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1954年,可以说是赵黎平最忙碌的一年!
  为什么?随着闷倒驴酒业的迅猛发展,赵黎平发现酒厂的粮食消耗非常大,而赵黎平又不愿意使用科技与狠活。
  这就导致,原本有雄心壮志的他不得不每天忙着种地。
  这个说法并不矛盾。
  虽然说种植空间是可以自动种植的,但是赵黎平用的原始种子还是从秦家村获得的那一批,这就导致他实际的产量并不高。
  赵黎平还发现学霸积分中居然没有优秀的良种。
  这就只能由赵黎平进行培育。
  以他的知识积累,想要培育优秀的良种并不困难。
  只是耗费的时间还是很长的。
  种植空间有时间加速的功能,基本上能保证15天一成熟。
  但培育良种却要经过很多次的反复杂交。
  从年后开始,赵立平基本上一有时间就到种植空间查看秧苗的长势。
  然后把长势最好的秧苗移栽到特定的地方。
  直到五月份,才算是获得了第一批优秀的良种。
  就拿玉米来举例,赵黎平成功培育出密植品种,亩产可以达到2500斤左右。
  而秦家村拿过来的良种只能达到亩产600斤。
  这就是重大的突破。
  不仅如此,水稻,黄豆,小麦这些亩产都翻了3-5番。
  这也让赵黎平的粮食库存空前充足起来。
  不仅满足了闷倒驴酒业的消耗,还能够时不时的支援一下轧钢厂。
  在此期间,大首长接见过赵黎平。
  对于这位,赵l黎平把能说的几乎都说了。
  在一番沉默过后。
  是大首长的妥协与合作。
  只要保证不叛国,赵黎平在国内甚至可以为所欲为。
  对此,赵黎平就是轻轻一笑。
  除非他黑化,他是不可能为所欲为的。
  得益于这次谈话。
  赵黎平的第一家科技产业也在四九城周边投产!
  只不过地点却是大首长给选的!
  距离南锣鼓巷很远!
  就是骑着三轮挎斗也要两个小时的车程,只不过事到如今,赵黎平也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利用系统工业车间制造了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辆汽车。
  而那辆三轮挎斗也成了何雨柱的座驾。
  因为此时此刻,何雨柱也不再是红星轧钢厂的厨师,而是赵黎平的未来科技城的食堂师傅,
  他的确没有什么管理才能!
  把菜做好已经是他的极限!
  当然……
  赵黎平也有向国家方面妥协的地方。
  那就是未来科技城的职工,全都是国家方面安排的技术性人才。
  就是没有中专学历。
  连在未来科技城扫地的资格都没有。
  等赵黎平把培育好的良种交给国家之后,未来科技城的更是受到军方的保护。
  以至于易中海有一次想去未来科技城寻找赵黎平差点被当场击毙。
  好在碰见何雨柱才保住一命!
  直到这时,易中海乃至四合院的众人才发现。
  赵黎平已经不是他们能够招惹的起的。
  别说是招惹了,就连攀附,他们也根本攀附不起。
  四合院现在最牛逼的莫过于刘海中。
  因为他是赵黎平的狗!
  在四合院里想咬谁就咬谁,甚至杨厂长都得给他几分薄面。
  所以他在轧钢厂的职位也是一升再升。
  最终成为了红星轧钢厂夜校的校长。
  徐长生也从酒厂被调到未来科技城,原来的位置由许大茂填补上,成为酒厂新的经理。
  等到了秋收时,大首长再次接见了赵黎平。
  着重表扬了赵黎平培育良种的贡献。
  并亲自给赵黎平颁发了奖状!
  目前未来科技城并没有能拿的出来的成果。
  毕竟赵黎平仅仅提供了技术资料。
  所有的应届大学生以及科研人员到了未来科技城才发现,他们哪里是来工作的,分明是过来学习的,而且还需要受到管控。
  不过,要不说这些人是科学技术的先驱呢!
  他们非但没有抱怨,还热情的沉浸在枯燥的学习中。
  就如同赵黎平在学习空间时一样!
  赵黎平也曾观察过他们的状态。
  甚至有时候赵黎平甚至怀疑,如果当时是这一群人被关在学习空间中,是否也需要耗费千年才能完成系统任务!
  很显然,这些人的学习能力比赵黎平要强很多!
  但又不得不承认,赵黎平比他们要幸运的多,毕竟不是谁都有外挂的。
  这一年的国庆阅兵。
  赵黎平受邀参加。
  站在阅兵台上,看着士兵们从阅兵场上成阵列走过。
  他的心情非常激动!
  但一回想起这一年的经历,又不得不感叹,姜还是老的辣,不知不觉还是被这位伟大的老人家给拿捏了。
  而且还是被心甘情愿的拿捏!
  这让赵黎平不禁感叹。
  原本以为跟国家接触会很不舒服。
  结果发现全都是赵黎平的被害妄想症!
  国家有得是套路拿捏你,根本不用你费尽心机。
  但尽管如此。
  公司合营还是来了。
  赵黎平也响应国家号召。
  闷倒驴酒业在扩建后也成为了公私合营企业。
  得益于此!
  闷倒驴酒业的职工也正式成为国企职工,享受国企职工的待遇。
  但实际上,他们的工资反而减少了。
  赵黎平本以为还要跟职工费一番口舌。
  却没想到,职工们非常愿意。
  赵黎平只能苦笑的摇了摇头,有时候还真不理解他们的想法。
  那像是他的未来科技城!
  职工的工资是国家出钱,但是未来科技城的盈利却都归赵黎平所有,甚至公私合营这种政策也完全无法影响到未来科技城。
  这一日!
  红星轧钢厂旁小酒馆的徐慧真找到赵黎平。
  “赵哥!妹子跟您打听个事情呗!您说国家这个公私合营是什么意思!我怎么看不懂呢!”
  赵黎平并没有跟她解释太多。
  只是跟她说:“公司合营是大势所趋,在未来的几年中,如果没参加公司合营,没有活路!”
  徐慧真甜甜一笑!
  “嗯!徐大哥,那我听您的!”
  没过多久,徐慧真的小酒馆就积极的参与了公司合营!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并没有响应国家的号召。
  他们对参与公司合营的企业抱有鄙视的目光并沾沾自喜。
  赵黎平对此也就是轻轻一笑。
  等国家的第一张粮票出台,就有他们好受的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