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招工考核

  太阳难得露脸,暖人暖心。今天是作坊招竹编工的日子!
  在张顺里长的大力宣传下,东河村会竹编的五十岁以上的人几乎都来了,共有二十多人
  “回想起来,我从七八岁开始跟着我爷爷学编簸箕、编背篓、编笸箩,这么多年,都是自家用,从来没用这手艺换过铜板。没想到如今老了,有机会用它赚钱了!”
  说这话的是里长的堂哥张桥,平日里除了下地干活,还会去打打短工,还是张顺专门晚上去他家里告诉他招竹编工的事,他今天才特意没出门去。
  “嗨!我倒是赚过几个铜板!那年冬天养脚伤,没事儿干,就捣腾竹子,编了几个背篓和簸箕,自家用不过来,就拿到镇上去卖。
  人家不看结实不结实,专看样子,说我编的丑,挑来拣去不停讲价,最后编了一整个冬天的东西才卖了几十文钱!不值当!”这是李保,他家就在东河村南头,距离四合院最近。
  “这古老哥能开这个作坊,是不是已经找好销路了啊?不会编了东西卖不出去吧?”李虎低声说。
  “呸呸呸!快呸!”李保照着李虎的后脑勺来了一巴掌,一双牛眼瞪着自己这从小虎到老的弟弟。
  李虎习惯了听自己大哥的话,连忙“呸呸呸!”
  大家边聊边羡慕地看着古有金在那里进进出出,指挥着三个小伙子布置场地。
  知道这古有金今天有炫耀的嫌疑,偏偏又觉得人家有实力炫耀,只能心里悄悄嫉妒,表面使劲儿羡慕!
  古有金也确实有点儿小骄傲,自己能指挥、能面试,像个将军一样,在村里同龄人面前,那绝对是带头大哥级别了!
  嘚瑟了两炷香时间,确实没啥需要再布置了,古有金立刻恢复低调谦逊有礼的平常模样。
  “诸位老哥老弟,咱们马上开始,请进操作间,找位置坐下。”古有金拱了拱手,将众人请进门。
  幸亏房间大,二十多个位置依次排开绕了一圈。每个座位旁都放着一截三尺长的竹子和一把竹刀。
  “因为人多,咱们分步骤考核。第一步劈篾:
  要十根一分宽(约0.333厘米)、十根两分宽(约0.67厘米)、十根三分宽(约1厘米)。
  觉得自己不擅长这一步的可以不参加。开始吧!”
  众人都愣了,还要求宽度?这也没尺子量啊!
  看古有金不再说什么了,而是自己也在座位坐下,开始劈篾,大家突然意识到这是来真的,看真本事的考核,于是真正重视起来,纷纷拿起竹刀,开干!
  约莫一炷香时间,所有人都放下竹刀。有的人长长地吐了口气,有的人则直接低下了头偷偷叹口气。
  古有金挨个儿看大家的篾丝,看完报名字,然后说“合格”或者“不合格”,众人这才发现角落里有人在纸上做记录。
  “他叫梁满,是咱们作坊的账房先生。”古有金看众人都看向梁满,就简单介绍了一句,然后继续查看。
  “李保,不合格。”古有金查看到李保这里说到。
  李保还没说话,李虎先质疑了,“怎么我哥就不合格了?我看我哥劈的挺好啊!”
  李保也觉得自己今天劈的挺不错,比平时自己编东西时认真多了,于是也疑惑地看着古有金。
  古有金没说话,把自己劈的拿过来,往李保跟前一递,李保就明白了,自己劈的尺寸都大了。
  众人也都看到了古有金的篾丝,细、整齐、三组分明!
  一看自己的就不合格的人主动报:
  “古飞不合格!”
  “古田不合格!”
  “张老五不合格!”
  “张峰不合格!”
  ……
  这一轮有十一人合格,篾丝最漂亮的是李虎!李虎乐呵呵笑得开怀,李保更是一脸欣慰笑。
  “现在第二轮匀篾丝,薄刀、剑门刀、圆刀都在院子里准备好了,每人出十根均匀光滑的篾丝即可,开始吧!”古有金说完就背着手走出门了。
  众人依次从刚才劈得合格的篾丝里取出十根,走到院子里开始忙碌起来。
  这一轮合格的人比第一轮多了不少,有二十一个人。
  再次回到室内,“第三轮是编一个盘子,形状自定,大小随意,”古有金开口,“篾丝就用我提前处理好的,其他辅料和工具也已经在座位前放好了。各位开始吧!”说完自己就带着梁满出去了,编一个盘子再简单也得一个时辰,不用自己盯着。
  古早看老太爷和梁账房都走了,就自觉走进来,“各位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说,合理的都能满足。”之后就不声不响地坐在板凳上守着。
  回到四合院,古有金嘱咐姜妈妈半个时辰后再开始做饭,别太早。姜妈妈答应着,继续煨灶上的汤。
  这是胡羡羡提议的:每顿饭必须有汤。最初是为了在哺乳期的庄氏。后来胡羡羡发现这里人并不是因为夏天贪凉才喝冷水,而是压根儿没有喝热水的意识!
  刚来时,胡羡羡还在心里小窃喜,这个时代没污染,地下水甚至河水溪水都可以直接入口。
  在古家,喝的每一口水都是山泉水,漱口洗脸的也是山泉水,自己如厕后冲洗用的也是山泉水,这山泉水品质可等同于自己那个时代的某大牌天然矿泉水呀!多么奢侈!
  后来天气越来越冷,喝到的水越来越凉时,她才发现家里没有烧热水的习惯,打听了一下,发现周围的人也都没这习惯,关键也没储存热水的器皿!
  胡羡羡极力推荐热水,但全家人都觉得做完晚饭后锅里烧的热水是洗澡用的,喝那个热水不是等于喝了洗澡水?
  而白天的时间,胡羡羡几乎不在家,没人有喝热水的需求,自然就没人浪费柴火去烧热水了。
  直到姜妈妈来了,胡羡羡终于有了专门的烧水罐,随时能喝上热水了。
  看到大家仍然不习惯喝这没滋没味的白开水,胡羡羡就建议姜妈妈每顿饭都必备一道汤,喝下去热乎乎的,身体就会感觉舒服很多。
  姜妈妈今天煨的是黄豆排骨汤,午饭要用的菜和肉已经处理好了,典雅两婆婆一起帮忙的,准备做三个菜:肉末豆腐、五花肉炒儿菜和清炒红菜薹,主食是杂粮馒头。
  种类不多,但量比平时大多了,因为今天来应聘竹编工的人也都在这里吃。等作坊正式运行起来了,招来的员工就在作坊里吃午饭。
  为了员工这顿午饭,胡羡羡还和古有金一起研究出了“套餐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