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寒风起得早

  “这是火炕?这是火塘?这堵联通灶火的墙,便是火墙?”
  李世民很惊讶,李代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这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能想的出来。
  “父皇,今年寒冬早于往年。长安地处中原,却已开始凉寒,北方只怕更甚。”
  “所以儿臣建议,若此法有用,请父皇早早下旨推广,以免北方百姓受冻。”
  李世民点了点头。
  “只是你图上所用砖石颇多,怕是很难推广啊!”
  “百姓可用少量石块垒砌,以泥做砖覆之上。”
  “虽然效果不怎么好,好歹也能熬过这个冬天。”
  李世民再次点了点头。
  “你之所以晚来,便是因为画这些图吗?”
  李代点头道:
  “儿臣所做草图,过于凌乱。又着急想早些给父皇送来。”
  “所以让怀儿重新抄写一遍,所以就...儿臣请父皇责罚。”
  李世民摆了摆手:“功过相抵,下不为例!”
  李代彻底无语了,这么大的功劳,李世民一句话,没了!
  李淳风到了。
  李代打眼一瞧,虽说李淳风留着胡子,可还是能看出李淳风很年轻。
  能不年轻吗?
  李淳风十七岁时,由田文静举荐,跟随李世民,一直到今天。
  深得李世民信任。
  现在是贞观元年,李淳风才二十五岁,正是郎君四处浪,风华正茂时。
  “道之(李淳风字道之,号黄冠子),最近天气如何啊?”
  李世民这话问的,忒没水平。
  李代听了直撇嘴。
  李淳风微微一欠身,说道:
  “回陛下,最近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李世民听完,送给李代一个白眼。
  那意思就像在说,‘你是不是没事找事,一天天的就知道胡说八道!’
  李代心想,哪有你这么问的。
  你这不是故意诱供嘛!
  李代向李淳风一抱拳,道:
  “素闻李大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乃我大唐栋梁之材。今日得见,果然一表人才。”
  “王爷谬赞。”李淳风不卑不亢,回了一礼。
  李代呵呵一笑。
  “李大人不必谦虚,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李大人,小王有个疑问,请李大人不吝赐教?”
  “王爷请讲?”
  “李大人,你说候鸟南飞,是不是很正常?”
  这叫什么问题?
  有点常识的人,谁不知道?
  “候鸟随季节变换,天凉了,自然要往南方迁徙。”
  李代又微微一笑道:“长安附近的候鸟,往年都在几月,才开始迁徙?”
  正是自己擅长的领域,李淳风挺直了身躯,也微微一笑道:
  “自然是十月底,十一月初!”
  “你确定!”
  李代的问话和目光,让李淳风感到些许压力。
  仔细回想了一番,觉得自己并没有记错。
  于是斩钉截铁的说道:“微臣确定!”
  李代呵呵笑道:
  “如果有个人,每日上朝,都是从朱雀大街,直达朱雀门,数十年如一日。”
  “却在某天,改变了习惯,上朝前后,非要去平康坊,绕一圈,你会不会觉得此人奇怪呢?”
  和李代聊天,得先习惯没头脑。
  绕来绕去,绕的你迷迷糊糊,不明所以。
  这不,又绕到平康坊去了。
  李代的问题,李世民也在琢磨。
  平白无故,绕什么圈啊!应该会觉得奇怪吧!
  “王爷的意思是?”
  “习惯,不会无缘无故改变。一旦改变,必有原因。”
  “不知李大人有没有注意到,候鸟迁徙的时间提前了呢?”
  李代说完,李淳风陡然一惊。
  最近李淳风也看到,有些候鸟向南飞了。
  自己虽然诧异,却没有细想。
  现在听李代一说,才发觉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
  “王爷是说,天气异变?”
  “李大人才是个中翘楚,小王不敢班门弄斧。小王只是觉得奇怪,所以才有此疑问。”
  李代觉得,让李淳风,把他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更能让李世民信服。
  李代自己,没必要把话都说尽。
  李世民见俩人说完了,连忙问道:
  “道之,天气果然有异变吗?”
  李淳风点了点头。
  “陛下,不排除这种可能。候鸟提前迁徙,原因有很多。食物不够吃,候鸟也会提前迁徙。”
  李代听了李淳风的解释,也觉得有这种可能。
  人没吃的,还四处逃难呢,何况长翅膀的鸟,逃的更快!
  李世民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不过,只要有可能发生的事,李世民都不会忽视。
  “道之,最近你就不要忙别的事了,好好研究研究这件事。”
  李淳风行礼,“诺!微臣遵旨。微臣告退。”
  李淳风走了,李代也想走。
  还没等他张嘴呢,就听李世民说道:
  “你献图有功,朕决定为你举办庆功宴。你觉得怎么样?”
  “儿臣谢父皇圣恩。”
  李代很感动,觉得李世民对自己,真的很好。
  李世民微微一笑。
  “告诉你个好消息,皇后怀孕了,你说值不值得庆祝啊!”
  “母后喜怀龙子,当然值得庆祝。”
  “说的好!难得你有孝心。朕答应你了。”
  “日子就定在本月二十八,朕为你们母子一起庆祝。你,回去准备赴宴吧!”
  李代觉得自己被李世民忽悠了。
  什么就答应我了?
  举行宴会是你说的,我又没要求开啊?
  这么大的贡献,换来一顿凉皮,不是忽悠是什么?
  李代觉得自己就像个乞丐一样,被李世民随手就打发了。
  皇城外,高慧真还在等待。
  李代无力的摆摆手,示意高慧真跟上,自己便低着头,往家的方向走去。
  李代觉得今天这事,实在古怪。
  从头到尾,李世民都没说,为什么叫自己来。
  谈了这么久,李世民只提到庆功宴,这么一件事。
  李代反复琢磨,觉得问题就出在宴会上。
  鸿门宴吗?
  用不着吧!李世民哪会这么无聊?
  等等!李世民说,二十八日,给我和皇后一起庆祝。
  是庆祝皇后怀子,还是庆祝我献图有功?
  李世民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难怪要我回去准备赴宴。
  准备什么呢?
  赴宴还需要提前准备吗?
  嘿嘿!
  李世民这是对他的香水,念念不忘啊!
  李代想明白了,身体轻松了许多。
  拉住高慧真的白嫩小手说道:
  “今晚,不回王府用膳,我们去长安最好的酒楼,吃大唐名菜,你觉得怎么样?”
  高慧真莞尔一笑道:
  “慧真听王爷吩咐。”
  李代拉着高慧真,钻进平康坊。
  这是李代第一次夜逛平康坊。
  和白天不同,平康坊在夜色里,红灯影照,分外热闹。
  各色声音各色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马上就要宵禁了,这些人,也不着急回家。
  李代不知道,哪家酒楼才是长安之最,高慧真更不知道。
  俩人便像对傻子一样,在人流里穿梭。
  “这么找不是事儿?”
  李代不干了,再往前走,一拐弯,都到福王府了。
  “就这儿吧!我看每一家都差不多。”
  高慧真点头同意。
  二人在酒楼大厅的边上,找了个位置坐下。
  店小二殷勤的跑来上茶,“二位客官,用点什么?”
  李代和高慧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个主意。
  小爷好歹是王爷,怎能让一顿饭难倒。
  李代小手一拍桌子,“把你们最拿手的菜,全上来!”
  电视剧都是这样演的,李代觉得这样说,就是霸气,就是爽!
  小二笑了。
  “本店拿手的菜很多,二位确定要全上?”
  李代被小二的话噎住了。
  无视高慧真嘲弄的笑容,尴尬的说道:
  “那就上,最拿手的六样吧。”
  “好嘞!二位先用茶,马上就来!”
  小二忙的风风火火,李代的脸,红红火火。
  菜上的很快,四喜丸子,水盆羊肉,乌鸡汤等等,当然最少不了的是鱼脍。
  李代逐一品尝了一遍。点了点头。
  唐时还没有炒菜,多以炖煮为主,所以汤菜比较多。
  不过每个菜品,香料用的都不多,食材的本味体现的很突出,李代吃的倒也津津有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