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祖父

  被缠住的紫茵马上趁机,和姜二郎告辞:“我还要去太太那儿,先告退了。”
  瞧着紫茵身影消失,姜二郎心情不爽,吊儿郎当的坐下,指了指自己肩膀,命令道:“给我按按肩膀。”
  姜三郎马上挽起袖子,来到姜二郎身后,给他捏着肩膀。
  刚和姜还交代完明日和后日的安排,姜升一转头瞧见,姜二郎将姜三郎当下人使唤,怒气顿时涌起来。
  好在林氏带着姜婵及时出现,姜二郎推开姜三郎的手,起身迎上去:“娘,四娘,你们可算来了,我肚子都要饿死了。”
  “好了好了,这不就要吃饭了吗?”林氏说完,朝着花厅走去,同时吩咐妈妈们可以上菜了。
  姜升也不再多说,带头在主桌上坐下。
  姜婉随着母亲林氏坐在了旁边的女桌上。
  菜品陆续送上来,四道凉菜,八道热菜,四道汤。
  林氏没有动筷子,扫了眼桌上的众人:“元娘是伯府的奶奶,三娘以后也要嫁去顾家,有些规矩,也得提前适应,以后大家各自约束好自己院里的人。”
  杨氏应了是,姜婳和白姨娘紧随其后。
  在林氏的眼色下,郭桥家的让丫鬟们送了漱口茶和净手盆上来。
  女桌这边都照做不说话。
  主桌那边,姜二郎刚漱口完,看见还要洗手,不禁抱怨:“这又不是过年过节,搞这么麻烦干什么!”
  姜三郎想着讨好二郎,跟着附和:“也是也是,二哥刚才来的时候,已经净手了,没必要在这么麻烦了。”
  姜升侧目看过去,姜二郎立刻噤声,乖乖净手不再多话。
  等净手完了,丫鬟们撤下去,姜升才开口道:“咱们姜家是小门小户没错,但你们都在读书,元娘嫁去了勋爵人家,三娘也要嫁去世家大族。
  再过五年十年,你们考了功名入朝为官,元娘和三娘替夫家诞下了嫡子,都是姜家的血脉,要互相扶持,规矩自然也要讲起来!
  管窥一豹,细节处见真章,姜家会在我手里发扬光大,兴盛昌隆!从今天开始,当下人的要守规矩,当主子的更要守规矩!”
  “是。”
  主桌和女桌齐齐应声。
  这顿晚饭,除了姜婳和姜婉游刃有余,杨氏和小五不出错,其他人都特别难受。
  紫茵是跟着祖母认真学过规矩的,谁出了错,她就过去提醒纠正。
  林氏憋屈,但参加过官太太的宴会,见过猪跑,勉强能撑住。
  姜婵被林氏关在主院里,好好教导了这么一阵子,倒也看得过去。
  白姨娘很难受,理论上她得伺候林氏用饭,但林氏自己也难受,不让她伺候。
  被紫茵纠正了几次,白姨娘干脆起来,站在一旁伺候着。
  姜嬉虽然没怎么学过规矩,但她脑子灵活,学得快,姜婉和姜婳怎么做,她就怎么做,倒也还行。
  刚开饭的时候,紫茵还站在女桌这边,后来就直接站在了主桌这边。
  更准确一点的话,是站在姜二郎身后。
  姜大郎已经加冠,功名也有,出门拜访,参加聚会宴会也有好几次,规矩礼仪自然是没大问题的。
  姜三郎在外头跑,见得多,被纠正两次,勉强能装出个公子模样。
  完全无法适应这些繁复规矩的,只有姜二郎一人。
  紫茵几乎就只站在他身后,不停的纠正他。
  “二哥儿背脊要挺直。”
  姜二郎努力挺起胸膛。
  “不是这样的,得收腹。”
  收腹的姜二郎肩膀又缩了起来。
  “肩膀展开,放松。”
  “下巴抬高了。”
  “喝汤要用调羹。”
  ……
  一顿饭下来,姜二郎饭没吃几口,只觉得浑身都要散架了。
  姜升很不满意,但也没办,转头叮嘱东平:“以后你好好提点着二郎!”
  东平小声领命。
  用饭完毕,姜升就带着他们去了南院。
  南院原本是不输于姜家这个宅子里,是当年姜婉曾祖父身体不好,手里有闲钱,加上隔壁的人家犯了事,急着出售宅子,便买了过来。
  之后从两家连接的地方,打通了一道月门,并成一家。
  在姜康一掷千金后,得罪了昌平侯府,人财两失。
  姜家开始没落,姜康没了官职,自此便留在家里花天酒地。
  姜婉祖母还在的时候,南院还算热闹,林氏杨氏带着孩子们日常去请安,商量家中事宜。
  后来祖母去了,姜康没人管束,愈发肆无忌惮,一连纳了三个二八年华的小妾,两个月便中风了,瘫在床上。
  接着家里姜来意外去世,姜康在亲儿子头七那天,和林氏院子里的小丫鬟搞上了。
  姜升对这个混账父亲,实在无奈,只能命人将那道月门装了门,套了锁。
  自此之后,姜家才安生下来。
  如今姜婉成婚,作为姜家辈分最高的长辈,顾家肯定要过来看望的。
  跟着姜升穿过蜿蜒的石板路,眼前渐渐出现了一道上锁的铁门。
  姜婉感慨着,上次来这,还是大年初一的时候。
  那会儿祖父躺在床上,哎哟哎哟的叫,姜升带着家中男丁去里间磕头拜年,她们女眷就在次外间磕头拜年。
  端午重阳中秋这三个日子,因出现了小丫鬟勾引祖父的事情,女眷们便不再去了,只有姜升带着二弟,儿子和侄子们去看望。
  姜升命人开锁后,回头对众人吩咐:“伺候的人都留下。”
  对于姜升的话,没有人提异议。
  后院的丫鬟妈妈们都留了下来,只有女主子们跟着姜升等人进去了。
  南院虽小,但胜在精致,花木掩映,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真当得起一步一景。
  很快,大家来到了姜康居住的正屋里。
  和从前一样,姜升先一个人进去,说明了情况。
  里间忽然传出来一声苍老的惊讶:“哪个顾家?你说的顾望……有点耳熟,他老子是谁?”
  姜升细细解释了一番。
  姜康的怅然:“原来是顾文的长子啊,他都自从重伤后,就一直在家里疗养,没想到他还活着呢。”
  “爹!你怎么能这样说顾老太爷!”姜升耐着性子提醒。
  随意惯了的姜康才不管这么多:“我说起来也和顾文是一辈的人!怎么就说不得了!”
  见儿子脸色严肃,姜康服软:“罢了罢了,让三娘进来,我要瞧瞧,顾家到底看上她哪一点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