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回 斗黑熊父子陷绝境 挽危局…

  面对突然骤变,对面的所有人皆大吃一惊。兴宗更是惊骇不已,急急问向身旁的罗衣轻道:
  “本汗在此地打猎数年,从未见有黑熊出没,更别说身形如此巨大者了。”
  洛怀川也将心提到嗓子眼,朝着太史炯大喊道:
  “太史哥哥,当心,身后有熊。”
  太史炯正全神贯注地等着耶律重元射箭,忽见众人面色大变,洛怀川更是对其挥舞着胳臂大吼着什么。
  不过由于距离比较远,加之又被众人的呼声盖了过去,待其感觉脑后生风时,不免倒吸一口凉气。
  但他毕竟乃练武之人,情急之下,身子一个急速下蹲,躲过了黑熊的攻击。
  与此同时,耶律宗齐见父亲有难,遂不顾一切地冲到近前,不想正扑到黑熊怀里。
  好在他反应机敏,身子向后倒飞而出,双脚用力蹬向熊的腹部。
  黑熊未扑到人,反而挨了一脚,登时哀嚎一声,抡起大熊掌,照着父子二人连续出击。
  要说以太史炯父子二人的武功,合战一只黑熊应不在话下,起码无性命之虞。
  谁曾想正当二人以为能平安脱离险境时,另一只与其同样饥饿的大熊悄悄出现在视线内。
  围观之人见此,除了为他们捏一把汗,竟无一人敢上前襄助。
  耶律重元更是口喊着“护驾”,带领侍卫,簇拥着兴宗退至远处驻足观望。
  只留下太史父子二人奋力对战发了疯的黑熊。别看这黑熊体格身材庞大,如今看到美食便在眼前,进攻起来那叫一个灵活。
  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熊掌更是舞得呼呼生风。任是像太史父子这样的武林高手应付起来也是捉襟见肘。
  没一阵子,二人便觉气喘吁吁,力不从心。洛怀川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幕,
  感觉这对黑熊似乎异常兴奋,而且出现的时机像是被计算好了是的,恰到好处。
  不由得看向狄青道:
  “表、表哥,瞧清楚没,那两只熊眼睛发红,凶猛异常。我判断定是被下了某种药物所致。”
  狄青望着远处,若有所思道:
  “我明白了,这便是耶律重元之诡计。借着比试箭法,除去父子二、二人,以绝后患,只可惜遇到了我。”
  言罢,狄青手握弓箭,口里发出一声尖利的呼哨,以吸引太史父子的注意力。
  随即抬手指指粗大的树干,示意二人上树。
  太史炯会意,朝儿子喊道:“丹儿,快上树。”
  言罢,父子二人瞅准时机,联手蹭蹭爬到一株高树上,大口地喘着粗气。
  两只熊见没了攻击对象,转身向大树奔来。
  一只用身子死命地朝树干猛撞,一只竟然嗷嗷叫着开始爬树。
  狄青大喝一声,出现在黑熊不远处。黑熊见状,抛下父子二人,一起向他发起进攻。
  就见狄青手疾眼快,施展出平生绝技,六箭齐发,分射两只熊的双目及额头。
  未及它们发出任何声响,咕咚两声,同时重重摔倒在地。
  顿时,整个山林除了呼啸的北风外,竟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中。许久之后,才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喝彩声。
  洛怀川偷偷瞥向耶律重元,就见其面上写满了恨意与不解,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果然没错。
  兴宗更是望着这位年过五旬的贾大人发了好一阵子呆,这时,那位赴辽使猛地一拍额头,对着他言道:
  “大汗,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讲无妨。”
  赴辽使附在兴宗耳边道:
  “大汗,我观这位贾大人酷似与我大辽勇士比试箭法的那位御马直军官狄青。
  只不过当时他戴着一副青铜面具,不曾看清容貌。
  不过看其身形,闻其声音,我敢断定必是此人无疑了。”
  兴宗皱皱眉头,十分不解地言道:
  “那宋皇帝为何令其乔装改扮,前来我辽国办差呢?莫非有什么阴谋不成?”
  赴辽使闻言,也是摇头不知。
  这边太史炯与儿子平安脱离危险,双双跳下大树来谢狄青。
  兴宗见太史炯平安脱险,也算松了一口气。这人要是死在野狐岭,当如何向宋皇交代?
  “看来定是这里之狐仙显灵,才让你父子二人免遭熊口,当真可喜可贺。
  本汗定宰在了这两只畜生,为二位压惊。来呀,今日狩猎到此为止。
  吩咐下去,以鹿寨、大车与土墙垣围成临时营地,派人全副武装昼夜守卫,本汗要与大宋使臣一醉方休。”
  不多时,营地搭好,一溜身穿铠甲的骑兵环在外围。一个个头戴铁面具,武装得严严实实。甚至连战靴、足背皆有护甲。
  一阵山风刮过,紧张过后的洛怀川不觉打了一个寒颤。
  看看抱着双肩发抖的谢玄,又看看身披皮氅的辽臣们,有心求要,又怕失了面子。
  情急之下,不免想起元代陈孚的一首诗来。便随口改了一下,吟了出来:
  野狐岭上月茫茫,
  野鹊山头无树藏。
  衣单更觉天风冷,
  帐顶青毡疑似霜。
  兴宗本是中原文化爱好者,闻他诗中有弦外之音,不由得面上一红,歉意地道:
  “哎呀,想不到洛大人文采出众,如此佳句竟然随口吟出,便赏赐银貂裘一件。
  梦仙道人道法高深,也要赏狐皮裘一件。
  贾大人舍己救人功不可没,便将本汗身上这件赠与你好了。”
  言罢,随手解下紫貂裘,亲手披在狄青身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