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对自己挥刀

  “陛下。”
  “韩林还有话:不贪之贪,长寿进棺。”
  “事发前,更是准备好了辞呈。”
  “陛下,主簿之辞,不进京城!”
  看着赵征抬起头来,那与平时并无二致的表情,皇帝朱重八听完来由,正怒气上喉。
  眨眼间,却感觉自己好像从赵征脸上,看见了一丝戏谑。
  不不不。
  这种表情,不可能在赵爱卿脸上出来。
  皇帝朱重八只觉得自己想多了。
  现在解决韩林带出来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正好二虎已经将相关情况给呈递了上来,朱重八一看,果然与赵征听来的故事相差无二。
  只是那涉及的百万两,除去蜀川的家宅,其余部分早在早年就已被收缴,难怪没有报到自己案上。
  “好一个不贪之贪,长寿进棺!”
  但翻看到上面记录的这句名言后,皇帝朱重八还是感到怒气横生。
  依旧还跪在地上的三部官员,感觉到视线刺来,赶紧将头埋得更低,脑子更是疯狂转动。
  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有才但不骄傲,收钱牢记回报。
  这哪儿是问题,这是妥妥的为官之道。
  百官如是想,越想越感觉,妙妙妙!直到——
  “那么今日,如何杜绝韩林之流,便是议题!”
  “都起来吧。”
  谁知道,往日十分正常的赵征,这时候又出声将他的提议用更紧要的理由给驳回了。
  惹得站起来正想着自己又活过一天的三部官员侧目。
  “陛下,韩林之流只需重视基层,严格升降!重要的是,微臣还听学子说,若非韩林年老神弱,被锦衣卫查到蛛丝马迹。”
  “只差一月,韩林便能偷天换日,从此成为一普普通通富家翁。”
  “也是只差一月,那主簿之位,就会换上另外一个韩林,然后以承袭制,偷梁换栋。”
  “一不相干者,成就进士之子!”
  “陛下,臣以为,其中或有大患,更该早日求解。”
  对于赵征打断了皇帝,群臣并不意外,只是意外是现在这个赵征。
  何况在此时,这个意外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大事。
  赵征的言下之意才是真正的惊涛骇浪。
  什么意思!
  为官荫子,被赵征盯上了?!
  可是你自己不也是一样的既得利益者吗?
  这时候,没有人是傻子,关于韩林的大段陈述,就算其中有再大的罪恶,也抵不过这最后一句。
  一不相干者,成就进士之子!
  解晋、吕尚两部尚书也不得不赶紧眼神提醒赵征,这种时候来这种事,实在是太莽撞了。
  王正更是直接上了小老手提醒。
  “小友,慎言!”
  这才享受到‘成熟稳重’的赵征多久日子?
  王正算不清楚,只记得府内才买过一次新米。
  可他也清楚,即使自己再怎么出手,也劝不回赵征。
  日日与赵征相处的他知道,赵府这一家子,基本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只要符合主题思想,表现如何,根据需要选择。
  天底下,怎会有这样一群人存在。
  可又让人,离不得。
  “什么?好啊!好啊!”
  高台之上,又是另一番表现。
  砰!龙案巨响!
  “咱给的恩赐,居然会成为奸人钻的空子!”
  “陛下息怒!”群臣又赶紧请求息怒。
  皇帝朱重八自然也明白,类似这样的事情不算罕见,挥了挥手,只是心烦止不住。
  不过现在,赵征提出来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
  皇帝朱重八此刻却不想去探究。
  生气,暴怒。
  满朝文武这一次,其实也没有被他这副模样给迷惑。
  因为谁都明白,谁当皇帝都会想要把荫职制度适用范围,变成只限皇室。
  官员荫职,乃千百年来的最大妥协。
  也是朝臣与皇帝,彼此纠缠到对立的最核心原因。
  可惜,这种想法无论谁,都只能在梦里想一想。
  与时期无关,与人无关,在于现实。
  最多无非就是从明面上,放进地道里罢了。
  所以皇帝朱重八此刻内心对赵征,是又期待又紧张加了一把火。
  “既然如此,那就由爱卿来提案吧!”
  至于那一百万两的韩林小故事,没人在乎。
  “小友,老夫提醒你,理想代表不了立场,别过火了!”
  这时候,离得近的王正再次提醒。
  赵征这时候,只能对他笑一笑,示意他放轻松。
  只是回望朝堂,看向昔日累积起的一切因果时,内心还是有那么一些期待。
  然后,终于出列。
  随着赵征的移动,整个朝堂,包括高台上的视线,都在以他为交点扭转角度。
  “陛下,臣以为,改制恩荫,加权科举,是为当下重中之重!”
  随着赵征开口,所有人提着的心,终于摔到了地上,四分五裂。
  整个奉天殿内,都好像咣当一声。
  “陛下!赵侍郎......”马上就有人站不出,出来要反对。
  可惜,赵征不会再让自己跑第二。
  让所有人摔在地上的心,彻底变成灰烬。
  “陛下!臣以为,赵府当为试点!”
  “既受皇恩,当为天下先!”
  “臣请陛下,收回赵府特制!”
  赵征的这番请求可谓石破天惊,让那不知方位的声音彻底熄火。
  任谁也想不到,赵征拿起手术刀,然后狠狠挥下的对象,居然是自己。
  不过石破天惊过后,依旧,依旧。
  “小友,快别说了!”
  就是吕尚,这个快要归养的户部尚书,此刻也站不住,赶忙小声提醒站到自己旁边的赵征。
  理想不能取代立场。
  可皇帝朱重八听到了,也听进去了。
  “赵府特制,不能取消。”
  “爱卿心思,咱深明了。”
  “爱卿,换个议题吧。”
  出乎意料又不出乎意料的是,皇帝朱重八对赵征的请求,表示了拒绝。
  所谓三辞三让,赵征也明了。
  “陛下,有些疾病,只有一副汤药!”
  气氛的转变,有时候不需要门房叽叽作响,再配一阵云盖炽阳的冷风。
  所以赵征下了决定,便表现出了自己的决绝。
  站中上前两步,便转身回看朝堂诸公。
  多久了,居然还有一些怀恋。
  高台上的皇帝朱重八见状,这第二次便没了拒绝,嘴角控制不住的提起了角度。
  朝臣们许多都还没明白,今日的朝会到底是怎么就突然转弯,发展到了现在这样。
  燕王捷报,为何带回了一场战役。
  “赵大人,你大概是累了,还是早日回人科院忙差吧,学子们都还在等着你呢。”
  “今日,我们不如接着昨日的议题,继续论蜀川!”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此刻先站出来的人,是吏部尚书解晋。
  礼部与赵府,可是联系紧密的存在。
  其中礼部尚书解晋,更是与赵府几任家主都牵连不少。
  不少人都乐得看这个好戏,同时也在心里做好了准备。
  有些东西,就是赵府上了,也得拦。
  但皇帝朱重八看见了站出来的解晋,脸色并没有特别的变化。
  赵征自然也看见了。
  他也看见了朝堂上许多异样的面孔。
  这些面孔上,带着的是,疑惑。
  理想不能控制立场。
  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先说服这些人。
  可哪来这么多的大道理呢。
  大道至简,是普通攻击。
  “解大人,赵某记得,您当初是被越级除授廪膳生,方使天资外显,得进应天取的进士吧?”
  解晋听见自己的这段过往从赵征嘴里说出来,饶是有心理准备,也咯噔了一下。
  不是,不是?
  吕尚知道该自己出马了,赶忙站了出来,以免场面过火。
  更怕赵征突然就觉醒了,退回十年前。
  “赵大人,此言差矣,所谓天生我才......”
  “吕大人也忘记了陛下的提拔?”
  “......”
  刑部尚书秦勇力觉得这时候,该轮到自己了。
  “赵大人,本官是吴王时,经过层层选拔......”
  “那秦大人是怎么进入的选拔名单?国子监前身吗?谁能进国子监?”
  赵征背对皇帝朱重八,对着朝臣却是上前了一步。
  然后才回头,弯腰,再抬头,看着皇帝。
  “陛下,微臣敢问满朝同僚,几人是科举取仕?”
  “诸位同僚,想必心中,也有了答案。”
  文官们,终于是暂时站定了。
  居右的武官们听见赵征这番话,却都挺立起了胸膛。
  皇帝朱重八终于看出了什么,也想明白了什么。
  群臣队列之后,有人在微微颤动,却没出列。
  “那爱卿,心中可有了解决之道?”
  “回陛下,微臣想,此事该问诸位臣公。”
  朝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