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回 品缠蹄巧夸诸葛菜 咏牡丹娇…

  “夏竦虽为其学生,然彼时地位已贵达,胡旦仍以‘青衿(学子之服)’待之,着实有欠妥当。不过以夏竦的性子,怕是不会憋着这口暗气。”
  欧阳修从旁言道。
  “还真被哥哥猜中了,果然,待夏竦又一次去拜见胡旦时,被问到‘读书乎?作诗乎?’时,夏竦却言说其近作燕雀诗一首:
  燕雀纷纷出乱麻,
  汉江西畔使君家。
  空堂有恨无金弹,
  任尔啾啾到日斜。”
  胡旦闻后,心里百般不是滋味,始才缄口不言。”
  三人便这样谈着,不觉已金乌西坠,魏胜、谢三早已将马匹洗刷干净,又喂饱了,始才回到宅子里。
  郑氏夫人与张氏准备了一大桌吃食,乐呵呵地邀请诸人入席。洛怀川闪目一望,目光及被一碟冷盘吸引了过去。
  见盘中肉制作精细美观,色泽红亮,佐以姜丝米醋装扮,未尝已觉肉香弥漫。遂夹起一片入口,顿觉质地富有胶质弹性,不由问道:
  “敢问老夫人此为何菜品,怎地如此柔嫩香甜?”
  郑氏夫人闻听,不无得意道:
  “此乃襄阳有名的缠蹄,乃我家大哥最好之物。若再佐以这碗诸葛孔明之妻黄月英所创‘茅庐春’酒,滋味最佳。”
  洛怀川一见眼前这碗酒色似乳汁,香气四溢,饮在口中滋味酸甜,仅略有酒味,原来竟是糯米所酿。”
  邵雍见他吃得来劲,也夹起一道酱香浓郁的小菜入口,脆嫩味美,就着粟米饭,越吃越香。不由问道:
  “不知老夫人以何为料腌制的这道小菜,真是佐饭之最佳菜品。”
  “说起这道菜,还是颇有渊源的。刘禹锡曾在《嘉话录》中写到:
  ‘越西州界缘山野间,有菜,大叶而粗茎,其根若大萝卜,土人蒸煮其叶而食之,可以疗饥,名之谓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莳于山中,以济军食。’
  须经三腌、五卤、六晒而成,生津开胃,下气消食,故而即便达官显贵也是每餐必备。带你返回时,与你捎上几坛,眼见着天越来越凉了,料也储得住。”
  殊料邵雍却连连摆手道:
  “多谢老夫人一番美意,共城离此地干里之遥,实在多有不便。”
  洛怀川闻言,放下竹箸道:
  “既是老夫人一番心意,先生不必推辞,我让胜子送你回去便是。”
  魏胜正闷头吃饭,闻听洛怀川吩咐,急忙点头应允。
  一顿晚饭,便在温馨而恬静的氛围中结束了。几人又陪着郑氏夫人闲聊了一会,方才各自安枕。
  翌日,用罢饭食,几人按照昨日与房江蓠的约定前往牡丹园观赏牡丹。
  未到近前,洛怀川已见到一个较小而娉婷的身影早已忙碌在花丛间。不由下意识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欧阳修正欲迈开大步往前走,却被邵雍一把拉住,朝二人努了努嘴。欧阳修会意,二人遂绕到花圃后面观赏起来。
  江蓠正在修剪花枝,忽觉背后投来一道热辣的目光,猛一转身,再次与洛怀川四目相对。
  洛怀川见她今日穿了一件月白色绣花襦衣,下面衬着一腰鹅黄色的襦裙,遂下意识折下一朵红牡丹递了过去道:
  “姑娘这身装扮过于素雅,若配上这朵红牡丹,想必会增几分颜色。”
  谁曾想江蓠抿着小嘴噗呲一笑,一面将那朵牡丹簪到发髻边,一面故做嗔怒状:
  “洛公子即便要送礼,也要拿自家之物才对,如何反倒折损我园中这朵红珠女?”
  洛怀川闻言,看着眼前这株绿叶红花,眼珠一转,吟道: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吾心愁欲断,秋色岂知心。”
  “这不是王维的那首《红牡丹》么?想不到竟被你巧妙的化去了两个字。”
  “姑娘也懂诗么?”
  江蓠知他这是借诗传情,不过还想与其较量一番,遂撇撇嘴道:
  “莫要小看人,你以为只有你们男子懂得吟诗作对,风花雪月么?我随口吟一首,你若猜得出其中奥秘,折损的花枝便不要你赔偿。否则可要在我这花圃中白白劳作三日了。”
  洛怀川还是头一次见一个小女子敢与自己叫板,遂毫不犹豫地应道:
  “好,那你若是输了,又当如何?”
  “我若输了嘛,便与你做三日的牡丹糕如何?不过我是不会输的,且听好了。”
  言罢,开口吟道:
  墨楼争辉首案红,
  冰壶献玉倒紫宗。
  二乔赵粉争颜色,
  荷莲焕彩斗珠容。”
  洛怀川打从“二乔赵粉争颜色”这句已然听得出此乃是一首暗藏牡丹花名的诗,不过究竟是哪些花名,却并不全然明了。
  不由展目四望,但见整个花圃紫、粉、黄、白、红各色牡丹争奇斗艳,芳姿摇曳。那种雍容的气韵怕堆砌尽天下辞藻,也难尽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