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矫情

  李代呵呵一笑:
  “哪有什么天才,都是李老师教的好,这段时间您的课可不能白听呀!”
  两人互吹,把隐在一旁偷听的李君羡恶心不已。
  李绩这个老货,和个娃娃互吹,传出去也不怕丢脸。
  太恶心了,走了!
  剩下的时间是李代学习的时间。
  李绩将中正、察举、科举,这三种制度,详细的对李代教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谓九品中正制,居然是曹操发明、创造出来的。
  总结一下,就是在地方上,选派官员,一个人一个人的了解,然后进行评级上报。
  上面人觉得你行就行,等着当官就行。
  察举制是地方长官,觉得你行,上报朝廷后,朝廷再觉得你行不行。
  一番考核后,行也可以不行。
  总之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行也不行,说不行,就不行,不行也行!
  “官”字两个口,咋说都行!
  科举制,李世民急需人才,所以唐科举一年一次。
  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科目。
  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诗词歌赋。
  经过层层选拔,直达上听,问鼎官位。
  其实,制度再好,执行制度的人,是一个把《道德经》念成《女儿经》的灯草和尚。
  每天盘坐在玉蒲团上能念什么经?
  啥制度也白搭。
  这类人,往往出现在历朝历代的中后期。
  居安不思危,一肚子男盗女娼,坑蒙拐骗,敛财行乐。
  历朝历代都如此,有什么好想的。
  李代不是伟人,只能管好自己,做一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人。
  看李绩匆匆忙忙离开的样子,李代不由羡慕。
  古人还真是忠心耿耿啊,有点东西就跟主子汇报。
  只要认定了你,基本都会死心塌地的跟随。
  背叛,居然是凤毛麟角的货色。
  不过背叛者好像也能身居高位。
  比如,程咬金!
  程咬金原本是瓦岗的人!
  李绩原名徐茂公,好像也是瓦岗的人?
  这……李代糊涂了......
  自古忠奸难辨,雌雄莫分。
  搞那么清楚干嘛!
  得过且过得了。
  回去让知画写作业去了,有知画在就是方便,知画真好!
  李绩要汇报的内容,李君羡已经帮他汇报完了。
  李世民只对李绩说了一句话,“你看着办!”
  所以跟自己的老板,一定要少说话多办事,话多事更多。
  作业很短,只有两行一字。
  关于中正、察举二制度,李代抄袭了那句“行不行”。
  关于科举,李代只写了一个字“行”。
  李代现在没心情管这些。
  再说,就是想管,条件也不允许。
  教育只要还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时候,你做什么都白搭。
  无论你怎么选,都有世家的人,根本就避不开。
  最多从里面挑些实干家,可这又不是李代说了算的。
  所以,自己的田自己耕,别老去耕别人家的田,出力不讨好不说,还容易闹出人命。
  李代很惜命。
  不出所料,不出意外的,李代的课业又把虞世南——虞老师气走了。
  李代也很郁闷,这能怪我吗?
  我写的不对吗?
  李代很想问问他:虞老头,就这肚量,你是怎么坐到宰辅之位的。
  李代在那里郁闷,李佑在一旁虎视眈眈。
  好不容易到手的玩物,就这么没了!
  李佑对李代那个恨呐,殊不知,彼此都在对方的黑名单上。
  区别只是,一个知道,一个不知道。
  李承乾更郁闷,刚领到家,小资才刚续费,床还没暖呢,人就没了。
  更郁闷的是,还要替母妃传话。
  李承乾铁着脸,来到李代面前:
  “母妃让你放课后去一趟。”
  就这?
  李代的脸也黑了,有这么传话的吗?
  没头没尾,说完就滚?
  生气自己生,该去还得去。
  在王妃长孙无忧这里,李代见到了正在床上养伤的冬梅。
  李代没有说话,千言万语都化在了微笑里。
  李代温暖的笑容,让冬梅安静的睡着了。
  王妃满脸歉意。
  “李代,母妃真不知道,怎么会发生这种事,请你原谅母妃好吗?”
  李代微笑依旧。
  “母妃,您不值当替别人道歉。母妃,她们的卖身契可还在你这里?”
  微笑能治愈人的心灵,也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在的,你要的话,母妃可以给你!”
  长孙无忧不愧是出了名的温柔贤惠。
  可这样一个水一般的美丽女子,却英年早逝。
  李代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
  “在母妃这里就好。”
  李代的回话很简单。
  可长孙无忧还是听出了两个意思。
  这还多亏了李世民的提醒。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臭小子,很擅长。”
  明着不要,说在母妃这里就好。
  是现在不要,放在这里以后再说。
  暗着说,在母妃这里就好,李代很放心。
  以后不要再送人了。
  那样不好,李代不放心。
  长孙无忧也真是无语了。
  小小人儿,心眼那么多,光长心眼不长个,不知道你们兄弟几个,你最矮吗?
  三岁以下的不算。
  时间的长河,会不会因为李代而改变方向?
  现在尤未可知。
  李绩,有没有说服李世民提前部署,李代更不了解。
  李代唯一期待和担心的,就是历史一旦改变,他这个人到底还存不存在?
  未知让人着迷,未知也让人恐惧。
  李代的心,就像海上的小船,摇摆起伏不定。
  蚊香在七月的战绩出炉了,一万七千八百两,李代独分八千九百两。
  虽然有不少人,眼红李代的分润。
  但看在自己分到,比个人偷偷干,要赚的多得多的份上,就都忍了。
  更何况,夏天马上就要过去,满打满算不足一月。
  以后就没李代什么事了,大家就更能忍了。
  离八月九日(阳历九月四日)不到十天,李世民就要登基了。
  府里每个人,都忙的脚打后脑勺。
  李代是你让站着就站着,你让跪……就跪吧!
  给爹跪,不丢人,干的湿的都一样。
  大家忙的都很激动,大家也都激动的忙着。
  李世民也很激动,但李渊的凉水,泼灭了他激动的心。
  作为皇权象征的太极宫,李渊领着他的三千宫女佳丽,就是不肯离去。
  李世民没有办法,只能在紧挨太极宫,东宫的显德殿,举行登基大典。
  实在是既憋屈又难受。
  登基的地点定在了东宫,居住地,也就变成了东宫。
  大搬迁开始了,整个王府都动了起来。
  李代的篱笆院,反而安静了。
  现在居住的秦王府,离皇城并不远。
  不过才一坊之地。
  皇城的围墙太高,让李代很不舒服。
  李代不想去东宫,可又不知道怎么跟李世民说,一时之间犹豫不决。
  接下来的两天,李代被所有人彻底的遗忘了。
  就连肖总管也把他遗忘了。
  李代借车子的事,就跟从没发生过似的。
  李代现在终于明白,那个真“李代”,为什么会被许世通抓住了。
  现在他这个李代都能被遗忘,当时的“李代”,还不让人忘的干干净净!
  李代巴不得把他也忘的干干净净,最好一辈子也别想起他。
  李代却忽略了老马的存在。
  老马不会忘记他,李君羡自然就会记得他。
  “小王爷。”
  李君羡在他身边坐下。
  “府里人都搬去东宫了,你怎么还不搬?”
  “李大人,我说我不想去东宫,你信不信?”
  “信,什么事发生在你身上,末将都不会奇怪。”
  李君羡的话很噎人,我有那么奇葩吗?
  “李大人,你说,我要跟父王说,还住在这里,父王会不会同意?”
  “什么?你要住在秦王府?”
  李君羡着急了,秦王府意义重大,这里是潜龙之邸,你小子想死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