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柳席王上门

  “二十四扫房子!”
  好吃哒餐点培训班第二期将于明天开始~
  今天小楼内就进行着快速而有条不紊的清扫和布置工作。
  “罗大娘,所有来咨询报名的都收。
  对犹豫的人都提醒一下半年内不会再在平安镇培训了,下一期要去县里。”
  胡羡羡叮嘱守在门口的罗大娘。
  “好嘞!姑娘,我记住了!”罗大娘干脆地应声。
  当初罗大娘干净利落说干就干的特质深深印在了胡羡羡脑中。
  听说罗大娘因为家里事耽搁了没有自己开早餐摊,
  胡羡羡就请秦叔赶紧找到她,邀请她成为自己班子的一员。
  这次培训,就是让罗大娘熟悉整个流程,等年后去了县里,再委以重任。
  刚好罗大娘嘴皮子利索,又识些字,今天就安排接待咨询报名的人。
  胡羡羡安排完门口的事,就快步去了大厅。
  此前报名的学员已经有二十多人了,预计今天还会有十几人报名,所以面粉等材料得准备充足。
  与此同时,四方酒楼里秦管事也在绞尽脑汁给厨师和小二们排班,以匀出更多人手去支持培训班。
  古传喜看着挤过来要一起去培训小楼的大厨们,一个个兴高采烈摩拳擦掌的样子,有些失笑。
  大家最近轮流走穴,都有些心野,越来越不爱“窝”在酒楼后厨了。
  大厨们已经知道了这次培训后,暂时就不会再在平安镇开培训班了,年后的培训要去县里开班了。
  这意味着如果在这次培训班表现得好,年后就很可能能去县里!
  在县太爷眼皮子底下给县里人做培训,在县太爷眼前晃悠好几天,多荣耀!
  胡羡羡在大厅里仔细想着流程,突然想到:
  这次如果学徒里面有非常优秀的,又暂时不打算自己开摊开店的,可以考虑聘用。
  不然年后去县里开培训班的时候,可没办法像现在这样直接让四方酒楼的大厨们都跟着去。
  “苋苋,想什么呢?”
  古传喜纳闷地看着眉头紧皱的女儿,关切地问道。
  “爹爹!各位大厨!辛苦你们啦!”
  胡羡羡热情地打招呼,
  “明天开始又要忙碌了,请各位今天来,是想让各位先熟悉熟悉流程。”
  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人了,互相招呼后就直接进入正题。
  “咱们这次采用小班教学。
  暂定五个学员为一班,一位大厨负责教,配一名助教。”
  胡羡羡开始介绍本次培训安排。
  “几乎所有人都学油条做法,咱们就从油条教起,所有小班同时开班。
  随着学完毕业的人逐渐离开,班级会逐渐分散,各个班教的就不一样了。
  教学进度由大厨全权决定。
  每天的课业结束后,咱们开会分第二天的班。
  第二天一早学员来的时候由助教在门口告知他去哪个班。
  因为临近过年,时间紧任务重,各位做好准备!”
  众人纷纷点头。
  快过年了,确实不能像上次那样慢悠悠所有人一起学一起练,分散是更好的选择。
  “姑娘,门口有人打听古悦堂在哪里,想见古悦堂的人。”
  罗大娘进来对胡羡羡说,说完,脸上还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古传喜站起身,正要往外走,就听胡羡羡问:
  “罗大娘,你是不是认识来的人?”
  罗大娘点点头,“确实认识。
  要说起来,平安镇的人可能大部分人都认识他,他就是住在柳家巷的柳家当家人柳大山,人称“柳席王”。
  以一手精湛的草编席手艺出名,据说预定他席子的订单都排到三年后了。”
  说到这里,罗大娘脸上浮起担忧,
  “柳席王深居简出,据说脾气古怪。
  今天特意来这里找古悦堂,莫不是听说了昨天竹编品展销会,来找茬了吧?”
  古传喜皱眉,
  “我们是竹编,他家是草编,不至于吧?我去看看。”
  说完,抬脚往外走。
  胡羡羡给了罗大娘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也跟着往外走。
  古传喜来到门口,见有三个人:
  中间的老先生很是儒雅,
  身旁有一位和老先生面庞身材都肖似的青年,
  还有一位是个精壮男子。
  “三位好!”古传喜简单见了个礼,
  “听说三位要找古悦堂的人。
  在下古传喜,正是古悦堂的东家。”
  三人也朝他回礼,还没开口说话,胡羡羡跟上来了,
  “咦?昨天我见过你!”胡羡羡指着精壮男子说。
  柳飞挠挠头,大声说:“噢!你就是那个拿团扇的小丫头!”
  然后又看看两方人,说:
  “我昨天买了几件竹编品回去,我爹和我二弟想认识认识古悦堂的人,想共同探讨编造技艺。”
  古传喜把人请进大厅,这里除了几排条凳,啥也没有了。
  “抱歉!明天这里做培训,比较简陋,请凑合坐一会儿吧!”
  古传喜说的谦逊,但语气不卑不亢。
  老先生点点头,第一个坐下,柳家兄弟也落座。
  老先生开口道:“老夫是柳大山,靠草编手艺过活;
  这是我大儿子柳飞,性格粗犷,做了武夫;
  这是我二儿子柳翩,安静沉稳,随我做草编。
  老夫不敢说见多识广,但对编造技艺也是探索多年。”
  古传喜适时恭维了一句:“原来您就是传说中的柳席王,失敬!”
  柳大山摇头摆手,“那是大家的谬赞,不敢当。
  古东家年轻有为,不介意的话,可以称呼我为‘柳老’。”
  古传喜自然是依他。
  柳大山接着说:“柳飞刚从省城回来,因三年未归,对平安镇的变化很是好奇。
  昨天在镇上闲逛,听说了竹编品展销会,就来参加了,还买了几件回家。”
  “我和柳翩都觉得古悦堂心思巧妙,物品造型新颖,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编造人都该学习的。”
  古传喜微笑,并没接话,因为通常这种谈话内容,接下来就该“但是”了。
  果然,柳大山见古传喜如此淡定,心下赞一句“心性够沉稳”,嘴上却说:
  “但是,老夫有个提醒,贸然提出来有些冒犯,还请见谅。”
  “柳老,请讲!”古传喜表情岿然不动。
  “不管草编还是竹编,老夫认为既然都是做日常用品,就该结实耐用,而不是只重视花里胡哨的外表。
  古东家您觉得呢?”
  古传喜依旧面不改色,心平气和地回答:
  “柳老您说的对:做日常用品,就该结实耐用!
  正是有您这样有良心有责任的匠人,才有了老百姓手上结实耐用的物品。”
  柳大山一听这话,老脸有点发红,自家的草席可不是随随便便哪个普通老百姓都用得起的。
  至少在平安镇,用得起的人太少!
  柳翩一直是洗耳恭听的表情,没什么变化。
  柳飞尴尬地咳了一声。
  但古传喜和胡羡羡都不知道他们尴尬,
  因为他俩不知道柳家只做草席,而且价位不低。近几年更是成了非预定不接单的状态。
  这波“尴尬”真是凑巧了!
  古传喜接着说:
  “我们古悦堂的竹编品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受众群体和使用场景,都是做好客户画像后量身定制的。
  不同的客户群有不同的产品需求,或风雅或古朴或耐用。
  古悦堂的产品自然是风格多样。”
  古传喜努力回忆胡羡羡说的原话,说起来就显得慢条斯理。
  柳大山越听越拧眉,柳翩的神色郑重起来。
  柳飞则是瞪着清澈的大眼睛,脸上明显展示着“我听不懂”。
  古传喜看着三人的表情,闭上了嘴巴。
  心里感叹:果然不是我一个人蠢!他们第一次听也没听懂!
  给他们点时间消化吧。
  安静了约莫一炷香时间,古传喜都觉得尴尬了,正想接着说,
  柳翩开口了,“古东家的抱负远大,是想一个竹编生意做到州府京城去呀!”
  胡羡羡赞赏地看向他。
  古传喜心中一惊!
  之前他听胡羡羡跟老爹说过:
  几年后各县各州府甚至京城都会有“古悦堂”的店!
  他只当是这孩子在给爷爷“画大饼”,并没往心里去。
  自己刚才那番话,竟让柳翩听出了“抱负”?
  他开始仔细观察这个年轻人。
  二十出头,文质彬彬,面容清俊,倘若穿身学子服,必然是风度翩翩佳公子。
  古传喜脸上不自觉带出欣赏之色,端着架子,徐徐反问了一句:
  “有何不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