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实验进化的秘密

  杨蜜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快去准备,你准备补茶,我去弄药膳,这就去网上学习!”
  屠鸿志睡醒,吃过饭后,又钻进了厨房,只是有点流鼻血,不知道是不是补过头了。
  用清凉水拍了拍额头。
  掏出巨大的鳄鱼头,割下一些它脖子上的肉。
  一部分煮熟,另一部分切碎,装入盒子里面。
  来到了关押俘虏的地方。
  看着正在踩踏自行车的五个个俘虏,随便叫了两个。
  “吃下去!”
  俘虏不敢反抗,一口一口将巨型鳄鱼肉,吃了下去。
  “这是什么肉,还挺好吃。”
  跟随在屠鸿志身边,担任贴身保镖的袁幼:“闭嘴,要不是看在你们还有点用处,早将你们喂鱼了!”
  俘虏马上闭嘴,不敢再言语。
  这些俘虏平日里,就负责人力发电,再加上楼顶屠鸿志布置的太阳能发电板,保证大家有手机可以玩,完全没问题。
  等到鱼不好捕的时候,他们就会变成诱饵。
  当然,如果他们能坚持到屠鸿志实验的那些种子出来,自然就会变成农民了,只不过是圈禁的农民而已。
  这末日里,对他们仁慈将他们放掉,那就是在找死。
  自从巨鳄死亡后,小区内捕鱼作业又开始了。
  站得高,看得远31层窗户外,袁幼陪同屠鸿志正在看着隔壁2号楼。
  他们将一具尸体扔到水中,十几个人站在窗户上等待。
  只见,尸体沉沉浮浮,他们也不着急。
  忽然,一个大水花溅起,那应该是一条大鱼,黑色的尾巴露出,甩飞几十条小昌鱼。
  为首的汉子,光着膀子大喊:“下网!”
  一网下去,正中尸体中间。
  巨力从渔网上传来。
  “快,帮忙拉住了!”
  这时候十几个汉子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
  手臂上青筋暴起,虽然还有一些末日前的小肚腩,可是身上的肌肉已经锻炼出来了,力量成倍数的增长。
  在十几个汉子的合力下,渔网被拉出水面。
  里面除了那半截尸体,还可以重复利用。
  鱼获满满。
  最显眼的就是那一条,超过一米五的大黑鱼了。
  黑鱼这种鱼类,即便是上了岸还是那么活跃。
  汉子们,拿着自制的钢筋茅,立即刺入,生怕黑鱼扭动着身体,再跑到水里。
  几个穿着牛仔短裤的妇女,立即端着盆子跑出来,将那个大黑鱼腥味浓重的血液接住。
  在原始社会,盐巴这种珍贵的东西难以获得,动物的血液就成了补充盐巴的最好食材。
  虽然难吃,难喝,腥臭味浓重,可比起长期缺盐带来的无力感,和各种疾病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补充了。
  因此当然不能浪费掉!
  “我们捕鱼如何?”屠鸿志看的内心火热,由不得问道。
  “屠老大,我们也不差,前天死了个俘虏,待会就用他去捕鱼!”袁幼自豪的说着。
  屠鸿志所在的1号楼,是蓉江小区距离通天河最近的楼栋了。
  越是靠近通天河,鱼类资源就越是丰富。
  “好,安排人,我们也捕鱼!”
  “袁小,去叫姜家人,老大吩咐,现在开始捕鱼!”
  袁幼对着旁边的袁小说道。
  袁小立即通知了下去。
  1号楼3单元,这里是距离通天河最近地方,此时的水位已经下降到24层以下。
  因此人们就在24层捕鱼。
  屠鸿志坐在一米高水泥墩子上的躺椅上,旁边袁幼伺候着茶水,袁稚揉着肩膀,舒服惬意,还不怕水溅湿了鞋子。
  屠鸿志一副大老爷的做派,大家完全没有意见,反而乐的如此。
  同样的先将绑着绳索的尸体扔下去。
  然后就是等待。
  姜安乐显然是专业的,那个尸体早已被破开了口子,血液体液不断的流出,立即吸引来,昌鱼。
  紧接着就是各种杂食性鱼类,闻着血腥味也过来了。
  再往后,几条大黑鱼入场。
  “不着急,让他们先吃一会!”
  话音刚落,一个眼尖的居民大喊:“快看,那是什么啊,又是鳄鱼吗?”
  大家齐齐往后退了一步,屠鸿志也站立了起来,盯着水面,当然是打算随时跑路了。
  姜安乐看了一会,那是一张长长的嘴巴,锋利的牙齿正在撕扯着尸体。
  一脚踹向那个居民,将其踹了一个踉跄。
  “什么鳄鱼,那是狗鱼,嘴巴比别的鱼略长一点而已的狗鱼!”
  “瞎眼睛啊你,吓死我了。”
  “下次看清楚点说,咱屠老大就在后面看着呢!”
  不过,这个狗鱼的外表确实凶残,也怪不得久居城市的居民们害怕。
  “撒网,统统给我拉上来!”
  “这玩意,可是美味!”
  “老张啊,你尽吓唬人,我说看着不太像鳄鱼呢!”
  “别聊了,别聊了,干活干活!”
  大网洒下去,居民们合力将鱼拉上来。
  “好家伙,一米五的黑鱼6条,一条就超过一百斤了!”
  “这个1米7的狗鱼,真是凶残,你看在网子里还吃着尸体呢!”
  “不是6条黑鱼,这是一条黑鲶鱼!”
  1号楼也是十几个光着膀子的大汉,在分拣鱼儿。
  所有的大鱼都会被拉在后面一点的位置,先用长矛刺死,然后妇女们同样的出来接鱼血。
  那狗鱼凶狠的眼神,一直盯着人类,一个甩头就咬了过来。
  幸好是在楼里,汉子跳开,另一个汉子长矛立即刺上去。
  浪费这个词语,在龙国一直都是可耻的。
  他们甚至连一片鱼鳞都不会浪费。
  前段时间的忍饥挨饿,让所有人学会了囤积,存储,不浪费,节约。
  “鱼鳞,开水一烫,凑活着也算是个凉菜了吧!”姜安乐他爸姜博达,是个老渔民,自然是对鱼很了解。
  “不过,这狗鱼,鱼鳞就算了吧,太硬了!”姜博达老头指指点点。
  “老头子,过来杀鱼了,别再哪里碍眼,省的给儿子丢人!”姜博达老婆李代梅,年龄也不算大六十来岁,看上去精神的很。
  “这就来,这就来。”
  杀鱼比较简单,不同于末日前的市场,这里是将鱼内脏保留起来,作为诱饵继续捕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