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 温馨一刻
此后的一连数日,周建安都一直待在国公府内,基本连门都没有出过。
威武军的一众武将和松江府的一群文臣们连着几日前来拜见也都没有见到周建安的面。
不过所有人倒是心照不宣的在后几日时间没去打扰周建安了,毕竟他们也都清楚,自家大人也是年轻人啊。
火气有些大,那是正常的。
并且周建安可不是只会想到自己的人,他这次回来,也是给所有出征的将领们都放了假,至于将士,则是轮批进行休假,每人每月都有一个月的休息时间,并且若是想要返乡休假的将士,还可以得到一定时间的路程假。
也就是说假如有些将士的家路程较远的话,还会多一些假期。
并且在休假期间所有的俸禄照发、
这人性化的一面恐怕也只有威武军才有了。
至于他们的周建安大人,其实压根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整日沉浸在温柔乡之中无法自拔。
这几日的时间里, 他其实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了陪伴家人们的身上,而不是妻妾们的身上。
这几年的时间,靖国公府可以说是不断的壮大,延绵。
现在的国公府内,周建安光是儿子就已经有三个了,另外还有闺女三个。
用后世的话来形容的话,那妥妥的人生赢家。
不过周建安对于他们也是有所亏欠的。
无论是世子周靖宇也好,还是大闺女周雅宁也好,或者是现在还小的几人,周建安陪伴他们的时间并不长。
甚至周建安前几日回来的时候,几个小子看着他甚至发愣彷佛不认识一样。
小孩子的眼神是清澈纯正的,没有任何杂质的。
周建安看在眼里,心里微微有些作痛。
后世而来的周建安已然没有了父爱,但是他却不想让自己的几个孩子也没有。
但是很多事情他又根本控制不了,所以也只能抽空好好的陪一陪他们。
所以这几日的时间里周建安几乎是一直陪伴他们,给他们扮大马,讲故事,将自己父爱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当卢小婉几人看着这一幕的时候,说实话还是微微有些惊讶的。
在这个时代,疼爱孩子虽然也很正常,但是像周建安这样的却是很少的。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周建安的思想可和这个时代有很大的不同。
在回来的路上,闲暇之时他便开始想起了几十年之后的事来。
按照现如今的轨迹,大明中兴,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许多年后,他的这些子嗣也将成为整个大明最为尊崇的人物。
甚至有可能比皇家子弟还要尊崇。
这一点,周建安不用想其实就已经能够猜到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建安绝对要做好自己子嗣的教育来,不然的话,他们日后就很有可能成为大明的累赘。
这一点,周建安是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若是真的到了这一刻,周建安也一定会向着大明,向着百姓,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但是如何教育安置他们,这一点让周建安很是头疼。
自古以来,最是无情帝王家。
他靖国公府虽然算不上帝王家,但那也是大明尊贵至极之处,所以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国公府也成为无情之处。
这一点,也不好办啊。
这些,扯得有些远了。
不过现在,周建安只想好好的陪陪他们。
就这样,时间一晃就来到了半个月后。
清晨一早,几个小子便在大哥周靖宇的带领下挨个给诸位夫人们行礼,之后周靖宇更是找到他爹,想让他爹带他去骑大马。
这个骑大马,可不是让周建安扮马,而是真正的骑马。
看着眼前这个小屁孩,这么点大就想去骑马,周建安不由的有些好笑。
“你小子,才多大,能抓紧缰绳吗?
别到时候把你的屁股给摔成三瓣了。”
周建安摸着周靖宇的头笑着说道,后面几个小子还不到两岁,对于大哥说的也是似懂非懂的样子。
并且由于周建安走的太急,当时几个小子也都年幼,所以到现在都还没有给他们起名。
如今几人也只有乳名。
“爹,你小看儿子,儿子现在可已经快六岁了,娘说了,明年就给我找个先生了。”
周靖宇嘟着嘴说着,看着他的模样,周建安不由的有些好笑。
这小子,明明是快五岁,偏要说自己快六岁了。
周建安也没有拆穿他,而是答应了下来。
周靖宇年岁不大,但是由自己护着也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
这几个小子,在自己的带领下也可以骑马试试感觉。
见周建安答应了,几个小子也是乐呵呵的跟着周建安便朝着府内的马场而去。
卢小婉几人得知之后也是感到有些好笑,纷纷来到马场之上观看了起来。
看着周建安带着儿子女儿们骑马的样子,场面更是一片温馨之色。
不过这份温馨还是不能一直的持续下去。
堆积如山的公务还是将周建安从国公府里给拉了出来。
他走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松江府,洋河堡的公务基本上都是由颜继祖和解学龙,堵胤锡等人处理的。
而一些重大之事也必须急报传给周建安之后,由其进行定夺批复。
不过如此处理起来,速度很慢,也导致一些事情的发生,所以在周建安回来之后,很多事就直接提交到了国公府。
随着时间的推移,堆积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
而周建安也是足足用了五天的时间才将所有挤压的公务处置完毕。
这几天的处置下来,他也是觉得自己的担子越来越重了,并且崇祯那边关于封王的事现在也几乎是压制不住了。
之后的周建安肯定会更加的忙碌。
但是自己还有很多的事要去做,若是被公务给缠住的话,自己可真的就分身乏术了。
所以周建安已经开始思索,自己是不是可以将自己的智囊团们给组建起来,组成一个类似大明内阁的组织,替自己处理公务。
而自己只需要将军权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就行。
这个念头一起来,周建安便越来越觉得可行了。
所以他也是马不停蹄的就将堵胤锡,解学龙等人给传到了国公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