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普通的一天

  阳光穿过窗户,落在了少年脸上。
  刺眼与光亮,慢慢将少年叫醒。
  长长的打了个哈欠,静息片刻,悠悠转醒。
  看了眼依旧依偎在自己怀中酣睡的七夏,脸上挂着宠溺笑意,平和双眸中尽是怜爱。
  小心将压的有些发麻的手臂抽出,小小动作打扰了安睡人儿。
  七夏的鼻子动了动,嘴里不知说了句什么,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继续睡着。
  易年起身,穿好衣服后轻手轻脚出了门。
  清凉的水洗了把脸,头发随意一抹,精神了许多。
  出了桃林,找到一位青丘狐族,拿着古境中带出来的宝物换了袋米。
  那青丘妖族不认得易年,不过听过,换米这等小事自然用不着通知安红豆。
  想要多给易年拿些东西,不过少年笑着拒绝了。
  提着米回了木屋,引火刷锅,将米洗干净后下了锅。
  婚礼时一筷子没动的小菜放在笼屉上热着,不多时,菜香四溢。
  趁着熬粥热菜的功夫,将小院里里外外打扫了一番。
  喜字揭下,红毯卷起,整齐的码放在一旁,小院恢复成了二人来时的样子。
  做着饭,收拾着院子,好像回到了青山小院。
  平和眸子里的神情,也与青山时候一样。
  又烧了壶水,灶前看着火。
  等到白粥味道飘出,少年闻了闻,然后苦笑了下。
  味道,没什么长进。
  若是烧饭像修行那样简单便好了。
  摇了摇头,将白粥盛出晾着,小菜摆在桌上。
  提着水壶倒水,又兑了些凉水,试了试温度。
  正好。
  端着盆,进了屋。
  七夏刚好醒来,看着易年,慵懒一笑,开口道:
  “早。”
  易年微微一笑,将盆放在架子上,开口道:
  “不早喽,太阳晒屁股喽。”
  哄着小孩子的语气,七夏听的笑靥如花。
  坐起伸着懒腰,屋里春光乍现。
  易年看着,笑意更浓。
  七夏看着少年的目光,娇羞不再。
  成了夫妻,便没了阻隔。
  将衣服穿起,下床洗漱。
  依旧是易年帮着梳头。
  收拾妥当,牵手出了屋。
  看着桌上饭菜与收拾妥当的院子,七夏笑了笑。
  确实不早了。
  二人入座,易年给七夏盛了碗粥。
  七夏小小尝了一口,开口道:
  “串烟了…”
  易年尴尬一笑,开口道:
  “菜不是我做的,昨夜剩的,没动过。”
  不是我做的,便不会串烟了。
  七夏点了点头,没有动菜,依旧喝着易年煮的粥。
  同师父一样,只在嘴上抱怨一下。
  时不时说上几句话,都是些有的没的可有可无。
  成亲的第一天,有些话不想说。
  简单的早饭后,二人躺在了躺椅上,轻轻晃着,晒着太阳,桃林的美景尽收眼底。
  不时有花瓣落下,七夏小心拿起,然后吹开。
  易年又取了炭火盆,引了炭,上面放了茶壶。
  待到白烟起时,熟练的往里扔了把茶叶,同医馆时候一样。
  茶烟起,香气出。
  易年给七夏倒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杯。
  二人喝着茶,赏着桃花,说不出的惬意。
  世间无烦事,多是自扰罢了。
  “在青山,这个时候你会做什么?”
  七夏放下茶杯,看向易年,开口问道:
  “若是镇上有约便会去看看,没有的话就翻翻药材,缺了少了,能采就采,山上没有的就买,药材齐全的话,就看看有没有什么要修补的东西,有就砍砍竹子,没有就看书,喝茶,与师父聊天。”
  易年开口回道。
  “会无聊吗?”
  易年听着,想了想,开口道:
  “有时也无聊,不过青山就这么多事情,做完了便没什么做的了,小愚来时会出去走走,打猎抓鱼,其实也不算无聊。”
  “若是你没出青山,现在会如何?”
  “应该继续当我的大夫,看看病,看看书,看看青山。”
  少年在青山的日子,一直都是如此。
  直到有人开始‘中毒’。
  然后,平静的日子断了,少年出了青山。
  “那以后回去呢?”
  七夏也不知怎么,不停问着。
  易年摇了摇头。
  “不知道。”
  少年确实不知道。
  自己还是自己,也不是自己。
  青山还是青山,却也不是青山。
  竹园镇着元氏一族,自己心里住着七夏。
  那个少年一直不敢想的问题,随着七夏的问题,浮上了心头。
  元氏一族被封印,与师父有没有关系?
  有,自己该怎么面对他?
  没有,那他为什么整日看着竹园?
  七夏出来的时候,师父知道。
  若是看守,师父不应该放走七夏,更不会给七夏指路,虽然这条路指错了。
  若是不看,又没什么要留在青山。
  世间名山众多,深远幽静的更是不少,为什么偏偏留在青山?
  以前易年觉着师父是在看着竹园,现在,是看着。
  看与看,不同。
  一个是望着,一个是看管。
  或许,师父一直都不是看着。
  那师父,会站在自己的面前拦下自己吗?
  易年想了想。
  答案是,不会。
  写给白师兄的信不会有假,师父一定有他的难言之隐。
  当年他离开圣山的原因,至今谁都不知。
  但师父与青山,绝不是断了联系。
  师父的打算自己猜不透,或许只有知道当年的真相,才能明白师父的所作所为。
  轻轻叹了口气,喝了口茶。
  七夏瞧见,开口道:
  “回青山后,帮我与师父敬杯茶。”
  是师父,不是你师父。
  成了夫妻,有些称呼就变了。
  易年点头。
  “嗯,好。”
  “以后与人打架时,打不过就跑。”
  “嗯,好。”
  “若是真见了我父母,就说没见过我。”
  少年明白,天元很大,茫茫人海,想找一个人,很难。
  “嗯,好。”
  “水干了…”
  “嗯,好…呃,我去添水。”
  少年说着,起了身。
  壶中重新添了水,继续烧着。
  二人依旧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直到晌午。
  易年起身又进了灶房,忙碌了起来。
  洗菜切菜,生火下锅。
  七夏回了屋,从少年的竹篓中取出了几件衣服,打了水洗了起来。
  四个少年最拿手小菜出锅后,七夏洗好的衣服也晾在了院子里。
  吃着味道依旧不怎样的饭菜,烟火气息染了桃林。
  饭后,回屋小憩。
  青山镇上的村民都是如此。
  午间的小憩,能精神一下午。
  不过躺在床上的二人呼吸都没有变化,睡不着。
  许是少年以前不睡觉,没养成这习惯。
  许是七夏起的晚,此时没有困意。
  或许,也都不是。
  只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睡觉上。
  可日子总有日子的过法,打打杀杀的江湖事,不会天天发生。
  不知是谁话音起了,二人又聊了起来。
  说着好像怎么也说不完的话,抱着好像怎么也抱不够的人。
  勉强休息了会儿,坐在窗前看起了桃林。
  易年伸手折下一枝桃花,编成了一个小巧花环,戴在了七夏头上。
  花衬人美。
  七夏轻轻笑着,总觉着今天怎么也笑不够,易年同样如此。
  新婚的第一天,可能都是如此。
  今天也不知石头与阿夏布衣他们跑去了哪里,下午时候还没有过来。
  或许他们知道,今天不适合前来打扰。
  日头偏移,慢慢落了山。
  桃林中,落了一层金黄。
  灶房里又有炊烟升起。
  易年不饿,七夏也不饿。
  不过一日三餐,本就如此。
  二人小酌几杯,收拾完碗筷,又靠在了躺椅上。
  看着渐黑的天,七夏开口道:
  “出去走走吧。”
  易年点头。
  “好。”
  说着,牵起了七夏的手。
  昏暗中,‘救命’的光微不可见。
  少年深吸口气,带着七夏出了院子。
  二人漫步在桃林中,一路向北。
  不知为什么会选北面。
  可能是北面有高山,能将桃林的美色尽收眼底。
  也可能是北方有家人。
  元氏,青山,都在北方。
  一路上没碰见任何人。
  或许是安红豆的安排,或许是胡不绝的交代。
  不管那种,都挺好。
  沿着山路上了山,半山桃花依旧。
  随着越走远远,身后的桃林变得越来越小。
  等到山顶之时,明月高悬于天,仿佛伸手就能碰见一般。
  山顶一块极为平整的巨石,上面盛着月光。
  这人工痕迹明显的石头,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在这里。
  易年带着七夏走到石头上坐下,望向山下时,不禁呆了几分。
  柔和月光落满了桃林,原本的桃林,成了一朵桃花。
  原来桃林,也是一朵桃花。
  当然,只有从石头上的角度看去才会如此。
  二人席地而坐,七夏的头靠在了易年怀中。
  易年抚着七夏的小脸,轻轻亲了一口。
  明月,繁星。
  高山,桃林。
  巨石,以及石头上的两个小人儿。
  成了一副画。
  有些孤单。
  星月为鉴,万物为伴。
  或许也不孤单。
  七夏的食指勾着易年小指,很紧。
  山顶风大,易年不停的顺着七夏被风吹起的白发。
  银发成了白发,因为又少了生机。
  七夏忽然转头,枕在少年腿上,开口道:
  “帮我养束花,开一季就好。”
  “为什么?”
  少年不解问着。
  “花落时,便忘了我,认识一年,便用一年时间忘了,行不行?”
  七夏笑着,开口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