地十亩,能赚五十贯。
  至于禾奴能不能完成任务,相信在主人的鞭策之下,应该是可以的,反正往死里剥削就是了。
  禾奴的推出,让奴隶真正的走进平民百姓家,福利千万家。
  而且还会造成后续一系列影响。
  农民们被解放出来,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比如说搞点小生意什么的。
  虽然士农工商,小商贩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赚钱就好,老百姓是不会计较这么多的。
  其次,禾奴的人工成本比流籍还要多,引得一群地主争相抢购。
  由于目前大唐还没有出台相关律法,不像昆仑奴、新罗婢和菩萨蛮,个人虐待禾奴是不犯法的。
  这就导致从岛国被运输过来的禾奴活得连狗都不如。
  每天干最重的活,却吃得比猪还差。
  工作都让禾奴干了,剥削对象不再是百姓,这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事情。
  收到唐朝本土的回信,宋真叹了一句:“早知道就不杀那么多了。”
  要是这三百万人全部去做黑工,大唐经济估计能腾飞。
  不过杀了就杀了,他也不后悔,反正不是为了赚钱,纯属泄愤。
  偌大的岛,本土没有留下一个土着,只剩下尚未返还的小部分唐军。
  宋真将岛上的带文字的物品进行集中焚毁,将抓到的,有知识的儒生全部押至红富士火山口。
  “跳下去。”
  “???”倭人懵逼了,他们往身后探视一眼,太高了,实在是太高了。
  如果掉下去的话,绝对会粉身碎骨的。
  “太君,请放过我们,无论你让我们做什么都可以。”
  宋真走过去,面带假笑的问道:“真的什么都可以吗?”
  “太君尽管吩咐!”
  “现在我让你们跳下去都不肯,我很怀疑你们的忠诚度啊。”
  “真的要跳下去吗?”
  其中一名倭人站出来,义愤填膺的说:“唐狗,你们泯灭人性,佛祖会降罪于你们的。”
  他颤抖着手指向宋真:“特别是你这个罗刹!死后必定下十八层地狱!”
  宋真无所谓的笑了笑:“下就下吧。”
  这种毫不在乎的态度,让他们神色一滞。
  宋真原本可以让士兵直接将这群人推下去的,但是他改变了主意。
  他如今很享受这种抖s的感觉,而且虐待对象还是倭人,他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如果我们跳了,那你能不能放过他们。”有几十名倭人站出来,表情视死如归。
  “哈哈哈。”宋真狂笑,“你们想得倒挺美,这里两千多人,仅凭你们三十几个就想拯救吗?”
  “你们是不是把我当傻子?”
  “如果换做是你们,会不会做这笔生意?”
  倭人沉默了,他们意识到自己确实有点天真。
  很明显,眼前这位男人就是想要他们死,而且是一个不留的死。
  “大和终有一天会为我们复仇的!”
  “醒醒,大和亡了。”
  宋真打趣了几句,他渐渐失去了耐心,直接一脚将人踹下去。
  倭人没有反抗的能力,直接摔落滑坡,等停下来的时候,已无完尸。
  宋真探头下去,啧啧了两句,死得确实有点惨了。
  不过,我喜欢。
  宋真转身,他抬起左手,食指和中指合并点了点。
  严阵以待的士兵冲过去纷纷动脚,将两千三百一十九倭人如数踹进火山口。
  红富士不仅外红,里面也红。
  宋真抬起头,他看见天空盘旋着秃鹫,似乎在等这群人离开后,找机会大快朵颐。
  “走吧。”
  宋真带着剩下的三千唐兵,踏上归途,在岛上只安排了两百驻兵。
  这片小岛,便暂时放在那里吧。
  因为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整整两百多万。
  唐军没有时间处理尸体,担心瘟疫传播,索性撤退,等两个月后,尸体彻底化作春泥,再安排人过来。
  到时候登岛的,将是大唐百姓。
  占领了一片新的区域,自然要移民,不然的话,房价降不下去。
  宋真临走前,在红富士刻下了一行大字。
  【后宗天降,神佑巨唐。我武惟扬,犁庭和殇。千秋万代,中原永安——神威二年,宋守正留。】
  宋真收起剑,他淡然一笑,这句话就让后世人慢慢解读吧。
  到时候别特么把我当做天皇就行。
  ......
  回去的路上,尉迟峻俊表情有些担忧。
  “老宋,我在想一个问题。”
  “嗯,你说。”
  “那片岛上的人死的死,离的离,到时候何人去开采金银矿啊?”
  宋真微微皱眉,好像这个问题真的没有想到。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望向东北方的海域,他突然笑了。
  “这不简单?到时候去百济和新罗抓点奴隶过来,不就成了?”
  “啊???”尉迟峻俊愣住,你小子的想法很危险啊。
  现在的百济已经是唐军的领土,在那里有一个安东都护府。
  而新罗,又是唐朝的忠实小迷弟。
  宋真淡淡道:“那又如何?倭国难道不是唐朝的忠实小迷弟?甚至比新罗还要崇拜,不也灭了?”
  “可是,出兵倭国,朝廷可是有正当理由的啊。”
  受儒家文化影响,打个仗都得光明正大的以德服人。
  可是,没有理由,那就创造一个啊。
  只要统治者想打仗,就不用担心没有借口。
  宋真想着,回去之后应该怎么说服李治,派兵占领新罗。
  ......
  这一场仗仅仅持续八个月,一年不到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路途上,便取得了如此丰厚的回报。
  李治大喜过望,直接在朝堂上宣布。
  将宋守正改封为“和国公”。
  “???”宋真一下子惊醒,尼玛,别搞我啊。
  老子不想跟那个晦气地方扯上任何关系。
  “陛下,其实我觉得,雷国公的爵号,挺好的。”
  李治眉头一挑:“宋卿,看来你是对朕的封赐有意见,是吗?”
  宋真赶紧拜道:“那倒不是,臣受宠若惊。”
  “只是,改封爵号一事,浪费的人力物力实在太大。”
  “臣,觉得,不妥。”
  改封爵号,通常是在当事人死翘翘之后才做的事情。
  当然,这是以前朝代的传统,在大唐可行不通。
  为什么?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就改过好几个人的爵号。
  举个大家都懂的例子,程知节,早些年被封为宿国公,玄武门之变后,改封卢国公。
  由此可以看出来,第一个封赐的皇帝跟改封的皇帝,不应该是同一个人。
  虽然卢承庆不太懂宋真为何心里如此抵触改封爵号,在他看来,和国公不比雷国公好听?
  不过他看出了这小子的满不情愿,于是上前一步上奏。
  “陛下,臣也觉得不妥。”
  “雷国公正值壮年,年轻有为,未来可期,不宜过早定夺。”
  这句话就是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观点,人家宋真还年轻得很呢,未来可期。
  假如每占领一个地方便改封爵号,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要知道,改封爵号,是要重新举办封赐仪式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李治是个听劝的人,他点点头,承认是自己考虑不周了。
  不过,他依旧大大奖励宋真。
  “门下,因雷国公征讨东海有功,特赐黄金百两,银器五百,绢布二千,永业田一千亩,邑二千户。”
  宋真拜道:“诚谢圣恩。”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在众臣看来,是一次极大的赏赐。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抛开黄金百两不谈,因为宋真不差钱。
  银器是顶级奢侈品,民间不可拥有,是皇帝赏赐大臣的工具,五百,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量。
  要知道,皇宫的银器持有量只有五千,这一下子就送去五百?还不夸张吗?
  永业田是公爵能够世袭的田地,通常来说,国公4000亩,郡公3500亩,县公2500亩。
  由于大唐的国公是没有封地的,于是拿永业田来代替。
  这直接就送了标准的一半,陛下的小心思可想而知。
  打个小国闹麻了。
  众臣算是看出来,陛下是找理由赏赐宋真的,与他的功劳大小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从倭国战争中可以看出来,火器真的是战争利器啊。
  这才花费多长时间,就取得了如此丰厚的成果。
  李积心里感叹,这人到底是什么天才?竟然能想出这种神器?
  火器的加入,直接让大唐遥遥领先全世界。
  在别的小国,还用着石器打架的年代,你们大唐直接饱和式毁灭性攻击,根本就是一边倒的战争,毫无还手之力。
  看到这场战争取得如此丰厚的成果,并且伤亡比例远远低于预期。
  李积膨胀了,不止是他,其他武将,没有一个不想打的。
  只要有战争,才能有机会封侯拜相。
  他们也许年迈,不能亲赴战场,一生的荣耀早就望到了头。
  但是别忘了,他们还有后辈啊,一家人两个国公,那是什么何等殊荣?
  其实吧,李治也想打,特别是在他知道,占领那片毛都没几根的小岛,便能收获六座金山,总价值万亿贯。
  谁不心动啊?就像你娶个老婆只花了200块彩礼,却陪嫁五千万,还有若干的房车,直接少奋斗几十年。
  而自己,只需要晚上出出力,孩子还是跟你姓。
  不用担心背叛,因为她整个人的身心都是你的。
  舒服,太舒服了。
  李治按耐不住心中的小骚动,下朝后召集宋真和李积过来大仪殿商讨政事。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都明白的彼此的意思。
  “宋卿,徐卿,朕有个长久以来困扰在心中的疑惑。”
  “陛下请说。”
  “朕想问问你们,如今到底有几个国家经常侵犯我唐边境?”
  李积思索了一下,随后拜道:“陛下,这就不得不提九姓铁勒了。”
  “铁勒?”
  “没错,正是他们。”李积列出一系列数据,越说越让李治心里不舒服。
  好你个九姓铁勒,时不时派人到边境烧杀抢掠也就算了。
  甚至在“万国来朝”大典上,私自扣押了单于都护府的官员,不让他们参加,趁着唐军将领回朝的空隙,对边境造成不小的压力。
  这还不止,在唐军发动对高句丽战争的时候,九姓铁勒还出兵声东击西,实际上围魏救赵。
  要不是有薛仁贵的“三箭定江山”壮举,估计九姓铁勒的军队,真的会对唐军造成不小的阻碍。
  赢,是肯定能赢的,只是打胜仗的时间和付出成本有差异。
  战争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要是有人拖住部分军队主力,先头部队就只能原地等到会军再发动攻击。
  李治轻轻的敲了敲桌面,发出沉闷的“咚咚咚”声音。
  “那依二位卿所言,应该如何?”
  宋真打了个哈欠,李治见了之后,没有指责,甚至心里自我安慰,宋卿真是太辛苦了。
  “臣建议,直接出兵,干他丫的狗鼠辈!”
  “陛下,如今国力强盛,臣以为,可以出兵!”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我唐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
  “这......”李治还是保持着犹豫的神色。
  李治想不出来,常年覆盖风雪的贫瘠之地有啥资源啊?哪怕是打下来,也不一定能有收获。
  “陛下,没去试过,如何可知呢?”宋真再添了一把火。
  自从九姓铁勒战败之后,部落几乎分崩离析,如今势力低微,实力低迷。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正是最好的机会。
  因为残党还在,万一有一天被消灭了,唐军要想找到理由出兵更加难上加难。
  宋真见到李治这副下不定决心的模样,他赶紧拜道。
  “陛下,召必战,战必往!”
  李治却摆摆手:“这一次出兵,宋卿就不必前往了。”
  你一个大理寺卿,整天往外面跑,成何体统。
  “可是,神武卫需要一个领军人。”
  “你推介一个吧。”
  “神武府上骑都尉,宋天骑。”
  李治愣住,都是姓宋的?莫非你跟他有关系?
  “宋天骑,乃臣弟。”
  原来如此,毛遂自荐不丢人,推荐自己人更不丢人,在大唐军界,基本上都是有背景有关系才能上位。
  当然,上位后能不能更进一步,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善,麟德元年六月发兵吧。”
  麟德?这个改年号狂人终于又要出手了。
  看起来,历史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