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 有环法自行车赛!为什么没有环华夏自行车赛?既分高下,也绝生死

  这个声音听起来明显就是强行说中文的歪果仁,他的口音之中还带着法兰西语言特有的饶舌,甫一出口就让屏幕之前的观众笑喷。
  “哈哈哈!我不行了,这些洋人说话都这么好笑的吗?”
  大宋,一代该溜子才女李清照此时此刻已经捧腹笑的直不起腰,一屁股坐在地上,依旧忍不住大笑。
  很多观众都没有比李清照好到哪里去,李隆基一边笑一边甚至想是不是让长安城专门采购一批歪果仁来学汉话,逗人笑。
  一定能够发大财。
  不过,总有人认真思考刚刚这个骑行小哥提出的问题。
  就比如三国时空的诸葛丞相。
  这是一个后三国时代的诸葛孔明,此时此刻,他已经华发早生,刘禅的信重和底层百姓对他的推崇让这个老人心中仿佛存在无数的念头。
  而天幕之上的滑稽口音也只是让他的脸上多了几分笑容,并且让他联想到了之前吩咐匠作少监做的一个东西。
  “随我去看看吧!”
  诸葛亮伸手,任由身边的姜维搀扶自己,朝着远处的工厂走去。
  天幕现世以来,他仿造成功了很多东西,但是大多不能够现在推广。
  唯有一个!
  心中想着,他已经来到了工匠们面前,只见前方一个木质结构的两轮踏板车映入眼帘。
  看到这个踏板车的一瞬间,诸葛亮的耳畔就仿佛响起了那一首洗脑魔性的bg,仿佛置身非洲,踩着脚踏车,风驰电掣地运送香蕉。
  没错,这就是奥德彪老表的脚踏车,大汉特供版。
  蜀中本就多山峰,下坡路很多,有了这么玩意儿,来去如风啊!
  要不是这个天幕上的骑行歪果仁老哥,诸葛亮还真的想不起来他下令研制了这个东西。
  就在蜀汉众人沉浸于奥德彪的光辉骑行岁月的时候,天幕还在继续。
  这一次出现的是网友们的评论:
  “环法自行车比赛,你可能会骑到吐酸水,但是如果你参加环华夏自行车赛,那么你可能直接脱水。”
  “有一说一,自驾环华夏都得准备三年的干粮,骑着自行车环,兄弟,你是打算老死在路上吗?”
  “或者有没有一种可能,华夏人不是不喜欢自行车,而是因为这玩意儿他不配。”
  “如果你要来举报,我们举双手双脚欢迎,以后每天开直播,我们可以有一辈子的直播看了。”
  ……
  看着网友们损人不偿命的评论区,诸天观众也是纷纷下场。
  “这洋人就是没有见识!我天朝地大物博,根本不能骑着两个轮就能够环游,一看就是土老帽!”
  我带清,康熙康麻子志得意满,指着天幕上面的法兰西骑行老哥说道。
  旁边的两个传教士,一个叫汤若望,乃是西班牙来的。
  此时此刻看着天幕上面的法兰西老哥,也是忍不住吐槽了一嘴:
  “愿上帝保佑这个迷途的羔羊,希望他能够在漫长的旅途之中找到自己的慰藉。”
  说完,汤若望也不厚道的笑了。
  实在是这个提议太过于抽象。
  另一边,大宋。
  苏轼总感觉这人提出来的环华夏自行车大赛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即视感,但是总说不上来。
  这让有一种急迫的感觉,然后随手吃了一颗旁边鲜嫩的荔枝。
  等会儿?我为什么来岭南!被贬的!
  流放!对啊!
  苏轼一拍大腿,嘴里面的荔枝瞬间爆浆,他想到了!
  “这不就是流放吗?”
  把一个人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长途跋涉万里,而且不带防具,沿途各种艰难险阻。
  还是你们歪果仁会玩,直接给自己整出了一个流放的新型方式,苏轼竖起了大拇指,牛哇!
  当然,评论区的人才倍出,甚至就连弹幕都吐槽了:
  【“红牛:总有一款死法适合你!这项目我王多鱼投了!”】
  【“接下来请收看十年一度的环华夏自行车赛比赛终点直播,大家可以看到,无人生还!”】
  【“好的,你问我为什么十年一度?因为最快也得十年!”】
  “好好好,这么玩儿是吧,那我觉得耶律德光肯定可以参赛,此人驾驭骆驼的技巧不在我驴车之下!”
  大宋,自从被天幕玩梗成为了“高粱河车神”之后,赵二赵光义就越来越放飞自我,此时此刻竟然公然对着大殿内的群臣如此说道。
  惊掉一地下巴!
  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帝王自黑的,真尼玛好玩!
  而且,他不光自黑,他还想要组团出道。
  对于北面辽国的耶律德光不断攻击,承认了其“骆驼战神”的地位。
  不过,硬要说的话,赵光义和耶律德光还真有可能走完。
  毕竟,赵光义一天一夜三百里,还是屁股上插着一只箭,耶律德光更是风驰电掣,两天九百里,堪称游牧民族的赛车手。
  这二人组团参加,还有可能让他们夺冠了。
  玩笑归玩笑,不过另一边的大明。
  朱祁镇也表示很感兴趣,环华夏,听着就非常刺激,沿途还能够欣赏风景,他觉得自己蠢蠢欲动的内心狠狠地颤抖了。
  而这个时候,旁边的大太监王振眼疾手快,送上助攻。
  “不如就以大军北伐为名头吧!”
  “此计甚妙!”
  所以说,不论怎么样,朱祁镇依旧逃脱不了土木堡和瓦剌留学的命运。
  而随着诸天观众的玩梗,评论区整的花活儿越来越多。
  视频结束的时候,许多观众依旧意犹未尽,脸上还残留笑意。
  这时,新的视频已经接踵而至。
  不过这一次,没有口音奇怪的歪果仁,而是正儿八经的一个逼乎问题。
  【哪一个姓氏的祖上没有名人?】
  看着这个问题,许多观众脸上带着疑惑,姓氏,这玩意儿不就是因为有名才会有姓的吗?
  好吧,提出质疑的都是先秦时代的各位大佬。
  比如说商鞅,他原本叫卫鞅,因为他是卫国贵族,到后来被秦王封到了商这个地方,所以他改姓为商。
  他就是商姓这一脉的开山鼻祖了。
  所以说,在先秦贵族的认知之中,你拥有姓名不就是代表你是贵族之后,按着族谱查不就行了?
  为什么会纠结这个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