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收礼只收热水瓶

  腊月二十六。
  古家四合院里,张氏从村里请来的二十个针线活又快又好的妇人。
  现在,大家都低头认真地飞针走线,缝制特殊的布袋。
  作坊里,众人也都飞快地做着手里的活儿,一摞摞刚编好的竹瓶被搬进仓库里。
  古早守在仓库门口,负责对进库的货物清点数量和登记;
  古中和古晚则在仓库里组装:
  布袋里装进棉花封口,再把布袋和竹瓶组装起来,然后往里挤进一个陶瓶。
  没错儿,这就是胡羡羡想出来的“热水瓶”!
  虽然没有后世保温杯那么强大的保温效果,但这批陶瓶是特制的双层底,
  加上布袋棉花的加持,晚上灌满开水,到早上还稍微烫嘴!
  这样的保温效果已经很令胡羡羡惊喜了。
  柳家因为技术保密,只有柳席王和柳翩在奋力织席,柳飞打下手很熟练了。
  ***
  腊月二十七,平安镇上。
  “今年过年不收礼呀,不收礼呀!收礼只收热水瓶呀!热水瓶!”
  热热闹闹的街上,随处都能听到孩童们边嬉笑玩闹边唱这样的歌词。
  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的大人们都会心一笑。
  不知道的人们听到了这样的歌词,忍不住问周围的人:
  “他们唱得是什么?什么水瓶?”
  自有了解的人答疑解惑:“热水瓶!
  据说是陶瓶灌上开水,到第二天还是热的!
  是古悦堂的新产品,去十字街口看吧,那里有展示会。”
  “展示会是什么?”
  “就是把好多实物摆出来给咱们看吧?
  不知道,反正那里能看见热水瓶,还有“不求人”!
  嘿嘿,这个可真好使,方便极了!”
  “不求人是……算了!不问了,我去街口看去!”
  这个人说完,大步朝十字街口去。
  听到他们对话的人里也有不少好奇的,于是一串儿人跟了过去。
  “今年过年不收呀,不收礼!收礼只收热水瓶呀!热水瓶!”
  “今年过年……”
  越靠近十字街口,就听到越来越热烈的口号声。
  原来这里有三队人在轮番口播这句广告语,一队小童,一队妇人,一队汉子。
  除了固定的这些人,路过的人们,愿意参加口播的,临时组成另一队。
  喊口号一炷香时间,每人获赠一支“不求人”!
  古中和古晚站在不同的方位,向围观的人们介绍:
  “有了这痒痒挠,自己就可以挠后背,不用求助于人,所以叫“不求人”!
  “不求人”痒痒挠,人人都需要!
  每支售价三文!
  您可以买上几支送自己、送长辈、送友人,实用好礼,人人欢喜!
  倘若您有时间,也可以参与我们这个口播活动。
  一炷香时间,送一支。
  您和孩子都可以参加。”
  有人一听才三文钱,买上十几支,回去送人;
  也有人爱热闹,或者想着“能省三文干嘛不省”,选择参加口播;
  还有的让孩子参加口播拿到痒痒挠。
  拿到手的人试用了一下,“哎呦!确实不错,确实方便呀!娃,再去参加一轮!”
  反正也不限制次数,孩子又去参加一次再得一支。
  古早站在最高处,示意口播队暂停,自己大声说:
  “乡亲们,尤其各位嫂嫂大娘们!
  大冷天儿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给全家人烧热水吧?
  冷锅冷灶冻手手!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有啦!
  今天咱们古悦堂推出了热水瓶!
  晚上烧开的水,灌进去,到第二天早上打开,呦吼!热的!
  尝尝,还有点儿烫嘴!
  各位大哥大叔们!
  大冷天儿,喝一碗热水,浑身热乎乎了,再开始干活儿,是不是更舒坦?
  嫂嫂大娘们,买个热水瓶,少烧一次热水,多喝几碗温暖,全家受益。
  大哥大叔们,买个热水瓶,这是心疼你的媳妇和娘亲,全家更团结。”
  “哈哈哈!”众人哄笑,女人们听得眼热,男人们听得心热。
  古早继续喊:“一个热水瓶,让全家人都随时喝上热水!
  让女人们暖心,让汉子们暖身。
  一个礼物惠及全家,还能用好几年,这是最值得买的新年礼呀!”
  人群嗡嗡,不少人被打动了,
  “随时能喝上热水,这真是太方便了。”
  “不说大清早,就是干完活儿回到家,口渴的不行,想喝口热的还得等烧水,有了这个就不用等啦!”
  也有理性的人,怀疑保温性能,对着古早喊:
  “我家也有陶瓶,热水放进去,这天气,没多久就是冷水了。
  你这陶瓶,真能到第二天还是热水?”
  “好问题!”
  古早听胡羡羡说了,越是有疑问的人就越能成交,而且这个问题肯定也是其他人关心的。
  虽然自己很紧张,但内心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回答好:
  “这就是咱们古悦堂的独家秘诀啦!
  您看咱们这热水瓶:一层竹编桶,一层布袋!
  布袋里装的可是金贵的棉,咱们塞得紧实得很,各位可以摸摸看。”
  果然不少人都伸手去感受布袋里棉的紧实度,还议论着:
  “原来装了棉,棉花可金贵了,听说特别暖和,难怪这个热水瓶能让水热到第二天了!”
  古早继续说:“这棉花是咱们热水瓶保温的一个法宝,但它不是最大的法宝。
  你们猜猜最大的法宝是什么?”
  “啊?不是最大的法宝?还有比棉更保暖的东西?”
  “这……除了棉,就是这竹编桶了,它可不保暖!”
  “最大……莫非指这个陶瓶?
  陶瓶的保暖性,跟咱家里的陶瓶难道不同?”
  ……
  人们议论纷纷,古早听到有人提到“陶瓶”了,于是一拍手,
  “有人猜到啦!不错,就是这陶瓶!
  这可是咱们古悦堂的东家专门定制的陶瓶,保温效果比普通陶瓶提升了很多很多!
  您要是好奇或者不信,
  各位把咱这热水瓶买回家后,可以把陶瓶拿出来,跟自家的陶瓶都灌上开水,
  放置半天或一晚上,
  然后您把水倒出里对比对比,就知道啦!”
  “哦!原来陶瓶也不一样!”众人又开始议论。
  古早又喊到:“一个热水瓶,让全家人都随时喝上热水!
  让女人们暖心,让汉子们暖身。
  一个礼物惠及全家,还能用好几年!
  这是最值得买的新年礼呀!快来买啦!
  今天买还可以赠一支“不求人”!
  赠品有限,赠完就没有啦!先到先得!”
  “我要一个热水瓶!啊不!要两个!”有人喊到。
  “我要一个!”
  “我家人多,我要三个!”
  古早示意口播队伍继续播起来,自己赶紧去招呼买热水瓶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