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昭元郡主

  “所以,你就这样成为伽罗部郡主了?”鬼面军师惊叹。
  此时,宋绾玥正带着小白到树林里,让它自行觅食。
  而她则与跟着一起来的鬼面军师坐在粗壮的枝丫上闲聊。
  “舅舅和舅母说的不错,我确实需要一个身份掩饰过去。”她说道。
  还不知要在伽罗部待多久,总不能永远大门不出,也不见人吧。
  草原部落之间知根知底,忽然多了一个人,难保他日不被人发现。
  “这么说也有道理,有了郡主身份,对我们要做的事情也有帮助。”鬼面军师说。
  宋绾玥皱眉看着他,“我们要做什么事?”
  鬼面军师一脸震惊,“你留在伽罗部,该不会只为了享福吧?”
  既然墨清砚说鬼面军师是可用之人,宋绾玥便不再事事避开他,也将剿贼一事告诉了他。
  鬼面军师听着,觉得事情并不简单,“你是想以此为借口,逐渐统一北边各部?”
  宋绾玥微微点头,“迟早的事,但目前言之尚早。”
  “自轩辕国分裂后,八大部落各自为政,草原十分零散。如今我既已回到草原,又占了郡主头衔,总得为清砚和墨家谋划一二,有备无患嘛。”
  若继续任由草原四分五裂、部落互相争斗,恐怕北辕迟早都会攻过来。
  宣帝早已对北边草原地界虎视眈眈,看他当初下令镇北军与青玄军攻入敖垚部就知道了。
  “此言不无道理。”看着她的神色,鬼面军师试探道,“对于统一,你已有良策?”
  宋绾玥眼睛精光一闪,并未答话,只是唇角露出浅浅笑意。
  算不上是良策,也就和她当初在青玄军拿下战功从而确立军中地位的策略一样呗。
  宋绾玥的册封礼定在三日后举行。
  有些偏远的部落已经提前到达伽罗部,由三位王子或族中大臣接待安顿。
  而册封礼的主角则一直待在自己的帐内。
  “碧映。”她唤道,将刚写完的书信折叠起来。
  碧映打开帐门而入,来到书案前,“郡主。”
  因墨清砚嘱咐,在伽罗部期间,影卫只能称呼宋绾玥为郡主,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宋绾玥将信封递过去,“送去给清砚。”
  “属下遵命。”碧映双手接过,颔首离开。
  宋绾玥反复看着书案上摊开的三份书信,以及熟悉的字体。
  无一不在述说思念,还写了对她册封郡主的看法及接下来的可做之事。
  墨清砚应该是刚到达巴岭城便让影卫送出了第一封书信。
  此后几乎隔日就送出一封。
  现在到她手上的已经有三封了,而她刚刚才回了第一封。
  宋绾玥靠着椅背,深呼吸几下仍然无法按下悸动的心。
  她何尝不想念他呢,可最近实在太忙了。
  不是被舅母催促着试新装,便是被表哥表弟带去玩骑射。
  日子好不快活。
  好像又回到这种无忧无虑的时光。
  只是她的情绪仍时常起伏,无法控制。时而涌现哀伤,感叹天意造化弄人;时而倍感庆幸,尚能享受天伦温馨。
  她正在努力适应北边草原生活。
  “郡主,属下有事禀报。”陈潇在帐外求见。
  宋绾玥放下惆怅,唤道:“进来吧。”
  陈潇行抱拳礼后,急急说道:“影卫来报,东陈国大皇子率兵入宫弑杀皇帝,自立为帝,箫太子失踪。”
  宋绾玥闻言,只剩叹息。
  她早知大皇子并非安逸之人,怎甘屈身人下,为此还特意提醒箫皓轩。
  不料,宫变还是发生了……
  “箫遥儿呢?”她问道。
  陈潇面带迟疑,“据闻箫公主被囚禁,大皇子有意将其送往北边部落联姻。”
  宋绾玥一掌拍向书案,眉心骤然拧紧。
  她最落魄最难过的时候,是箫氏两兄妹给了她庇护。
  她实在无法做到见死不救。
  宋绾玥突然觉得帐内有些安静,才发现少了往日的虎啸声——鬼面军师和独孤霖又带着白虎往外跑了。
  想到这里,她才发现自己忘了鬼面军师的另一层身份了……
  “让玄冥阁去查箫太子的踪影,找到以后告诉碧映,她知道该怎么做。”宋绾玥吩咐道,“再想办法查探东陈意欲与哪个部落联姻。”
  玄冥阁总坛就在东陈国,让他们去查探会方便些。
  陈潇得令后便出门寻找鬼面军师了。
  玄冥阁查找情报的能力果然一流。
  三天后,碧映依着宋绾玥的吩咐,出发去东陈国寻找箫太子,剩下陈潇带着伽罗部的仆人帮着宋绾玥打理册封一事。
  元榛率领部族于册封礼前两天到达。
  墨清砚不在,他必然要到场为嫂嫂撑腰。
  大多数部落原本只派了使者出席,如今看见第二大部的可汗亲自前来,还指明是为郡主庆贺,都纷纷送信回部禀报。
  终于,在册封礼当天,各部落的可汗携同适龄的王子全数到达,令伽罗部郡主的册封礼尤为盛大。
  宋绾玥被大表哥和二表哥带着走上祭坛,接受萨满的祈祷祝福。
  待行过礼,接过册封卷轴,以及一系列仪式后,她才被侍女扶起,转身面向众人。
  独孤朗宣读册书时,称她的名字为独孤玥,以昭元为封号。
  伽罗部族人跪地叩拜郡主,册封礼便完成了。
  一直到晚上庆典开始之后,元榛才有机会与宋绾玥说上话。
  “嫂……咳咳,”元榛立即止住话头,改口道,“昭元郡主。”
  “元榛可汗有礼。”在各部落前,礼数不能少,宋绾玥恭敬地屈膝行礼。
  北边部落曾与中原同为轩辕国的大一统范围,礼仪已经偏向中原化。
  因而她所行的礼并无不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