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世代忠良

  “刘十此人,你们可听过?”刘凡忽然询问。
  “?”寮太后和寮国主,还有百官们全都一愣,纷纷摇头。
  “没有。不知此人是什么人?能让镇南王挂念?镇南王说一声,我等马上派人去找。”寮太后道。
  “看来你们是不知道了。”
  刘凡摆摆手,“算了。不知道没关系。你们现在知道也不迟。刘十,是我们来寮国要找的人。他现在身处西王阵营。为西王出谋划策。”
  “……”
  寮国主楞了楞,“不知我们能做什么?”
  “传令你们的大将军,还有各处的军队,让他们立刻撤军,全撤到王都来!”刘凡道。
  “啊?撤……撤军?”
  百官哗然。
  “镇南王,全撤了,我们岂不是只剩下王都一城了?等于是把另外三座城池拱手想让了啊!”
  “孤城难鸣啊。镇南王,这样不妥吧?”
  “是啊。一旦放弃,就凭王都一城,坚持不老多久啊!”
  “还请镇南王三思!”
  “请镇南王三思!”
  “请镇南王三思!”
  ……
  百官们纷纷请求。
  闻言,寮太后讲了句,“听镇南王的。传令下去,让大军全都撤回到王都来!”
  “啊?”
  百官在此哗然。
  都没想到太后居然赞成了。
  “太后,不可啊。太危险了。”
  “是啊。只剩下王都一城,我们就真的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飞啊。”
  “太后,莫犯糊涂啊。”
  ……
  百官们纷纷相劝。
  寮太后回头扫了眼百官,道,“你们觉得我寮国大军和大雕帝国航母相比,谁强?”
  “当然是大雕帝国航母。”百官们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可镇南王一人就能制服一艘航母。让大雕帝国没得脾气。你们觉得镇南王会拿不下区区四个叛王?”寮太后继续问。
  “这个……”
  百官集体沉默。
  他们只顾着钻牛角尖了,
  忘记了镇南王的名声是怎么打出来的。
  现在听寮太后这么一说,
  他们一个个才终于反应过来。
  对哦,
  镇南王是大夏的柱石。
  一人力压一艘航母,让世界超级帝国大雕帝国毫无脾气,屁都不敢放一个,灰溜溜的滚回大雕。
  除此之外,
  也是因为镇南王,
  翡翠过,木棉国,还有隔壁的白象国也相继归附大夏,成了大夏的行省。
  另外,听闻,泥巴国和佣人国的消失,也是镇南王所为。
  可以说只要镇南王愿意,
  他一人随时就能灭掉一国。
  等于是行走的顶端核武器。
  谁惹,谁灭。
  “是老臣老糊涂了。老臣赞成镇南王的提议。”
  “老臣也老糊涂了。老臣附议。”
  “老臣附议。”
  ……
  一刹那,百官纷纷改变了态度,一致性的赞同刘凡的决定。
  “镇南王,百官已经赞同。您还有什么吩咐?”寮太后问。
  “先下令让你们的军队撤回到王都吧。不过要记住一点,撤退的时候,让他们做到一点,让三座城池,和各地的百姓不要反抗。相反,还要把城门打开,任由四王叛军进入。”刘凡道。
  “诺!”虽然不懂刘凡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刘凡都这么吩咐了,肯定有他的道理,寮太后没有多问,朝儿子寮国主使了个眼神。
  寮国主点点头,立刻拿出手机,给大将军方尘打了过去。
  此时,
  寮国西方,某城。
  有一个年约八十的老者,身穿戎装,拿着望远镜观望着城池外的动静。
  放眼望去,
  离城外三十里处,密密麻麻全是扎营的军人。
  在最高处矗立着一座旗帜。
  上面写着一个字:西。
  正是西王军营。
  每一个士兵,都身强力壮,看装备,也非常的精良,明显是从国外采购的新型武器,比官军的先进不少。
  看着这些,老者一对早已花白的眉毛飘了起来,接着又拧成了内八字。
  脸上的愁容也瞬间布满,忧心忡忡。
  他不是别人,
  正是统帅寮国全军的统帅,大将军方尘。
  方家在寮国已经三代。
  三代都是忠良,三代都是行伍之人,三代都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三代都有名将,没有断过层。
  是寮国出了名的将军世家。
  在寮国地位超凡。
  到了方尘这个年纪,按道理,早该退休,在家过着颐养天年,逗逗孙子的乐趣。
  谁知道四王叛乱,同时并进,杀得官军溃不成军,节节败退,战线一缩在缩。
  无奈之下,寮太后和国主只好把他重新请出山。
  让他坐镇西边,主要对抗西王叛军。
  可惜他出山还是太迟了些,
  当他到任后,西王叛军已经攻到离王都只有五百里的地方。
  周围只剩下三座城池。
  而他刚刚抵达,对前线的一切还不太熟悉。
  没到多久,又失去了一座城池。
  还好他熟悉前线的一切后,迅速进行防御,
  用剩下的城池挡住了西王的进攻,让西王无法再更进一步。
  双方的战局呈僵持局面。
  然他在阻拦西王,还有东南北王在另外三面发起攻击。
  其他三面,也有他方家子弟在防守,当然也还有非方家子弟防守。
  但和方尘相比,
  还是欠了些火候,
  只能延缓东南北三王的攻击进程,根本就做不到像方尘那样直接让西王再也难以前行寸步。
  战局就这样一直继续,
  慢慢的,
  西边战场没任何变化,
  但东南北三边的控制面积却一直在缩小。
  到现在,官方加上王都,全部掌握的城池只剩下四座了。
  其中一座在东方。
  镇守的将领正是方尘的儿子方虎。
  北边,南边将领彻底失去对各区域城池的掌控后,不得已,只好退到了非城池区域跟南北两王打游击周旋,尽可能的拖住南北两王,
  让南北两王头疼,不敢快速朝王都推进。
  加上西王那边的战局一直没有进展,
  东方虽然还有一城,但在方虎的防御下,短时间之内,也没法攻破,也呈僵持局面。
  这样的战况,更让南北两王不敢贸然深入。
  担心一旦深入王都附近,
  万一王都守军,和混在非城池的官方军前后配合,对他们不利。
  为此,南北两王也扎营不动,在等待西王和东王两王大军出现新的变化。
  一旦两王有了新的进展,突破了防线,他们就不会再有任何顾忌,直接挥师兵临王都城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