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神评论把国风自定义捧上神坛

  “这个该死的苏秦,他既然拍电影又不好好拍电影,为什么要突然跑回来发歌?他仅用一天时间就把我们所有的风头全部都抢过去了,我们砸了几百万运营的推广计划全部付之东流。”
  “我公司的损失才叫严重,我旗下的有三个艺人都是这些年主推的古风歌手,原本已经混得风生水起准备收割粉丝了,结果被苏秦这么一搞我们的所有计划几乎全部泡汤,以后谁还听他们的歌?”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苏秦这王八蛋仅凭一己之力就搞出一张古风专辑,每一首歌都秒杀我们之前推出的所有古风首歌曲,这让我们还怎么玩?”
  “去特么的苏秦,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的,他打着重整古风音乐的旗号挡我们财路,我们就让他不得好死。”
  这话一出,其他人都被吓一大跳。
  毕竟大家培养艺人、做音乐都是为了求财的,不是为了谋财要命的。
  以龙国对犯罪分子的严惩程度,一旦出现命案绝对是要追查到底的。
  特别是苏秦这种顶级明星,还跟各个官方甚至军方都有合作,一旦出事必然会被追查到底。
  以龙国的天眼系统的强大,一旦出事绝对跑不掉,到时候接他们的只有牢狱之灾甚至是死刑。
  我们是痛恨苏秦不假,也恨不得他能塌方,但是绝对不想换命的方式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但是那个人很快又补充道:“你们是不是傻,我们想弄死苏秦又不是非得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在暗网上买通杀手,通过外国人来刺杀他。”
  “不是喜欢拍电影吗?不是喜欢去国外取景吗?到时候在国外发生点意外很正常吧?”
  “我们也不在这个节骨眼上动手,而是等这阵风过去之后,等大家的目光都凝聚在苏秦和他的电影身上的时候再动手,那时候谁能想到是我们音乐圈的人做的?”
  经他这么一提示,所有人都露出一副恍然的表情。
  只要制造自己不在场的证据,甚至忽略掉自己的动机,那以苏秦的高调作风,想暗杀他的人可就太多了。
  单说西方大国的那些资本家,想要弄死他的就不计其数,又怎么会怀疑到他们头上?
  只要苏秦一死,他们就可以继续收割粉丝,继续让他们的音乐为自己疯狂敛财。
  此时的国内互联网上,一个又一个的乐评大师在发表着新的音乐点评,没有人会想到居然已经有人藏在黑暗中想要苏秦的命。
  其中最火的几篇乐评,写得让粉丝们深以为然。
  “苏秦的这首《清明雨上》是一首架构巧妙、深情细腻、同时又充满挑战性的国风佳作。
  第一点:歌曲架构巧妙。
  在歌曲上,采用主主过渡副歌的布局,如同清明时节的雨滴,缓缓落下,引人深思。
  在编曲上,古筝、笛子的悠扬旋律与架子鼓的激昂节奏交织,构建出浓厚的国风氛围。
  相比此前那些动不动就用唢呐乱吹一起的所谓古风歌曲,这首歌对古典乐器的运用有着云泥之别。
  第二:歌词深情细腻。
  歌词质量卓越,如‘窗透初晓,日照西桥’、‘木雕流金,岁月涟漪’等词句,意境深远,寓意着对故去亲人的无尽怀念。
  歌词中的‘拆两行’象征着离别,而‘我在人间寻天堂’则直击人心,深刻诠释了逝去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第三:充满挑战性。
  之所以用这个形容词,是因为主歌到副歌的转换,以及‘东瓶西镜放’的高音部分,考验着听众的嗓音和情感共鸣,这也是歌曲的独特魅力所在。
  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份关于牺牲与和平的沉痛警醒,让人在聆听中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综上所述,这首歌以清明为切入点,以巧妙的架构、深情的歌词和充满挑战性的旋律架构出一个非同一般的故事,同时兼具极强的画面感。
  由此我人为,这首歌必然成为苏秦音乐生涯中的一首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永志不忘。”
  另外一位乐评人,则对《宿敌》这首歌予以高度评价。
  “我认为《宿敌》的歌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主题。
  '会在何处见到你,莫非前尘已注定”'。
  这句话含蓄地点明了主题,委婉地表达了相遇的宿命感。
  ‘飞过时空的距离,却囿于刀剑光影’。
  从前世到今生,只有爱可以穿越时空,但主人公身在江湖,心不由己,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
  ‘三月春花渐次醒,迢迢年华谁老去’。
  用初春时节的花开比喻美好的相遇,但年华短暂,暗示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是劫是缘随我心,除了你万敌不侵’。
  所有的事在主人公看来是劫难还是缘分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但唯独对她,他无法选择,只有义无反顾的爱。
  ‘缠绕孤岛的雪雨,飘飘洒洒谁来停’。
  用恶劣的天气来表达心绪的不安,暗示了内心的苦闷和孤独。
  重重情感和意境的叠加,足以让这首歌封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