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8章 五元一个

  昨天他去帮彩英家挖红薯
  在彩英家吃午饭的时候,彩英跟彩军说好久没吃垃圾食品了
  就是那种美食街上十块钱一份的垃圾食品
  唐彩军当时的反应就跟师公刚才的反应一样,也说垃圾食品不好
  彩英就说,吃的不是食物的健康与否,而是趣味!
  看,彩英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傻牛上了车,挥挥手,不想跟师公这种无趣的人解释太多
  毕竟,师公也理解不了有趣之人的想法!
  总之,他今天是一定要逛街的
  他要把河市美食街上的所有垃圾食品都给彩英带一份回来
  他要让彩英吃个够!
  有趣个够!
  李青峰很是无语
  但见傻牛也像个孩子似得一天天长大,不由得老怀甚慰
  傻牛的身世应该不简单,将来还不知道要面对怎样的凶险
  或许,说不定有一天,他会回想一些不好的记忆
  到那个时候,就不一定能有现在快乐了
  所以,看着傻牛现在没心没肺的快乐着,李青峰很是乐见其成
  等两个孩子吃过早饭后,李青峰又去金花婶子家一起做红薯饼
  因为现在是试做阶段,所以暂时不需要太多人手
  有李青峰坐镇以及青松青柏的两个媳妇外加能顶一个大男人的金花婶子就很足够了
  青松青柏忙着作坊扩张的事情,午饭回来的时候,也会搭把手
  今天做好的几百个红薯饼则是让楚吉吉明天一早顺带着送去青山县给蒋冰
  让蒋冰看看这些红薯饼能给哪些店家铺货
  做红薯饼的第三天中午,蒋冰就来了电话
  电话里的蒋冰声音兴奋,直呼道:
  “峰哥,你们这次做出来的红薯饼味道很不得了啊!”
  李青峰笑着说:“不是我做的,我只是帮着找销路而已”
  “这红薯饼是我们村里的婶子做的”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要将红薯饼跟东来餐饮区分开来
  不是他舍不得这些红薯饼,而是他本意就打算让绿水村从种植红薯开始,到制作红薯饼,形成一条产业链
  红薯的种植收购跟红薯饼的制作都能为绿水村带来极大的收益
  同时,也能让绿水村自成一派,将来即便不依附任何人,也能凭着手艺挣钱
  汪金花听青峰这么一说,脸上满是自豪的神色
  两个儿媳带着娃儿坐在一旁,也很是高兴
  蒋冰说道:“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让吉吉每天带五百个出来”
  “就是不知道,这个红薯饼的售价是多少?”
  李青峰想了想,回道:
  “这个红薯饼的价格略贵,因为多了蒸煮红薯的步骤,费时费力一些,要五块钱一个”
  “五块钱?”蒋冰惊讶,“这么好的红薯饼才五块钱一个?”
  她可是亲自品尝过红薯饼的
  可以说,绝对是前所未有的红薯饼!
  虽然配料表很简单,但味道绝对不简单
  入口软糯香甜,带有山水之清新,日月之精华
  即便当真只尝了一口,也让人终身难忘
  不管是它的味道还是口感,都没有任何对手!
  原先她以为这个红薯饼得要十块钱一个
  毕竟某些明星开的铺子里味道很一般的饼干都要大几十
  而这个真材实料且味道神级的红薯饼就卖五块钱?
  她怎么感觉这么不真实呢?
  “对,五块钱一个!”李青峰肯定道,“这个价格是批发价,你们零售价可以自己看着办”
  “不过,最好不要定价太高,建议不要超过十元”
  “毕竟销量还是要靠绝大多数老百姓来消费的”
  蒋冰闻言连连称是,道:“我们就定价三十元半例,有五个五十五元一例,有十个”
  (例:一份的意思,半例就是半份)
  李青峰很是满意这个价格
  说道:“这个价格即便是大多数老百姓都能消费,而且也物有所值”
  “咱们不能做一次性生意,得做可持续发展的生意”
  蒋冰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样一来而且,等红薯饼的口碑打响了,还能带动其他产品的销量”
  “不过,峰哥,我听吉吉说,你昨天还给河市的领导也送了红薯饼?”
  李青峰也没隐瞒,如实将自己想要将红薯饼打造成河市特色产品的想法说了一下
  蒋冰很是赞同的说道:“虽然咱们本地现在也有不少土特产,比如油茶、大肚粑、粿条以及一些水果类,但基本上都没有特别出色的”
  “就连政府大力扶持的一些产品也不温不火,没有什么出圈的产品”
  “如果这个红薯饼能入领导的眼,说不定还真能成为重点打造对象”
  李青峰道:“领导看不看得上都无所谓,反正我就这么做”
  “做出来了,我就拿去卖,至于领导们认可或不认可,都没有太大关系”
  领导们能认可红薯饼是最好的
  要是不认可,他也无所谓
  反正他已经做了
  做出来了,就会拿去卖
  其实,领导认可跟不认可对红薯饼的影响并不大
  这么说吧,本地原先有一家果酒厂,集‘种植’跟‘酿造’以及‘销售’为一体
  领导们认可酒厂,三天两头来酒厂访问视察拍照录像以及进行各种门外汉的指导工作
  自然,每次来访问,必定前呼后拥,又吃又拿
  最后,酒厂坚持不到三年就倒闭了
  几百亩果园也退租了
  连长满了果子的果树都只能砍掉
  据说那酒厂老板在那三年里至少老了十岁
  李青峰可不会惯着那些领导
  所以,他直接越过青山县的领导,给河市的牛立送红薯饼
  要是河市的领导们认可,他就直接往河市供货
  到时候,让坤门在河市弄个加工坊,对红薯饼进行二次包装处理
  毕竟是旅游特色产品,人家在河市吃了觉得味道好,定然还要给家乡的亲朋好友们带一些回去
  所以给红薯饼弄一个像模像样的包装就很有必要
  蒋冰觉得峰哥的想法很有道理
  把红薯饼运去河市要比送来青山县简单许多
  不会有太多的‘规矩’需要面对,也不用给谁拿回扣好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