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阶级

  需要盘炕的房间在二楼。
  但这一点不影响盘炕师傅的进度,往往需要运送到楼上的材料,他们站在楼梯里,一个传递一个就能轻松的把材料运送到楼上。
  赵黎平这间小洋楼取暖的结构还是很特别的。
  因为并不是往炕里直接烧柴火!
  而是从一楼的壁炉烧柴,然后通过火墙进入二楼的炕洞,循环一圈之后才从侧方的烟囱排烟。
  如果是新手师傅来弄这个炕,绝对弄不明白。
  好在这几个师傅艺高人胆大,还对炕洞的结构做出了优化。
  当然,优化也就是盘炕师傅说的,赵黎平并没有亲眼看见。
  等赵黎平进屋的时候,师傅们已经把炕盘好了。
  并且来到一楼,在壁炉里点了一把干草!
  赵黎平对此测试的结果非常满意,因为原本的壁炉点燃后会呛烟,还是赵黎平做了一个引风机才解决了这个毛病。
  但是现在并没有打开引风机。
  却没有呛烟的现象。
  这就证明盘炕师傅的手艺很精湛。
  炕洞的改造也十分成功!
  难怪引风机的销量并不是很好,原来这时候盘炕师傅居然这么牛逼。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
  四九城聚集了很多名匠大能!
  引风机这种辅助烧火工具很难在四九城铺开,但并不代表着全国市场。
  尤其是华国的东北。
  不仅仅气候寒冷,盘炕的师傅也少有技术好的。
  能够把引风机销往北方。
  也能让北方的同志们在冬天少遭一点罪!
  或许过了三年大饥荒,这种情况就会好一些。
  这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赵黎平并没有过多的计较。
  盘完炕也不代表没有了活。
  还要打扫现场!
  并把能够搬抬的物件还原。
  等一切完毕。
  也就剩下一个炕琴没有抬进屋子。
  “东家,这个琴实得等炕面完全干透之后才能放上去,不然容易塌!今天是弄不了了,您要是个人没法弄,后天我们可以来帮您抬上去。”
  赵黎平发了一圈烟。
  “诸位师傅辛苦了,您这也太客气了,不用这样,这么小小一个炕琴,我还是能弄上去的,就不麻烦诸位再跑一趟了。”
  盘炕的师傅也就是客气一句。
  这个年头,大家都是很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的。
  就是简单的搬一个炕琴。
  这活小夫妻俩就完全能够胜任。
  “那也成!东家您真是太客气。”
  这时候盘炕都是固定的价格。
  秦淮茹已经付过钱了,根本不用赵黎平操心。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盘炕的师傅跟赵黎平说了一些注意事项之后,就要离开。
  赵黎平说要请他们吃饭也绝非客套。
  自然不能让这群师傅就这么走了,于是跟着师傅们一起出了院子,并锁好门。
  然后带着师傅们去了附近的小饭馆。
  饭馆的伙计认识赵黎平,但仅限于知道赵黎平曾是红星轧钢厂的后勤科主任。
  等一众人进了饭馆。
  伙计一眼便看见人群中的赵黎平。
  赶紧招呼道。
  “赵主任,您可有段时间没来了!昨个儿我们东家还说,许久没看见您了。”
  赵黎平知道这不过是伙计的客套之言。
  只是微微的笑了笑。
  “把你家招牌菜都上来,再来两瓶一斤装的闷倒驴。”
  一听要上闷倒驴。
  饭馆伙计的脸色倒没什么变化。
  只是盘炕师傅却拘谨起来。
  小声的跟赵黎平说道。
  “东家,您这也太破费了,不用这样的,我们喝点散篓子就成,不用喝闷倒驴这种贵酒。这让我们怎么好意思呢!”
  赵黎平笑了笑。
  “嗐!不用那么客气,今天我请你们吃饭,我说了算!”
  盘炕师傅说的并非虚言。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闷倒驴的酒已经被大众所周知。
  其价格也是连年飙升。
  一度超过了西凤,汾酒。
  然后在经过未来科技城的发酵。
  现在闷倒驴最普通的酒在单价上已经超过了茅台。
  说是液体黄金也不为过。
  要不是进行了公私合营。
  就这家小饭馆的规模,是完全没有出售闷倒驴的条件的。
  到目前看来,这个品牌在赵黎平手里也完全超过了这个品牌在前世的影响力。
  当然!这个原因却和酒的品牌没多大关系。
  更主要的是赵黎平跨时代的酿酒技术。
  入口柔,一线喉!
  这还是从闷倒驴的口感上说。
  直到如今。
  还有谁不知道,这就喝了,男的喝了壮阳,女的喝了滋阴。
  已经不能单单从酒这一方面去考虑了。
  不然在外国也不可能一瓶单价998美元。
  这可折合7000多块钱呢!
  可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的起的。
  这么说,有些夸张!
  市面上卖的是闷倒驴的最低端酒。
  并没有上述功能!
  由于高端酒水的带动。
  现在一瓶普通的闷倒驴也价值9块8。
  茅台才多少钱啊。
  一瓶不过是8块!
  虽然没有远远的超过,但不要忘了,这可是闷倒驴最低端的酒啊!
  赵黎平一开口就是点了两瓶。
  这已经超过他们搭炕的费用了。
  更别提还要点菜!
  饭馆的伙计知道赵黎平的手笔,每次请人吃饭,必点两瓶闷倒驴,这也成了赵黎平的老规矩。
  再看那群泥瓦匠。
  不禁撇嘴摇了摇头。
  往后厨走去!
  在他看来,就是赵主任实在是太大方了。
  居然给山猪喂细糠!
  只不过也不关他的事情,何必徒增不快呢,他就是一个小伙计,赵黎平消费,饭馆赚钱,公方经理高兴,兴许还能多给他些赏钱。
  其实这件事,赵黎平就办的不对了。
  烟酒的价值不在于烟酒的本身。
  而是用烟酒划分了阶层。
  让一群平时就喝点散白的泥瓦匠喝名贵的酒。
  本身就把阶层给分开了。
  结果这顿饭吃的相当拘谨。
  赵黎平觉得无趣,早早的结完了账,找了一个借口告辞离开小酒馆,把时间留给这群人。
  他走在回家的路上。
  兴致缺缺。
  原本以为一顿饭能让彼此热络一些,却不曾想弄巧成拙了。
  不过也没什么好后悔的。
  只是略微有些感叹罢了。
  等赵黎平走后,盘炕的师傅才松了一口气,好像是送走了瘟神一般。
  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但他们的表情却真是如此。
  想来道理也很简单,跟大领导一起吃饭,屁股都不敢坐稳,更何况吃饭的兴致了。
  尤其耳边还能回荡起饭馆伙计那句“赵主任”。
  压力山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