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三多三少之诲

  第203章三多三少之诲
  红尘道便是人生路。
  人生嘛,那自是普通人的日子比较有意思。
  早上睁开眼的那一刻,便为了生计奔波。
  或是贩夫走卒。
  或是茶馆小二。
  又或是拿起锄头,成为一个种田农夫。
  若是手中还有一点技艺,成为个厨师什么的,倒也是不错。
  陈落也想这样子。
  只是走出家门。
  抬起头。
  看着那艳阳高照。
  最后陈落又退缩了回来……
  倒也是不是他懒,只是他储物袋中的钱几百年也花不完,就算花完了,这不还有白龙道友在?她储物袋中还有好多金光闪闪的庸俗之物。
  陈落向来是讨厌吃软饭的。
  可若是有软饭吃,他也不是不可以勉强接受下。
  且这些普通人的日子未必都是苦的。
  人嘛……
  贫穷是一个活法、
  富贵也是一个活法。
  轻松一些并没什么错的。
  再加上最近这天气也实在是热了点,陈落怕中暑,自然便不好出门了。
  好在昔日养成了不错的种树习惯。
  多年下来。
  营养足够,院中树木多不说,更是枝繁叶茂。
  躺在院中不仅不会觉得热,反而有些清凉。
  树上蝉鸣不绝。
  终于带来了一种入夏的氛围了。
  树干上白龙趴在那里吐着信子。
  树下小黑趴着,偶尔抬起头看下躺在椅子上,拿着扇子轻轻扇着的陈落。
  摇了下尾巴。
  最后又趴下去了睡觉了。
  “建功二十八年了呢!”
  陈落感叹着。
  自昔日吕玄离去,也过了半年时间了。
  他哪里都没去。
  倒是都在了这京都中。
  渐渐地,也习惯了这京都的节奏。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终究是到了这立夏之日,怪不得,这人却是越来懒了!”
  陈落想着。
  对着树上的白龙道:“白龙道友,要不要去福运酒楼听书?”
  树上白龙道友抬起了头。
  咻的一声。
  却是化为了一个十五六七的少女,
  “可!”
  那小黑也是直接蹭的站了起来。
  绕着陈落和白龙不断的转着,一会儿吐着舌头,一会儿摇着尾巴,一会儿更是立起了前足。
  显然听到福运酒楼它也是有兴趣了。
  陈落笑了笑。
  这两个家伙,果然是喜欢那里的。
  这半年来闲着没事,陈落时常去福运酒楼听书。
  有江湖侠客。
  也有奇人异事。
  更有山野趣闻、
  那些说书人可比自己会讲故事多了、
  自然的,小黑也好,还是白龙道友也好,皆喜欢听他们讲故事了。
  “那便去吧!”
  陈落也便从椅子上起来。
  两人一狗。
  晃悠悠的去了福运酒楼。
  远远的看到陈落的到来,小二的便迎了上去。
  “陈爷,您来了?还是老位置,老规矩?”
  城西的陈爷……
  名字不知道。
  可却也是福运酒楼的贵客了。
  出手大方。
  喜喝酒。
  又好听书。
  每次离去都能会给很丰盛的小费。
  自然的这小二也好,还是掌柜的,乃至福运酒楼中很多宾客也是知晓了这个陈爷的。
  “恩,老位置。”
  陈落回道。
  小二又问:“白姑娘也是老样子?”
  “恩。”
  “汪!”
  小黑吠了一声。
  小二顿时笑了起来:“明白明白,黑爷也是老样子。”
  每当这时候,小黑便有些满意了起来。
  半年时间下来,小黑长得了很多。
  完全就是一只成年黑犬的体格了……
  说来也奇怪。
  可能是因为跟随在陈落身边的原因、小黑的体格好像并没有停止成长的原因。
  这些日子来,陈落觉得它好像又大了一圈。
  当然。
  只是察觉,具体的话也不敢保证。
  倒是称重的时候,它的确重了三四斤了……现在小黑的体重已经有了三十多斤了。
  还好。
  不算夸张。
  但陈落还是觉得,莫要太重得好。
  前两日小白又来信了。
  它又减肥了……
  成功从两百斤,减肥到了两百二十五斤。
  半年时间增加了二十五斤。
  这肥,减得倒是真的成功。
  上楼。
  小二领着陈落他们到了靠窗位置坐下,刚上来便有人和陈落他们招呼着。
  “陈爷又来听书了?”
  “白姑娘也来了!”
  “哈,白姑娘最近越来越漂亮了。”
  “汪汪!”
  “差点忘了黑爷,黑爷越来越壮了哦。”
  陈落也微笑着和众人招呼。
  不一会儿。
  一壶酒。
  一碟牛肉,一碟花生米。
  一碟桂花糕。
  还有一根牛骨头便上来了。
  前两者是陈落的习惯,桂花糕是白龙喜欢吃的。
  至于骨头……
  小黑已经啃得不亦乐乎了。
  看着这一幕,陈落颇有些高兴的点头。
  众人皆有所得,这当真是极好的。
  酒是女儿红。
  老汾酒还是京都中很多人都喜欢喝的酒,销量也最大。
  但女儿红如今才是京都四绝之一。
  至于这女儿红的来历,倒也没多少说得清楚的。
  有人说是以前皇帝给公主准备的,便取名女儿红。
  也有人说是民间老人藏着数十年的酒,等到了女儿出嫁那一日才拿出来喝,因为出嫁之日女儿浑身红衣,故而就有女儿红的说法。
  当然还有别的说法,多种多样。
  谁也不知道哪个是真。
  倒是有一个,却是受很多人赞同的。
  说是当初酿造女儿红的时候,选的都是那美丽的豆蔻少女,一点一点酿造出来的。
  那酿酒的原料,还是那豆蔻少女用那朱唇一点点含着发酵出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那酒满是芬芳。
  不仅是有酒的芬芳,更有豆蔻少女的体香。
  这酒呢,原本是叫做女人酒的,后来觉得这名字不好,便叫女儿红。
  故而这百年来,便一直叫这名字了。
  陈落听到这些解释的时候,一度沉默了下来。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
  这女儿红的名字,好像是自己取的?
  而自己取的话,好像没想那么多?
  就只是听说建武帝生了一个女儿……、
  于是想着,取了这个名字吧?
  现在连豆蔻少女都扯上了?
  还含在嘴里酿酒?
  这是酒?
  这确定不是口水?
  本想说着什么,可最后还是不说了……
  什么东西都得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才显得有意思。
  女儿红如此。
  茶叶亦是如此。
  今日客栈内讲的故事有些新鲜。
  说的是一个猴子和七个仙女的故事……
  白龙听得有些滋味。
  陈落也听得有些滋味。
  又是一个和自己有关的故事啊……
  倒是这故事昔日不是只有萧香凝才知晓的?
  如今这说书老头,如何能知晓的?
  等下说完,倒是要去问问……
  半个时辰后。
  说书人说完,陈落便喊来了他,稍微询问了下,便觉得这世间事,倒也是变化万千。
  老人姓林……
  昔日太祖曾是大周翰林院一奉笔。
  曾得圣后召唤,记录下一故事。
  故事的名字为:西行记。
  那一个猴子和七个仙女的故事,便是出自于西行记中、
  后来这家道中落。
  这后人却是成了说书人了……
  陈落点头,不在说什么。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这世间一切好像都逃不过这个定义一样。
  只是……
  萧香凝啊……
  久违的记忆和面孔,浮现在了脑海中,让陈落的内心有了不一样的波动。
  那一个被自己从御花园湖畔中救起来的小丫头。
  那一个天天折磨自己的小屁孩。
  后来的白莲圣女。
  因听到自己踪迹,隔着数千里,抛弃了圣后的姿态,也要跑到邯丹的那一个女人。
  那一个……
  拖着年迈身体,也要自己讲完石头记的女人。
  “时光悠悠,两百年了……故人早已成枯骨,而我,却还在……
  这京都依旧是昔日的京都,可却唯独少了你的影子了。”
  陈落心中叹气。
  不再说话……
  或许她以转世。
  或许她早已神消道陨。
  但就算再见也已经没什么用了。
  终究,不再一样。
  “你的心情有些不好?”
  白龙问着陈落。
  虽然陈落的脸上没有表现出来,可她还是能感觉出来的。
  “有些感慨。”
  “感慨什么?”
  “白驹过隙,故人难寻,最终渐渐地,便只有自己。”
  白龙停下了脚步。
  抬头。
  看了下陈落。
  “怎么了?”
  白龙道:“吾会陪着你的,吾寿命很长!”
  陈落微微一愣。
  然后笑了起来。
  伸出手揉了下白龙的脑袋:“听到白龙道友这话,咱家的心情倒是好了很多了。”
  “汪汪!”
  “好,小黑也陪着。”
  小黑摇着尾巴。
  大摇大摆的走在了两人的面前,突的看到一只耗子跑过,蹭的一下子就追去了。
  “它为什么抓耗子?”
  “不知道。”
  “这不是猫才会去抓的吗?它是狗……”
  陈落想了下,回道:“那是有些多管闲事了。”
  “是的!”
  不一会儿。
  小黑回来了。
  嘴里咬着耗子。
  放在了陈落面前。
  吐着舌头。
  蹲在看着他、
  那尾巴摇得有些欢。
  “我吃不耗子。”
  陈落道。
  小黑又看向了白龙。
  白龙有些嫌弃:“吾更不吃!”
  于是小黑便高兴了。
  咕噜一口便将耗子吃下。
  “陈落……”
  “恩?”
  “吾听说你有一弟子是猫妖?”
  “猫娘娘,一个优雅的女妖,也是我见到过最为优雅的猫。”
  “那她会很喜欢它的。”
  “倒也是!”
  恰逢有一道光略过,朝着陈落而来。
  陈落捏住。
  那是一道信息。
  “谁的千里传音?”
  “猫娘娘。”
  “哦,很巧!”
  “是很巧。”
  刚提起她,她的传音便到了……
  幸好自己没有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这要是说了,那可就不好意思了。
  只是当知晓这传音内的信息的时候,陈落却是叹了口气。
  “出事了?”
  “算是,也不算。”
  白龙不解。
  “有人去了玉山书院,说是要带走了一个人,书院那边却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便咨询了下咱家。”
  白龙哦了一声。
  这样的话,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那你怎么回答?”
  陈落笑了笑、
  “咱家的回答并不重,重要的是她如何选择。”
  陈落说着。
  伸手。
  于天穹之上,捏一缕霞光于指间,随即轻轻一弹,这霞光便破开了虚空,朝着天边遁去。
  做完这一切后,两人便继朝着家里而去。
  ……
  玉山书院。
  有大秦来人求见玉山书院院长宁书安。
  来人为大秦当朝国公,两朝重臣:楚涂南。
  此次而来,只为一事:带宁太平回大秦,为大秦皇族公主……
  书院大堂。
  楚涂南和宁书安而坐。
  “昔日我大秦世子嬴正为大周质子,承蒙大周永乐公主相助,成功回到大秦。
  那太平公主乃是我大秦公主,如今公主已经年满二十,也是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
  楚涂南对着宁书安道。
  宁书安并无回答。
  只是沉默。
  许久开口:“她与书院,为书院学生,更于老朽弟子,非大秦公主,更非大周公主!”
  “她的确是夫子的弟子,只是她终究还是姓嬴!”
  “十多年前,家师说过,此间再无萧太平,唯有宁太平!”
  “不争公公所言自然是有道理的。”
  楚涂南道:“但那时候的太平公主不过三四岁女童,她并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如今她已经二十……她该有选择的权利!”
  宁书安没回答。
  也是在这时候,门外走来了一女人。
  女人优雅。
  一身蓝裙。
  手中拿着一本书。
  “师兄。”
  她对着宁书安道。
  一缕光芒出现,遁入了宁书安眉心、
  “这是师尊的回复是吗?”
  “师尊道,一切皆由她自行决定,他也好,玉山书院也好,又或是你,皆没有替她选择的余地。”
  宁书安点头。、
  不久后,宁太平来了。
  如今的她已经年满二十,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女子。
  面容上依稀有着昔日萧香凝的面容。
  “见过师尊,师叔……”
  她对着宁书安和猫娘娘行礼。
  猫娘娘点头。
  宁书安却是指着那楚涂南:“那是大秦楚涂南,想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吧?”
  宁太平确实是知道的。
  她的身份于玉山书院并非什么秘密,上下皆是知晓的。
  楚涂南为大秦二朝重臣。
  此次而来,便是为了带走她回去大秦,此事,如何不知晓?
  “你师说,此事事关你的未来和选择……玉山书院也好,还是谁也好,皆无替你选择的余地。”
  “你……如何选择?”
  楚涂南已经单膝跪下、
  “臣楚涂南,请公主回大秦,以求父女团聚,认祖归宗!”
  宁太平站在原地。
  她安静了下来。
  一会儿看着自己的师尊。
  一会儿看着跪在地上的楚涂南……
  她抿着嘴唇,内心颇有些挣扎。
  猫娘娘看到这一幕,微微叹气,拿出书,却是看了起来。
  宁书安也是微微叹了口气。
  “昔日满朝上下,皆请斩长乐,明宣帝不忍,师尊来令,老夫独自一人入京都,终将你抱出京都!
  太平两字,便是希望伴随着你的远离,京都也好,大秦也好,终能走向太平!
  而你,也便成为了老夫唯一一个承认的弟子!”
  “师尊……”
  宁太平张嘴、
  却被宁书安阻止。
  “十七年前,师尊回于玉山见你,去萧为宁,便是希望从此你与萧嬴再无关系,可好好的,平平安安的渡过这漫漫人生。”
  可惜……或是这平凡的人生,并不适合你吧?”
  扑通一声。
  宁太平跪下。
  “师尊,弟子愧对您和师祖的教诲,让您和师祖失望了。”
  “并无!”
  宁书安摇头:“人各有志,只是各人选的道不同罢了,失望倒也没有,只是老夫却是有些话,也要和你说个清楚。
  今日下山后,这世间便无宁太平,萧也好,赢也好,或是周吴郑王皆可,却唯独不可是宁了!”
  宁书安道:
  “此为第一,第二,自今日起,你再非是玉山书院学生,也将非是老夫弟子,更不在是不争公公之徒孙,这点,你还需谨记,若是在听到你说起这事,老夫少不得,也要下一趟玉山了!”
  “三……此去大秦,一路必然没那么简单。
  若是去了大秦,那朝堂争斗,皇族争宠也是危险重重。
  赢世帝王为明君,赢正如今更为大秦太子,你身份自然不简单。
  你自上山后,足足二十年不曾下山,这世间人心难测能难度,还望你多看,多听,多想,少说,少做,少行!”
  “你,下山去吧!”
  宁书安说完这话,便闭上了眼睛。
  太平磕头。
  泪流满面。
  “弟子谢师尊劝诲,此生当谨记三多三少……只是弟子今日之后,却是再无能伺候您老人家。
  还希望您老人家能保重身体。”
  砰!
  砰!
  砰!
  她整整磕了九个头。
  额头已满是鲜血……
  而后这才在楚涂南的带领下,走下了玉山书院。
  “师尊倒也没说,需要她和玉山书院断了关系。”
  等人离开后、
  猫娘娘放下手中的书道。
  “师尊不说,但这却是师兄该做的,此去……她的身份已经不在简单。
  师尊不愿参与朝堂和国运之事,更不喜麻烦。
  他可不说,但作为弟子,我们却不该不懂事。”
  他目光幽幽……
  看着那下山的太平,心中终究不舍。
  二十年感情。
  从尚且在襁褓到如今已成少女。
  宁书安和她,终究是有感情的……
  今日这一去,这感情终究还是断了。、
  “师尊可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他说京都尚且还好,并无回来的想法……”
  “恩,猫娘娘呢?”
  “恩?”
  “是否有去京都的想法?”
  猫娘娘沉默……
  许久。
  点头、
  “许久不见师尊,却是想他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