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王婆说媒!极品f4!离异带娃大龄?曹操:这么老的肉,我嚼不动

  【溥仪是被强迫退位的,当时他年仅六岁,但是他被前清的遗老逼迫着继续学习礼仪和四书五经】
  【他在紫禁城内生活了十二年,被冯玉祥赶出来后,就成了霓虹统治华夏的棋子,建立了伪满洲国,成了傀儡皇帝】
  【但是在霓虹战败后,溥仪也沦落到抚顺的战犯管理所,他以为战犯营就是自己最后的归宿】
  【可没想到,1959年的特赦令让他得以被释放,在新华夏的世界里,他去植物园担任一份普通的工作】
  【还遇到了未来将陪伴自己半生的爱人,甚至在后来,还担任了华夏的委员】
  一众开国皇帝和亡国之君都震惊地看向天幕。
  啥玩意?这是亡国之君的待遇?!
  刘邦霍然起身,惊讶愕然,“朕没有听错吧?”
  这溥仪在亡国之后,不仅还在皇宫里生活了十二年,出来后还有人拥立他复辟,重建了国家?!
  甭说那只是傀儡皇帝,哪个皇帝灭亡后还能做傀儡皇帝啊!就算是傀儡,那也是皇帝!
  更离谱的是,这溥仪居然再次成为亡国之君,成了犯人后,居然还被大赦出来了。
  不被监视,不被囚禁,和普通人一样生活,还能遇到自己的爱人,居然还担任了什么委员?
  每一样都刘邦目瞪口呆。
  想想同是幼年亡国的刘婴,最后被养成了傻子,再看溥仪生活得滋润开心。
  刘邦郁闷极了,“都是亡国之君,这待遇差别也忒大了!”
  这新华夏,是咋回事啊?!
  另一厢,刘彻也惊得连奏折都不批了,“清朝未免也太幸运了。”
  这鞑子亡国了,最后居然还能过得这么滋润,真是便宜清朝这些鞑子了。
  溥仪都再度复国,新华夏将人从战犯营里放出来也就罢了,怎的还让人自由活动。
  刘彻自问,换作是他,倘若有大秦宗亲的余孽曾经复国,他必然是要将其杀掉的。
  能复辟一回,就能复辟两回。
  也不知道这新华夏的掌权人究竟在想什么,直接将人杀了,岂非一了百了,非要留下这个隐患。
  他摇了摇头,“得亏溥仪后来没有再动别的念头,否则,新华夏危矣!”
  忽然,刘彻思绪微顿,眯起眼睛看着天幕。
  不对啊。
  看天幕的意思,溥仪被释放后应该一直安分守己,莫非是他在战犯营里经历过什么,新华夏笃定他不会再想着恢复旧朝,才将人放了出来?
  若真是如此,新华夏此举,反而还能赢得天下人的称颂!
  刘彻沉笑了声,“好哇,还以为是有妇人之仁,原来是深谋远虑。”
  这般想着,刘彻心里顿时舒畅了许多。
  虽说这溥仪的待遇别许多汉人亡国之君都好,让人心里不爽,但是此举是为了政治目的,也不是不能接受。
  魏国。
  刘禅倚在榻上,听着下面的乐姬舞姬奏乐起舞,正听得如痴如醉,看似半点不搭理天幕。
  毕竟,他相信没人比他这个亡国之君过得更惬意了。
  哪知道,忽然就听见了溥仪的待遇,登时睁开了眼睛。
  眼见天幕里的溥仪不受任何约束,和爱人恩爱地生活,刘禅的眼底流露出几分艳羡。
  溥仪亡国后,竟然不用受到监视。
  曹魏虽然没有苛待他,但是来来往往的官员内侍鄙夷不屑的眼神着实令人不舒服。
  而且,他身边受到无数人监视,还要提心吊胆哪天曹魏就改了主意,要杀他以绝后患。
  刘禅很快就收起了羡慕的眼神,但忍不住心想,要是蜀汉是被新华夏亡的多好啊!
  那溥仪的待遇,就是他现在的待遇了,不过……
  回想了下溥仪还进了战犯营,以及现在还需要自己工作养活自己。
  刘禅在心里补充道:还是曹魏和新华夏一块亡了蜀汉吧,既能每日享乐,又能不用提心吊胆、
  宋朝。
  赵匡胤的目光落在溥仪身上时,神情复杂。
  这不是对溥仪,而是对新华夏。
  他摩挲着手上把玩的玉佩,对新华夏的强大又多了几分认知。
  能够给溥仪这种亡国之君的待遇,不仅是新华夏的掌权人心慈手软,同样意味着这个国家足够强大。
  溥仪可不是寻常的亡国之君。
  即便赵匡胤鄙夷此人在外族的扶持下匡复清朝,建立的还是什么伪满洲国。
  但是能够复辟,就难免让人怀疑,留下溥仪,类似的情况会不会再发生一次。
  一个不慎,刚建立的新华夏,很可能就会陷入风雨飘摇中。
  毕竟比起只有皇室血脉的宗亲,溥仪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帝,无论拥立他的人怀着怎样的心思,但只要他一招手,就能团聚前朝的所有势力!
  赵匡胤自问,他是绝对不会放任溥仪离开,必会将其杀之而后快!
  尤其是,对方复辟后又战败,给了他充足的理由。
  新华夏却能将这样一个饱具威胁的人放在外面,连监视都没有,半点都不担心对方故技重施。
  只有底气足够大,才敢这样做!
  可见新华夏有多强大。
  …………
  天幕中的画面变换。
  一个酷似红娘打扮,充满富态的半老徐娘出现在天幕之中。
  【开封王婆说媒!】
  【台上王婆充当红娘角色,为前来寻求爱情的女人介绍,给有缘人牵线搭桥。】
  【台下无数人头攒动,挤满了看热闹和求姻缘的人们。】
  爱情自古都是一件十分高贵,让少男少女憧憬的事情。
  婚姻也是一场人生大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很多人都对这样的活动充满了期待!
  水浒世界,阳谷县。
  潘金莲给武大郎服了药之后,就跑到王婆家里做针线活,同时等待着西门庆的到来。
  王婆一边穿针走线,一边眼红开封王婆道:
  “没想到以后竟然还有这样的职业!”
  “这看起来比我这种买卖赚钱多了!”
  同样是给男女介绍对象。
  但是开封王婆明显要得利得多。
  站在台上这么一吆喝,这么多的人捧场!
  她都不敢想这得多挣钱!
  再看看自己,空有一番巧嘴,却也只能给一些邻里街坊的女子说媒。
  而且还掺和进了一些不法的勾当!
  若是不漏风声也还好,若是走了风声,恐怕她自己都处于危墙之下!
  大清世界。
  乾隆与纪晓岚下着围棋。
  看到那些女子即将上台的时候。
  乾隆摇了摇扇子,笑道:
  “哈哈哈,王婆说媒,有趣!这好像是民间的一种红娘风俗!看着真是有意思!快开始了,快开始了!”
  他曾几度下江南。
  对一些民间的风俗也是有所耳闻。
  对王婆说媒这样的红娘习俗,也乐得看热闹!
  虽然不是自己选妃,但是这种民间的风俗活动,一直都十分有趣的!
  纪晓岚趁着乾隆走神的时候,故意走错了一步关键棋子。
  让了乾隆一手!
  不过乾隆丝毫没有察觉。
  只有一旁观棋的和珅露出了鄙夷的眼神。
  【随后,第一位女子上台。】
  【女子身着深红色碎花长裙,外面披一件黑色薄衫,开始了自我介绍:】
  【“我今年三十八岁,有个女儿九岁,跟着我的,我想找一个经济条件好的,经济条件不能太差,因为我不想扶贫!一定要情绪稳定的,因为我情绪不稳定!”】
  对于此女的经济要求,诸天众人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因为在几千年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人都是依靠男人才能生活下去。
  若是男方条件差,连女方的父母那一关都过不去。
  下嫁基本是不可能的!
  毕竟女的到了男方家里,就彻底成为了男方的家里人。
  任劳任怨,挨打受骂。
  如果嫁给比自己差的肯定不行!
  只不过这个女人的年龄以及她的情绪不稳定,却让诸天众人都为之震撼!
  “情绪不稳定?”
  “情绪不稳定娶你来干嘛?”
  “什么叫情绪不稳定!”
  “这么大的年龄了还情绪不稳定,自生自灭吧!”
  东汉末年,吴国。
  孙权捂着肚子大笑:“好!好!好!孤看此女甚得大汉丞相曹操的品味!快给曹操送去!不要在半道上凉了!”
  江东群臣也都哄堂大笑。
  曹操喜欢妇女的事情天下谁人不知啊?
  当年宛城为了睡张绣婶婶,一炮害三贤!
  把长子曹昂,爱将典韦,良驹飞影都给害没了!
  这一战的丑闻轰动天下!
  谁人不知啊!
  “大龄少妇,也是少妇啊!哈哈哈哈哈!”
  “主公,你这简直杀人诛心啊!”
  “这么大的岁数!就是曹操也吃不消吧!”
  “我都不知道曹操看到此女,现在是什么样的表情!”
  魏国。
  荀彧噗嗤掩笑,目光时不时的看向曹操。
  “你老是看丞相干嘛?”许褚不解询问。
  “伱不知道,丞相有个嗜好,不爱完璧少女,就是喜欢美艳少妇!”
  荀彧小声回道。
  那些知晓曹操习性的文官们,也都是在偷偷掩笑。
  曹操听到了荀彧笑谈的声音,脸都绿了:
  “我喜欢美艳少妇不假,这女的和美艳沾边吗?我可不是瞎子!”
  “三十八岁,都已经是半截入土的老人了,我怎么可能喜欢这样的老女人?”
  “这么老的肉,我可嚼不动!”
  且先不说这女的美貌这一点就入不得曹操的眼。
  更别说年龄如此之大!
  这个时期的少女往往十三四岁就嫁人,尚且稚嫩不够美好。
  而十七八岁的少妇发育完全,才是人间尤物!
  这才是曹操喜欢类型!
  三十八岁,都快当奶奶的岁数了!
  他喜欢的是少妇不是少奶!
  大清时期。
  乾隆一颗棋子落在关键位置,赢了纪晓岚不少的棋子。
  不过他并未感到高兴,反而惊讶的快速摇着扇子:
  “这三十八岁的女人,还带个孩子!这是丧夫了啊!一个老寡妇!”
  “这样的人来相亲,真的能够成功吗?”
  女人最值钱的地方就是年龄!
  三十八岁,就算是西施貂蝉,他也看都不想看一眼!
  都快入土了人了,哪个男人会喜欢?
  而一般女子改嫁是不会带孩子的,只有丧夫才会带着孩子。
  这也就给了乾隆一种相亲女子丧夫的错觉!
  “陛下有所不知,这民间有吃绝户的说法。”
  纪晓岚解释道。
  “既然此女是继承了家业的寡妇,家境肯定不差!”
  “肯定会有人觊觎她的家产!”
  乾隆似懂非懂的点头又摇头:“可她不下嫁给比自己差的,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又怎么看得上一个情绪不稳定,对自己颐指气使的女人?”
  纪晓岚苦笑一声:“那臣就不知道了!”
  离婚带娃,又不下嫁,情绪不稳定,这谁能看得上啊!
  康熙时期。
  朝堂之中的众位大臣似乎想起了什么,但是都不敢开口。
  你望我我望你,最后都缄口莫言,朝堂之中死一片的寂静。
  王座之上,康熙轻轻的用奏折敲打着龙案。
  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殿堂之中清晰入耳!
  离异带娃,这让他想起了大清王室曾经发生过的一起丑闻。
  这也是给后世许多人警醒的一个经历!
  同样是因为接受了离异带娃的女人带来的悲惨下场。
  多尔衮的经历!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