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干香菇

  大爷嘴里说着“可惜”,摇了摇头,闭了嘴。
  张阔纳闷,这老爷子怎么说话说一半?
  行个礼,张阔又问:“大爷,请您指点。”
  大爷才慢悠悠地接着说:“这大冷天儿,菌子少啊!
  咱们梁家庄的香菇最好,周围十里八村可没有能比得上的。可惜你来早啦~一个月后才开始有。”
  张阔了然,原来这里盛产香菇。
  “大爷,不知家里有没有干香菇?干的我也收。”
  大爷再次打量他,“干的也收?”
  “是。”张阔肯定地回答。
  “干的得是干菌子的价格,晒掉了的水分……” 大爷迟疑。
  “自然是干菌子的价格。”张阔连忙表态。
  大爷看了看另外两位大爷,才对张阔说:“我去取来,你且等等。”
  “他是我们梁家庄的村长,就姓梁。”另一位圆脸大爷主动跟张阔说。
  张阔赶紧道谢,“多谢您告知。”
  “不用谢。下次你可以带粮食来换菌子,不用钱。”圆脸大爷又提醒,
  “咱们这梁家庄在群山之中,出门去趟城里不容易。
  各家能攒下的菌子不多,换来的钱能买的粮食也就不多,为了那点儿粮食跑趟城里实在不值当。”
  张阔明白了,歉意道:
  “是我考虑不周了,下次来一定带粮食。
  不知村里人更喜欢吃什么粮?”
  圆脸大爷知道他想问的是村民们吃得起什么粮,出于礼貌才说“喜欢吃什么粮”,顿时觉得眼前这汉子“颇懂事”。
  “也就是老百姓常吃的黑面、糙米,不好过的年景和难过的时节甚至糠都是好的。”
  圆脸大爷说到这里脸上现出愁苦,过完年了,如今就到了难过的时节。
  还好过些天就会有挖不完的野菜。
  “是。咱们庄户家吃的都是这些.
  幸亏咱们这里山多,气候也好,靠山吃山,只要不是灾荒年,还是饿不着的。”
  张阔附和着说。
  “你看看。”
  梁村长回来了,递给张阔一个不大的布袋。
  张阔打开布袋,只见里面有半袋干香菇,个头不小,也很干净。
  “梁村长,这些卖给我如何?一斤干香菇当四斤鲜菇如何?”
  张阔热切地问。
  “我这香菇晒的透,这半袋子都不够一斤。”
  梁村长犹豫着说。
  张阔问道:“你们卖鲜香菇时最高卖多少钱一斤?”
  梁村长看着他说:“基本都是八文至十文。”
  张阔心里有了计较,“您这半袋我提着差不多八两,我给您四十文。”
  梁村长脸上终于有了笑意,“好!爽快。”
  张阔利索地把干香菇倒进自己带来的篮子里,把布袋还给梁村长,顺便递上四十个铜板,说道:
  “村长,是我思虑不周,明天我带粮食来。
  劳烦您今天在村里宣传一下,我明日午时前带粮食过来。
  像您家这种品相的干香菇就按照五十文一斤收,个子小的或者品相差的价格上会差点儿。
  一两起换。
  都用粮食结算。”
  四十个铜板到手,梁村长有点儿激动,手指都有点儿抖。
  听到张阔说明日带粮食来时,更是激动地想把钱推回给他。
  “当真?明日带粮来?一两起换?”
  梁村长不可置信地再问一句,旁边两位大爷也激动地站起来,热切地盯着张阔。
  “是,当真。我明日一早就去买粮,预计午时前能赶到这里。
  干香菇轻,一两起换。”张阔微笑着保证。
  “好好好!我一定给各家各户都通知到。
  估计你能换个十来斤。”
  梁村长稍一想,说了个大概数让张阔有点儿底,准备粮食的时候也有个谱。
  “好。倘如我明日带的粮食不够,等上元节后我再来。”张阔再次保证。
  梁村长亲切地拍拍他的手,“好好好,以后常来。”
  张阔跳上驴车,笑道:“梁村长,只要有菌子收,我今后一定常来。”
  驴车很快不见了。
  不是驴走的快,而是这梁家庄是真的在山坳里,四面都是山。
  路都是转山开拓的,当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到跟前转山行”。
  张阔早前来的时候就担心自己走错了,要不是脚下的路挺宽敞,能让驴车顺利通行,他早就掉头回去了,如今直庆幸:幸亏自己来了。
  梁村长嘴角含笑地跟两位好友说:
  “走吧,咱们兵分三路去通知,一人跑十家。”
  梁家庄共三十三户人家,三人各自家就不用通知了,可不就剩三十家,每人通知十家就好了。
  “这可是好事儿,我愿意跑腿儿。”
  “我也愿意。
  但老哥哥你可得记着啥时候有酒了要喊我!”
  三人边快步往村里走去,边说说笑笑,也是真馋酒啊,虽然过年才喝过,但遇到喜事时喝酒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梁村长此时是“人逢喜事”,答应得痛快极了,
  “没问题,等我买了酒,咱哥仨一起喝!”
  ***
  张阔驾车转过了山,回头一看,除了山什么也看不到了。
  就跳下车,把篮子背篓们重新摆一摆,直到“即使凑近了,别人也看不出来有那几两菌子”的程度,这才放心地继续赶驴回家。
  回到自家院子里,张阔看没有旁人,迅速把装有干香菇的篮子提到屋里。
  然后才出来帮着张翠切菌子。
  “今天怎样?”
  张翠没抬头,不抱希望地随口问了一句。
  “有收获。”
  张阔凑在张翠的耳朵边悄声说。
  张翠顿时抬头,用眼神问:
  “有收获?大收获?”
  多年夫妻,张阔跟她是相当有默契了,用眼神回答:
  “还行。你去屋里看看。”
  张翠面上顿时轻松了,不过没有立刻回屋去看。
  他们一家人商量了很多,一致认为古家和自己家被人盯梢了,要不然怎么去了哪里收菌子都被人家知道了?
  不知道盯梢的人有没有离开,他们现在说话做事都格外当心,不能让对方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那么了解,太可怕了。
  今天衙门来人测量了那座山,古家也已经付钱了,现在那座山已经是古家的了。
  因此蘑菇能不能收到已经不是生死攸关,但是能收到就意味着可以更从容。
  张翠按耐着自己的好奇,两炷香后才进屋去看.
  出来时眼角的喜意藏都藏不住,凑近张阔,夸赞道:
  “你收的这个菌子真好!
  我看啊,起码能泡出六七斤来!”
  张阔眼前一亮,能泡出六七斤?那可就是意外之喜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