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回 陆通判奏书欺圣主 柳师爷…

  正当他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时,之前还在路上一直埋怨天冷的赵掌柜却突然拍着他的肩膀道:
  “兄弟,我算瞧出来了,你就不是个人。”
  洛怀川被他说得一愣,随即又闻他道:
  “能凭着一首童谣便能预测出大地动来,简直是个十足的神棍,哥哥我这会可是彻底服了。”
  洛怀川苦笑了一下,对胡四海道:
  “四哥,情况紧急,你带着兄弟们速去抢救落难者,我们寻个地方先安顿下来。”
  就这样,大家很快在离州府不远的一处空旷地带停住,迅速搭起简易的木屋,架设大锅,开始熬粥。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司马光带着吕乾、海生前往忻州府衙沟通情况。却被告知说,知州大人已在大地动中殒命了,现在一切事物由通判陆大人主理。
  而这位陆大人,一早便带着属下的柳师爷不知去了哪里。司马光扑了个空,只好转头去寻他,寻来寻去,也未见着人影。
  而洛怀川这边早已忙得不可开交,打从京城来带来的几位郎中也紧锣密鼓的投入到救人的队伍中。
  然而,这一切,却被两双不怀好意的眼睛扫视到了。
  一位便是通判陆大人,一位便是他身边的师爷柳南翔。那个一路扶持他走到了今日之地位的谋士,深得其信赖。
  此人约摸三十上下的年纪,虽然单薄的身板显得在寒风中不堪一击。
  不过此时的他,两只狡邪的眼睛仿佛像久未进食的财狼,猛然间遇到只失孤的小山羊一般,露着道道精光。
  耳闻陆通判道:
  “南翔啊,你去打听一下,这伙人打从何处冒出来的?看穿戴打扮,倒不像本地人士。也不像官府中人。”
  柳师爷应了一声,转身去了。功夫不大,回来秉告道:
  “大人,对方言说是奉了官家之命前来救灾的,你不觉得匪夷所思么?”
  “是呀,属实令人不得其解。对了,还记得之前街头巷尾传唱着的那首童谣么?我当时听着便觉有大事要发生。
  不想果然应验了此次大地动,或许司天监那边也有迹象呈与官家,故而朝廷才做了预先防范。不得不说,真乃高瞻远瞩啊。”
  柳南翔闻言,用手指捻着修整得十分美观的胡须,若有所思道:
  “大人,你不觉得您发财进阶的机会来了么?”
  陆通判闻言,下意识扭头看了他一眼道:“哦,此话怎讲?”
  “大人,知州大人已然死了,各级官员也有死伤。据我判断,朝廷暂时不会派官员前来接任。
  现在整个忻州皆在您的掌控之下,军政大权在握,诸多机会,就看您是否把握得住了。”
  “诸多机会?且说说看。”
  “首要一则,便是及时补充在地震中缺失的官员位置,这里面的油水可大着呢。
  二则,便是每逢此等情形,朝廷皆会与遇难官员之家属发放五万至十万钱不等的抚恤金,且军民死伤者,皆赐有差。
  我们何不在这数量上做些手脚,神不知,鬼不觉地捞他个钵满盆满。
  三则,朝廷还会运来大批的赈灾物资,如粮食、草药、布匹。这一倒手,岂不有大把的银子流入腰包。
  届时设法再疏通京城里的关系,上下打点,不愁不谋个京官做做。”
  陆大人被他这一番话说得顿时心思活泛起来,沉吟片刻道:
  “你之言不无道理,不过一旦被发现,项项皆是死罪。不得不慎呐。”
  柳南翔见他意意迟迟,不肯做决断,又怂恿道:
  “大人,只要您依照我的吩咐去做,包您平安无事。”
  言罢,便附在陆大人耳边轻声嘀咕了几句。
  直说得陆大人心花怒放,紧忙回到家中,奋笔疾书地写了一道奏折。不但表述了一番忠心,又下了十足的保证。
  最后,还对朝廷的提前部署一通溜须拍马,便是仁宗手里看到的那份奏折了。果然,几日后,他便接到圣旨。
  不但令他暂时权知忻州事宜,还许其对治下因伤亡空缺出的位置就地委派,朝廷暂不派人补缺。
  接到圣旨的他顿时乐得眉开眼笑,开始与柳南翔密谋下一步当如何行事,方算稳妥。
  此时,距离地震已经过去了有十日左右的光景,朝廷就近调来的救济物资业已陆续抵达。
  然一日柳南翔却与无意中得知,洛怀川他们竟是民间自发前来赈灾的,顿觉天赐良机来了。
  于是,一个邪恶的念头便在他心中展开了。
  由于死伤人数过多,尽管洛怀川与几位郎中夜以继日地忙碌,依然眼睁睁地看着无辜之人死去。
  这日,官兵又送来一名伤者急需救治。洛怀川一看,见那人无有外伤,不觉心生疑惑,不过还是为他诊了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