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佳偶天成

  走出太极宫,
  便见宫里处处张灯结彩,灯火如昼。
  辞旧迎新的氛围简直不要太热闹。
  “真美啊……”
  就像是过年的时候和哥哥们出门去看临安街上的灯火一般璀璨。
  一盏盏宫灯绚丽得叫人痴醉。
  回去还有很长一段路。
  陈福林拒绝了太子亲自安排的步辇,带着素云慢悠悠的走着。
  想着自己走累了再坐也不迟。
  好不容易出来放个风,而且还是在东宫外,就这么回去未免太可惜了。
  素云无奈,只能紧紧跟着人。
  “那您仔细着些,小心脚下,累了就和奴婢说。”
  主仆俩后边坠着一串人,不紧不慢地往回走着。
  殊不知此时绛福轩却有人坐立难安的等着人回去。
  ***
  太极殿。
  待陛下一番慷慨陈词,怀念一番先祖功德,细数今年种种,展望一下来年。
  整个宴会才算真正开始。
  教坊司精心编排的舞乐赏心悦目,看得众人如痴如醉。
  眼见着陛下半眯着眼睛摇头晃脑的跟着乐师打着节拍,皇后咬了咬腮帮子。
  “今儿这舞陛下瞧着可好?”
  皇帝陛下脑袋不晃了。
  他睁开眼讪讪的看向一脸正色的皇后,“甚好,甚好!皇后辛苦了。”
  事实上,陛下还是有些怂皇后的。
  这事儿要从几十年前说起了。
  他和皇后算是青梅竹马,打小一块儿长大的。
  跟着老王大人读书那些年,他不仅遭受了大舅子不少白眼,也遭受了来自皇后的雷霆暴击。
  她不仅读书不输他们,就连老大人问政也答的比他们好。
  皇帝那会儿虽然是个太子,却是个有点草包的太子。
  可皇后打小就是按照一国之母的标准培养的,小小年纪一板一眼的,为人处世自有分寸,又极有原则。
  老王大人时常捶胸顿足,为何偏是个女儿身。
  皇帝陛下心里也惋惜过。
  怎么就不是个男儿呢?
  遇上一个像皇后一样的臣子,总比大舅子那样的顺眼多了。
  他说不定这辈子对这些个世家就忍过去了。
  而皇后的分寸在进宫也也把握得相当好,即使生下太子,却也没有帮助王氏大肆揽权。
  用她的话说,就是自己有多大能耐便能登多大高位。
  她和太子已经给了王氏莫大的底气,他们比之其他世家已经便利太多。
  他们总不可能一手把人推上去吧?
  也正因此,王尚书不满她这个妹妹很久了。
  觉得她没有给王氏带来什么好处,太子也频频针对世家。
  所以他在朝中对太子不咸不淡的,甚至隐隐往年纪更小的四皇子身边靠。
  自己兄长有几斤几两皇后心里明镜似的,不然也不能和她侄女一块儿干出来那么叫人心寒的事情。
  她也就指望王氏不要太作死,用脚丫子想想也知道,除非太子登基,否则别的皇子对王氏根本没有半点容忍度。
  可她这个兄长脑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
  恼人!
  见陛下这副讨好的模样,皇后娘娘见怪不怪,提醒他:
  “难得大好的日子,陛下先头不是说四皇子也到了年纪,要给他寻摸一门好婚事么?”
  正好一曲舞罢,殿内暂时安静下来。
  陛下恍然大悟,“瞧朕这脑子,险些把这事儿给忘了!”
  四皇子是德妃的孩子,比太子小五六岁,如今也快及冠了。
  母子俩并谢氏都是安分的,谢锐更是陛下的人,自然要给他配个好皇子妃了。
  帝后说话的声音传了出来,殿内的视线纷纷聚焦在了上头两位身上。
  德妃闻言也有些紧张的看向帝后。
  这事儿皇后给她漏了点口风,但架不住陛下根本没告诉皇后要把谁赐给四皇子为正妃。
  所以她难免有些紧张。
  一想到陛下将凌华赐给了益王为妃,她这心里怎么都有些突突的。
  “咳咳。”
  皇帝清了清嗓子。
  先看了眼右边自己最爱重的太子,又瞅了瞅左边一溜的儿子们。
  “难得今日良辰美景,朕恰好有件喜事要与众卿共乐。”
  皇帝看向一旁的太后,问道:“母后,朕记得李麟将军有一女,已到及笄之年?”
  太后李氏,虽年事已高,却气势凌人。
  当年平庸的太子如今的皇帝,能够在先帝驾崩后稳住朝堂,太后很是帮了大忙。
  以至于临老了也不肯放下手中的权力。
  她始终以为,皇帝之所以能够坐稳皇位,他外家是出了大力的。
  而李家也绝不会背叛秦氏皇族,她不明白也不理解,为什么先帝和陛下都要打压陇西贵族。
  太后对此的不理解,直接表现在她在后宫处处压制皇后,在朝堂大肆扶植李氏一派。
  为此母子俩关系这么多年一直不是很好,直到后来太子接过了皇帝的接力棒,成为太后心里最怨怪的人。
  母子俩这才能坐一块儿说几句话。
  太后冷不丁听见皇帝问这话,半晌没有揣摩出他的用意。
  只能答道:“正是,李麟将军家有个小女儿,今年及笄了。”
  叫李婵。
  她是准备让这丫头和一门清贵的崔氏联姻的。
  陇西旧贵族继续单打独斗抗住陛下是不行的,世家亦是如此。
  她如今还在,勉强能弹压住皇帝。
  可太子不行。
  她早些年就看出来这是个狼崽子,根本不像面上装的那么和善。
  偏偏外人被他那副皮囊骗了个彻底。
  既然如此,他们旧贵族和世家何不联合?
  崔氏如今是文臣之首,清贵之名享誉大靖,李氏乃武将出身,和这样的家族联姻于他们双方都有莫大的好处。
  更主要的是,崔贵妃无子。
  至于养的二皇子,太后一直觉得那个冷心冷肺的也不过是面子功夫。
  什么孝顺恭敬,不过是崔氏怕面子挂不住传出来的谣言罢了。
  如今东宫有个崔侧妃,却也是个废了的。
  这样一来,崔氏和他们一样,只要太子登基后,就面临和卢氏一样的风险。
  李麟是她族弟,也算是李家中间这辈人中的中流砥柱,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她父兄。
  德妃一听陛下竟然问太后,眉眼更是狠狠地跳了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果然。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似乎在为自己老当益壮老骥伏枥的良好记忆力自得。
  “既如此,朕看李麟将军的小女和老四倒是相配,一冷一热,一文一武,借着今儿这大好的时机……”
  “陛下!”
  是德妃激动的声音。
  鸿儿怎么能娶李氏的女儿呢?
  在有储君的情况下,皇子一旦和武将扯上关系,乃是皇族大忌!
  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看向德妃的方向,问她:“怎么?爱妃有什么意见?”
  ——
  ------题外话------
  这个圣旨以我的文化水平肯定是写不出来的,去找了个模板。
  读书中文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太子殿下他对我图谋不轨更新,第七十六章 佳偶天成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