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工具还原,竟是风扇

  奇人胡同,南京街道。
  街道上,一家店铺,林立在此。
  和周围,光鲜亮丽的店铺不同,此家店铺外表破旧。
  但奇怪的是,战争来临之时,其他店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来自销售额下滑的影响,反倒是这家有近两三百年历史的老店却突然变得风生水起,财运亨通了。
  或许,从其,名字上,可以察觉到些端倪。
  “大河当铺!”
  古朴,沉香,一张长约五米,宽约两米的梨花木的招牌悬挂在前。
  遒劲,有力,书法亨通的黝黑大字彰显着这家当铺的历史渊源。
  落笔,是一个世人不常见的名字——逸仙先生。
  坊间曾有传闻,之所以这家南京的当铺能够延年至今,红红火火,这和当铺牌匾题字之人,和当铺的强大的北京,脱不了干系。
  而更有甚者认为,正是因为有各朝各代的名人为其题字,大河当铺这才能够延续至今,长久不衰。
  不过,世人或许未曾知晓,之所以大河当铺能够开的红红火火,延续了近三百年,三个朝代,这和其高超的鉴定技艺是脱不了干系的。
  毕竟,说到底,当铺也只是商业店铺,遵循的也是残酷的商业优胜劣汰的规则!
  店铺内,延续着明清时期的风俗。
  前面,是一列长长的柜台,圆弧形的小口开在柜台前。
  寻常百姓的寻常物品,,都是由柜台的典当小师傅,稍作鉴定,便得出价值,进行买卖。过程非常简单。
  唯有,特殊的物品,特殊的客人,才能够进入屋内,专人上座。
  由,大河当铺的大师傅,或者是掌柜级别的人进行招待。
  “陈师傅,你是弄器具的大家了,您看看,这东西,以前是干什么的?”
  小房间内,挂着后世价值千百万的古董。
  显得逼格十足,长白胡子的老人,端坐眼前,仙风道骨的。
  上下打量了一番刘小二,陈师傅眼露精光。
  看来,这又是个官场上的主子。
  “不问出处,不问去路。客人,想必都知晓吧!”
  两不知,这是陈师傅从业以来的习惯,闻言,刘小二急忙点头。
  心中也有了些底气。
  不问出处,不问去路,这是对来访之人的要求。
  说得明白一点,陈师傅只想要赚一份鉴定的钱财,至于,这东西从何而来,为何而去,去往何方,陈师傅一贯不管。
  毕竟,想来就知道,能够让当铺鉴定的东西,都是负有大因果的。
  接过那根长长的铁棍子,陈师傅摸了摸,纹路有些模糊。
  显然,这根棍子应该是常常被人握在手中,是个日常物品。
  “这东西,是我小弟,偶然间捡到的,因此,我就想来问一问陈师傅你,能不能把这东西的用途给透露透露,因为,这对我们很重要。”
  对刘小二捏造的理由,陈师傅不置可否,直接忽略了。
  毕竟,上面的血迹还是历历在目的,这显然是一个凶杀之物。
  “这东西,你看,握着,有些冰凉,应该是精钢做的。”
  精钢?
  能够在当铺大师傅中听到精钢二字,显然,这就不同寻常了。
  毕竟,以中国现在的水平,炼粗钢,都费劲,更何况是精钢了。
  “没错,这东西,估计不是里面的东西,而是洋货!
  而且,以我多年的眼光来看,估计是东洋货!”
  日本人的东西,能不是东洋货吗?
  不过,事到如今,刘小二还是吃了一惊。
  毕竟,这东西,看起来小小的,寻常的,但是,非同凡响啊!
  “那,这东西的作用?”
  不得不说,陈师傅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仅仅是简单的一摸,就已经确定了来源。
  见状,刘小二再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急迫心情,急忙问道。
  摆了摆手,示意稍安勿躁,陈师傅又慢慢的将视线放在了长棍的头端。
  此处,有四处凹槽,显然,是某种机关。
  咂了咂嘴巴,陈师傅脸露迟疑。
  摸起来,这东西,怎么像那个小玩意呢?
  “陈师傅,到底,有没有头绪了?”
  “客官,稍等一会,这东西,要是没猜错的话,仅仅是一处较大的零件。”
  没错,这也是王星澜所猜测的。
  “那。。。”
  语气惊喜,刘小二动作剧烈,站起身子。
  “等一会,我记得,我好像之前见过一次这东西。我想想看。”
  沉思一会,陈师傅总算是想起了,说道。
  “你拿来的这根铁棍,应该是把手之类的,而上面,应该装的是这么个东西,毕竟,也只有这么个东西,才能够完美的契合上棍子上的四个机关孔!”
  按照,心中所想,记忆所得,陈师傅,快速的画了四片同样的东西。
  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刘小二却找不着头绪。
  这东西,咋这么奇怪啊!
  不方也不圆,头宽尾巴窄?
  带着疑问,刘小二拿着图纸回到了二处,交给了王星澜。
  而此时此刻的王星澜,正坐在办公室,神色迟疑。
  “就这么些东西?其他的东西呢?”
  桌上,物品非常简单。
  三把南部十四式手枪,百来发子弹。
  除此之外,电台,密码本等东西,全部都没有。
  显然,王星澜以为仁丹至少是个情报站,但,从缴获的东西看来,仁丹店估计连情报站的规模都算不上,最多只算得上是个中转站!
  “队长,除了这些东西,还有一大堆的广告堆在库房里。
  但是,那些东西,不都是纸张吗?
  因此,咱们搜到的有用的东西就这些了。”
  “那人呢?”
  “这两个日本人,也是一问三不知,知之甚少。咱们去逮捕他们上级情报站的时候,那帮日本间谍早就得到消息,跑了!”
  也难怪,情报站就是如此,牵一发而牵全身。
  咚咚咚。
  此时此刻,刘小二敲门而进,对着王星澜一番汇报。
  正在迷茫之际,盯着图纸,王星澜一看,便低声惊呼。
  “原来是这东西,我说,之前,我这么熟悉呢?”
  这不就是电风扇的风扇片吗?
  棍子这么一装,这不就是后世的手握电风扇吗?
  但是,日本人拿着这么个小铁风扇,若有其事,来南京干什么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