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知否最值得嫁的人

  “就你那副身板,谁不清楚啊,要不是小娘硬塞,你连那单薄的被褥都嫌弃。”
  盛明兰翻了个白眼,被盛长澄这么一打岔,心情反平复了许多,语气也平静了下来,“七弟,你别打岔,你说,你觉得小公爷和顾二哥怎么样?”
  有了盛长澄的提醒,顾廷烨倒是和小秦氏斗得有来有回,没有曼娘那档子事,也没有从盛家学堂休学,反而和小公爷一样喜欢上了明丫头,让盛明兰心有点乱。
  “小公爷呢,是朵白莲花,温文尔雅,软弱可欺,最好摆弄。而且他还是个妈宝男,嫁给他就相当于嫁给平宁郡主。”
  “什么是妈宝男?”
  “就是他什么都要听母亲的,无论对错,不是他愿意听,而是他不能不听。如果你嫁给小公爷,我第一时间就把平宁郡主给埋了。”
  “你怎么能把人给埋了呢?”
  “我怕你进了他家门会被平宁郡主打死。你信不信,你被打的时候,小公爷只会在那里哭着求他母亲放过你,而你却会被活生生打死。”
  有许多的经验,许多的教训,盛长澄会让盛明兰自己走出去,闯出去,摔个跟头,尝到甜头,夜半,坐下来,静思所得所失。让她摔倒了,再自己爬起来。
  但若是会有生命危险,或是留有心理或生理上的遗憾,盛长澄就会提前把那个因素给埋了。
  他,虽然现在从文,但一直没忘记自己所拥有的武力。
  “那顾二哥又如何?”
  “顾廷烨可谓是女子婚嫁的最佳人选,他能让你活得自在,使你保持自我,不会让你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婚前,他在男人堆里算老几,你在女人堆里就算老几。
  婚后,他在朝堂上斗,你在家里斗。
  他的家人没一个善茬,不过有顾廷烨护着你,倒也无妨。”
  “七弟,你觉得顾二哥好吗?”
  “不要我觉得,要你觉得。”
  ……
  科考之日,贡院门口,马车,考子,亲人家仆护送,人头涌动,车马如龙。
  盛长澄翰林学士在这次科举中担任阅卷官。负责评阅考生试卷,判断其是否符合考试要求,并给予相应等级。
  他要避嫌,不能相送家人。
  此时此刻,他找上了顾廷烨的大哥顾大郎,因为盛明兰把护膝送给了顾廷烨。
  宁远侯府大少爷顾廷煜,会客厅内。
  “不知盛翰林学士,今日来找我所为何事?”顾廷煜一脸病容,看着盛长澄,轻声问道。
  盛长澄环顾四周,看了看周边仆人,并未说话,只是慢慢喝着茶。
  顾廷煜瞬间明白,挥手屏退家仆,只留下邵氏,然后说道:“盛翰林学士有话直说,不必拘束。”
  “我来,是为救你性命。”盛长澄放下茶盏,语气平静说道。
  “你有救我的办法?”顾廷煜神情木然,脸上带着一丝苦笑,这样的话他已经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了。
  一旁的邵氏却眼睛一亮,激动地说道:“盛家七弟,你若真有办法救我夫君性命,宁远侯府必有重……今后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吩咐。”
  邵氏可能突然想到这位的权势,不是他们能够重谢得起的,便立即改口。
  “治愈你这病我有办法,但是我只能救你一时,不能救你一世。”
  “此话怎讲?”顾廷煜凛然问道。
  “只是一些推测之言,不说也罢。你只需记得,从今往后,你所有的饮食用药,都不能离开你的视线范围。”
  顾廷煜和邵氏惊恐地对视一眼,他深思片刻后,问道:“为何要救我?”
  “顾廷烨很有可能会成为我姐夫,我希望你这次科考能放过他。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些推测。”盛长澄笑着眨了眨眼,继续说道:
  “你可以选择拒绝,我也不是不能解决,只不过会有些麻烦。我是增添了一些麻烦,但是,你的命可就难保了。”
  “你真的有把握救我?”顾廷煜激动问道,眼中多了一丝生机。
  “离评卷还有些时日,你喝下我给你的汤药,一天就能见效,七天内便可痊愈。但前提是你不能再乱吃东西。”
  “求盛家七弟救救我家大郎!”邵氏情急之下,直接向盛长澄跪了下来。
  盛长澄知道邵氏并非道德绑架,自己也不便搀扶她,只能望向顾廷煜。
  “咳咳咳,我答应你。”
  “不要再和顾廷烨争斗了,他并非你的敌人。有意思的是,就连你现在对他的恨意,也是别人设计的。你是个聪明人,你仔细想想,好好想想。
  而且顾廷烨不会和你抢爵位,他是什么性子,以你对他的了解,应该很清楚。”
  盛长澄说完,留下一壶“汤药”就走了。
  “这个汤药可以喝吗?”邵氏紧张地问道。
  “当然可以喝,咳咳咳……”顾廷煜笑道,“反正我已是将死之人。”说完,他便拿过汤药壶,倒出一小杯,一饮而尽。
  片刻后,顾廷煜明显感觉到身体有了变化,气顺了许多,举手投足之间也有了劲道。
  他激动地握紧邵氏搀扶他的手,说道:“我们可以一起陪娴姐儿长大了。”
  紧接着,他目光一凛,阴鸷地说道:“好一个小秦氏,我的好姨母,我的好母亲。”
  ……
  科考是边考边评卷的,不然也不会那么快放榜。
  盛长澄直接回去上班摸鱼,以他的工作效率,就算工作时摸鱼也比别人做得快得多。
  担任科考阅卷官,盛长澄觉得这份工作蛮有意思的。
  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他的文章,并根据他的观点和偏好填写考试内容……
  虽然试卷名字是糊着的,但对于熟悉的人的笔迹,他还是能一眼看出来。
  盛长澄并没有打算徇私舞弊,但做任何事都有个偏差值,遇到熟悉的人,他自然而然会往上偏。
  就连盛长枫和小公爷那种只是用华丽词藻堆砌出来的文章,他都给评了一个贡士(合格)。
  盛长柏和顾廷烨的文章则分别被他评为探花和榜眼。
  阅完卷后,盛长澄便闭目养神。
  其他阅卷官不敢叫他帮忙,只能埋头苦干。
  他也不能帮忙,因为每个阅卷官每卷只能给出一个评级,要是能帮忙,以盛长澄的工作效率,科考就成了他的一言堂。
  因为工作能力出众而摸鱼,盛长澄上班,睡的很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