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李铭在职工楼工地巡视了一圈,没有多停留。
  他身上的兼职多、事情多,职工楼工地也没人会议论他不加班的事情。
  更何况前段时间早上5点上班,他每天都有准时到工地,又在总厂工作到傍晚6点才下班,时不时晚上还巡视。
  妥妥的劳模。
  今天没什么事情要忙,厂里还不用加班开会,他回95号四合院休息。
  没去城西、城东的小四合院,回95号院,主要是他人从小世界出来会出现在东厢房。
  小世界里。
  他自己弄的沙漠绿洲,小湖边,李铭在躺椅上晃悠。
  一个月的经营改造,小世界又有些许变化。
  收集到了一些石头、尾矿,他在东部区域又拓展了几十亩填埋好的土地。
  他把这一大片区域全部用来种花,没打算催生,就让它们自然生长。
  经常待在中间平台居住区、西边沙漠绿洲,就两个地方,还是有些单调。
  一片花花草草的区域,可以作为一个新的休息区域,还可以给小蜜蜂提供花源。
  蜂蜜的用途挺多的。
  他最近也在收集各种桃树,凑齐以后还要再整出一个桃花源出来,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
  对南方的毛竹,李铭也是念念不忘。
  刚好他分享出去的蔬菜良种长势喜人,有个南方的生产队给他写了一封感谢信。
  他给南方的生产队回了信,拜托他们帮忙寄两根毛竹的竹根来京城。
  竹子这玩意生命力特别顽强,竹根上有芽就能长出竹子。
  要是种在他的小世界里,肯定能存活。
  李铭之前有托陈国栋科长帮忙收购小牛犊、小羊羔。
  小牛还是没有收购到,小羊倒是收到了3只。
  再加上从山上新捕获的狍子、野猪等动物,南边的畜牧养殖区总算不是只剩鸡鸭这些小动物,也有了一些中型动物。
  他计划好了,以后每3个月上交一头大野猪给轧钢厂。
  过着富裕的日子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怀疑,别人顶多批评他不讲勤俭节约的作风。
  小错误,问题不大,多做几次自我批评的事。
  李铭望向东片区的一大片果园,他本来是打算把这些自然生长的水果,作为原料运到罐头厂做成水果罐头。
  现在罐头厂收购不到水果,他这些水果又来源不明,不合适运去做成水果罐头,只能作为果干存储。
  突然,他一个闪身回到了东厢房。
  秦淮茹提着开水壶进屋,“你在家呀!”
  李铭不答反问道:“你没去厂里加班么?”
  “我家孩子多,我没在厂里加班,也没人会说我什么的。”
  “小聪明还挺多的。”
  秦淮茹风情万种,白了他一眼,“难得你在家,你没听广播、没开电唱机,刚进门的时候我还以为你这屋遭贼了。”
  李铭嬉笑道:“我也是贼呀。一个偷心贼。”
  秦淮茹瞅了两眼院子,走到卧室笑道:“是啊,一个小贼。快把我的心还给我。”
  “不还!我的心在你那呢。咱两是交换了的。”
  “你就会哄我开心。”
  李铭把装样子的杂志扔桌上,伸手招呼她上炕,“那你开心不?”
  “不要被小孩子撞见了。”秦淮茹在白天的时候还是会怕的。
  话是这样说,她也坐到了炕沿上。
  李铭的手很自然的摸上了她的小蛮腰,“我在家没开收音机、电唱机,就是不想那些小孩围过来。”
  “有音乐的声响,他们又会围到前院来。”
  邻居的小孩子,大多喜欢跑到年龄相差不大的邻家哥哥姐姐家里顽耍。
  不用避嫌,还经常会有好吃的好玩的。
  “谁叫你在院子里第一个配齐了这些东西,还经常给他们吃的,他们肯定是小铭哥、小铭叔的喊个不停。”
  “一点吃的而已,给了就给了,连我的九牛一毛都没有。”
  他的身家来讲,确实如此,秦淮茹没有多纠缠,“傻柱好像想让他的老丈人住到咱们院。”
  李铭不老实的手,到处游走,“他昨晚问了我。我没意见。我让他自己去找院里三位大爷商量。”
  “傻柱早上先找了一大爷。一大爷同意了。二大爷、三大爷那里,我就不知道了。”
  “你家在中院,没问你家吗?”
  “傻柱早上到我家问了。不然我哪里知道这事。我也没意见。”
  李铭想起最近没有给贾张氏找麻烦,“你婆婆呢?”
  “冉老师帮忙教了她好多红本本上的内容,傻柱也经常给仨孩子好吃的,她也不好意思不同意。”
  李铭估计傻柱的想法可以成,中院耳房的袁万顺肯定会同意。
  阎埠贵、刘海中估计也会同意。
  阎埠贵胆子是小了点,但是同情心还是有的。
  一开始对大小姐娄晓娥都能放过,等娄晓娥被诬蔑反对文化xxx的时候,刘海中才决定要整娄晓娥。
  易中海不当一大爷了,刘海中就没再继续找易中海的麻烦。
  刘海中会整的是三种人,一是易中海这种挡道的人;二是傻柱这种跟他有恩怨的人,纯粹是搞打击报复;三是反对文化xxx的人。
  想着事情,李铭笑道:“看来张大妈的觉悟有所提高啊。让你婆婆在街道食堂,勤快点,努力多干活。这是非常好的表现机会。棒梗以后的升学就指望她了。”
  秦淮茹舒服得往他身上靠,“早上三大爷到我家说这事的时候,我也有提醒我婆婆。”
  “不错哦。变聪明了。”他的手已经从衬衣下摆往里伸了。
  秦淮茹按住他的手,“不许使坏,不然我真回去了。”
  “大白天的还是要小心点。”坐着被他搂个腰,摸摸小手,她还能及时站起身,不用整理衣服。
  “好吧。真没劲。”
  秦淮茹主动奉上香吻才安抚好他,瞧着时间差不多,急急忙忙回中院去了。
  孤男寡女一起待久了不合适,稍微注意点可以减少很多闲言碎语。
  李铭把东厢房的房门关上。
  他又回到了小世界。
  之前想买一台水力发电机,他一直没找着,每一台机器都有去处。
  他想找刘海中的机床车间帮忙加工一些配件,缺乏相关图纸,同样也作罢了。
  坐落在sjs的京城重型电机厂,主要是生产火力发电机,生产的设备大多是大家伙。
  川省德阳有生产水轮机,离京城太远;黑省哈市、上嗨、倵汉,这些电力制造基地也是离得太远。
  最后,他跑去小水电附近,花了几百能量自己造了水轮机、发电机、稳压器等。
  一台10kw的发电机,由于没有电器,这么小的发电机的发电量暂时还有很多剩余。
  用来发电的蓄水水库,用的是东边的一座土山,现成的很早就弄好了,机器也已经安装好。
  李铭这会要做的是在小世界里架设电线、布置开关。
  昨天找门路弄到了电线,昨晚没有布好线路对他而言已经算是拖延了很久。
  高高的木头电线杆,底座还浇筑了水泥加固增重,一条主线先到中间平台居住区,再连接到西边的沙漠绿洲。
  一条支线直接从水电站连到了东边花圃。
  有充足的电,他安装了好些100w的电灯泡。
  他自己的地盘,做这些事都没有难度。
  ‘我们走在大路上,’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通了电的电唱机响起了悦耳的歌声。
  李铭站在仿造成东厢房的房间里,自言自语笑道:
  “大功告成,快步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可惜收音机收不到跨界的信号。”
  “台灯开起来,整个房间跟东厢房没区别。以后可以把秦淮茹弄过来,夜里嗨皮的时候可以放声高歌。”
  “过几天要找她试试效果。还是有声音的好,没声音的总是还差那么一丢丢意思。”
  一个瞬移到沙漠小湖边,他人已经躺到了摇椅上,手上拿着一杯冒着寒气的冰淇淋,旁边的小方桌上出现了花生、瓜子、果脯等零嘴。
  “小日子美滋滋。”
  李铭在小世界里忙活。
  可不是白忙,里头的空气更好,他晚上时常是在里面睡觉休息。
  京城此时的空气质量绝对是还不如2023年。
  京西的水泥厂、钢铁厂、发电厂等烧煤大厂,大烟囱林立,滚滚浓烟时不时往城里吹去。
  风沙、沙尘天气也多。
  要不是能见到伟大导师,那些外地来的人,对京城是有些小失望的。
  城门楼没有宣传画上的雄伟壮观、色彩鲜明,由于有心理落差,实际挺高的城楼给人的观感是有些矮小,颜色偏暗淡。
  街道也不全是宽阔整洁,大部分马路有很多尘土,比乡下、中小城市好点的是牲畜的粪便很少。
  实际上,2023年去,二环内很多地方还是那么杂乱无章,道路狭窄,居住条件不行。
  还好有工体、展览馆、博物馆、广场等这些大场面撑住了排面。
  这时候的人也很喜欢大烟囱,滚滚浓烟说明国家发展得很好!
  8月18日的100万人,8月31日的50万人。
  由于有了这两次的接见,很多到了京城的人就不走了,要等下一次的接见。
  外地赶往京城的人数一直在上升。
  大伙都盼望着能亲眼见到伟大导师。
  第二天。
  周一早上,8点。
  李铭先到职工楼工地召开例会,再巡视了一圈工地,就回轧钢厂了。
  现在是装修阶段,施工安全问题不大,其他工作按部就班的开展就行。
  最近,对于厂里的工作,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保卫科。
  疑似间谍的案子,还没有一个最终结果。
  李铭在保卫科办公室比对两份表格。
  一份是四车间的糺察队员上报的车间情况汇总,他安排给每个车间、科室的任务,每周报告一次。
  一份是采购三科采购员登记的匡之道回家时间表。
  邢队长上门调查没查到异常情况,李铭就只能这样水磨工夫的慢慢调查了。
  一个星期蹲守一次,没花多少时间,采购三科的钱进等人也没有怨言。
  李铭自己也是因为少了职工楼的事情,保卫科很多事安排给了手下人处理,闲着也是闲着,顺手打发时间。
  红星轧钢厂杨厂长等人已经扫了一个月的地,但是厂长的头衔还没撤掉,因为上头也没空处理这事。
  8月初的时候,京城的各个工作组相继撤销。
  轧钢厂的主管部门冶金部这些单位自身的麻烦大了。
  部里的头头们都在做检讨、写检查。
  由于有保卫科、糺察队的支持,李副厂长一伙人搞的筹委会在厂里站稳了脚跟。
  厂外面,那些想开会的人自己有人维持秩序,保卫科平常要支持城东分局的安全保卫工作也不用支援了。
  一下子少了好多事情,所以李铭闲得很。
  除了搞这个疑似间谍的案子花的心思比较多,他自己的私人事情也做得不少,比如去废品站收购旧物古董。
  “看起来没问题。继续调查。”
  杨大奎小心翼翼问道:“会不会是我们误会了匡之道?”很可能是虚惊一场,杨大奎担心会在副科长面前降低印象分。
  “是不是误会,现在还不好说。最近发生的事情,可能把他给吓着了。”李铭隐晦说道。
  杨大奎自然懂指的是什么,“也是。”
  “反正我在采购科的同事闲着也是闲着,这还算做了点事。”
  铃铃铃,铃铃铃!
  李铭接起电话,“喂,这里是轧钢厂保卫科。”
  “我是陈国栋,我找李副科长。”
  “我是李铭。科长,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厂里有个紧急采购任务。”
  “嗯。我听着。”
  “现在急需草帘、草垫、草片、草袋子、蒲草褥子这些物资。”
  “那咱们要采购多少?”李铭一听就晓得是搭草棚的任务。
  “多多益善,这回没上限。上面下了命令,要尽快筹集物资,尽快搭建好草棚。国庆马上就要来了,到时候会有非常多外地来京的人没地方住宿。”
  “这是采购一科的人需要着急的吧?他们跟外地的联系更多,货源充足。”
  “李主任说了,采购处三个科一起努力。”李怀德副厂长当上了轧钢厂筹委会的主任。
  “您跟李主任提个建议呗。跟上面打报告,由市里面统筹收购、调配、安排,省得各个厂互相争物资,反而拖慢了工程进度。”
  陈科长朗声笑道:“这个意见已经提上去了,我们厂该有的表现也要有行动。”
  “原来是这样。那我尽力而为。”李铭不打算去打听物资,可以运两车水稻秸秆过去,让他们现编。
  有个小麻烦,京城的水稻收割是10月份才开始。
  现在才9月初,他还得把秸秆弄旧,不然新鲜的秸秆很显眼,还不能直接使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