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我们是在拍电影,而他们是在说过去

  “哥,你拿枪给我看一眼,快点儿。”
  晚睡时间,伍万里和伍千里两兄弟挤在狭小逼仄的船舱里聊天。
  伍万里和所有男生小时候一样,对枪支有着莫名的渴望。
  伍千里自然也无法拒绝对自己弟弟的宠溺,把自己的配枪掏出来,但在交接时教给他拿枪的第一条纪律。
  “别拿枪指人。”
  伍万里接过枪,心里全是对它的好奇,端着枪就四处乱瞄准。
  直到枪口瞄到伍千里身上,吓得他连忙伸手抓住枪。
  “跟你说了别拿枪指人!”
  伍万里还没从哥哥敏捷的反应和严肃的表情中回过神,就听到岸边有士兵在大喊。
  “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
  “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
  “全体都有。”
  伍千里忙不迭地爬起来,冲向船头。
  只见一队通讯兵手持着火把赶来,显然是有紧急军情。
  “谁是伍千里?”
  -“到!!!”
  “有紧急情况,停止探亲,天亮归队。”
  -“是!”
  伍千里目送通讯兵离开,等意识到情况返回船舱时已经迟了。
  老父亲老母亲已经被声音惊醒,坐起来满脸不舍地看着他。
  他们知道军人为国效命是天职,也知道一切军事行动都必须听指挥,所以他们没有出声阻拦,也没有以自己年迈需要照顾为由挽留。
  但是身为父母,对孩子的不舍全都写在了脸上。
  那种几乎能溢出屏幕的感情表达,让每一个围观拍摄的人都被深深触动。
  “咔,这一条过了。”
  王平的声音宣告今晚的拍摄结束,苏秦去监视器前确认过没有问题,热情地跟这对父母亲的扮演者握手。
  “梁爷爷,梁奶奶,谢谢你们为我们提供渔船,也为电影贡献了这么好的镜头。”
  正在忙碌的剧组听到这话突然就懵逼了。
  什么情况?
  这两位感情戏精湛的老人居然不是职业演员?
  听导演的意思,他们居然是土生土长的水上人家?
  段一鸿江涵雨几人在这里没有戏份,也没有过来,最终还是易阳千喜成为大家的嘴替,问出心中的疑惑。
  “哥,这两位爷爷奶奶真不是演员?”
  苏秦显然都明白大家心里在疑惑什么,三两句话就给他们解释清楚。
  “爷爷奶奶都不是演员,而是在这条江上打渔为生的渔民,这些渔船码头也是他们和其他渔民一起借给剧组用的。”
  “他们小时候就经历过许多战火,也亲历过抗鹰援潮,他们的儿子就是那时候上了战场再也没有回来,他们家的香火就这样断了。”
  “所以当他们听说我们要拍抗鹰援潮,要拍他们孩子的伟大故事,就毫不犹豫把场地无偿借给我们,并愿意无偿出演。”
  听完他一番介绍,剧组的人心里都堵得慌。
  难怪这里的渔民对这部电影都有着特别的感情,难怪二老在出演这些镜头的时候没有丝毫刻意表演的痕迹。
  剧组是在拍电影,而他们是讲过去。
  他们就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身上就镌刻着一部沉重的民族觉醒史、抗战史、复兴史。
  “如果他们的儿子没有战死,如果他们的香火不曾断绝,他们的孙子也该和我们一般大了吧。”
  不知是谁感慨了这么一句,霎时间把沉重的氛围渲染得又浓重了几分。
  七十岁,四五十岁,二三十岁。
  他们原本可以享受三代同堂的快乐,可如今只有他们二老孤苦伶仃。
  而我们这一代人享受的,正是他们那一代人心甘情愿送儿子上战场,用热血和伟大换来的盛世中华。
  这一夜,全剧组的人集体失眠。
  如果说在东北冰寒环境的拍摄是磨炼了他们的筋骨和意志,那今晚的所见所闻就是升华了他们的灵魂。
  每个人的身上都背负着沉甸甸的使命感,就算是豁出命也要把这部电影拍好,绝对不能对不起为国而战的热血先烈。
  次日,天微微亮。
  全剧组提前一个多小时起床,架好设备,化好妆容,只为捕捉清晨的意境和微光。
  船头。
  伍千里和家人告辞离别。
  “立春就回来。”
  “回来给你们盖房子。”
  在战火中打滚过无数次的铁血汉子张口说不出柔情,道不出不舍,只能复述昨晚对家人的承诺。
  伍万里舍不得二哥离去,就提出一个更大胆的要求。
  “哥,我要跟你打仗去。”
  一个被全家保护得好好的孩子,没经历过战火的残酷,只有对昨晚那支枪的好奇与渴望。
  亦或者他能粗浅地理解战争,但是更想陪在二哥身边,想像大哥那样英勇无畏。
  不过知道战争是绞肉机的伍千里不允许,大哥已经没了,自己也有可能牺牲,他必须要为家里留一根独苗。
  “大哥说,我们俩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
  仅此一句,就道出了无数英雄先烈的心声。
  他们在出发之前甚至不知道环境有多恶劣,鹰酱部队的装备领先他们多少,自己将要面临多么残酷的伤亡。
  他们只知道这是一场立国之战,这是抗鹰援潮,保家卫国,这就够了。
  他们把这一仗打胜利了,子孙后代就不用再承受战争之苦,他们的使命就完成了。
  但伍万里不懂。
  他不想被大哥二哥保护得这么好。
  只想要并肩作战。
  看着他倔强和不舍交杂的目光,伍千里伸手把他脸蛋搓圆。
  “包子,等我回来,回去吧。”
  一个春天之约,仅回来一晚上的伍千里再次踏上征程。
  渔船划出,距离自家的港湾越来越远。
  父母弟弟坐在船沿,不舍和悲伤仿佛能溢出屏幕。
  镜头拉高、俯瞰……
  湖光山色便是盛世美景,平静的湖面便是共和国数十年不染战火的安宁。
  这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为我们争取来的,我们也必将传承给子孙万代。
  “咔,这一条完美,过了。”
  王平的声音不光是宣布天台寒山湖的取景结束,也预示着剧组在下一个取景地拍摄新的故事。
  大家都很好奇,正在飞速蜕变的易阳千喜在下一个镜头,又表现出何等让人惊艳的演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