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本章有一点点吓人

  报仇这事一定得快!
  可以的话,尽量不让对方知道是自己做的。
  让对方不明不白的做个冤死鬼。
  在仇人面前嘚瑟,意义不大。
  李铭的报复措施绝对出乎粮食局项德灏的想象。
  “你先回去工作。我派人去找些城东粮食局的各种传言,再找到项德灏的字迹文件,找人摹仿笔迹,以项德灏的名义去举报那些人。”
  “然后故意暴露举报的事?”秦淮茹也不笨。
  “后面的事情,我会安排好,等着瞧好吧。你处理好粮食关系的手尾就行。”
  “那我对院里的人说,我这个月的粮食是你借给我的。”
  李铭白了她一眼,“那你啥时候还我?你还不如说找我借的钱,打算从乡下买些粮食救急。”
  秦淮茹笑着奉承道:“这样更好。没有什么事难得住你。”
  李铭最讨厌冬天的厚衣服,“记得好好表现。”
  “大老爷,我哪次不是尽心尽力服侍你!”
  礼尚往来,秦淮茹同样白了他一眼。
  时时被浇灌,越发娇艳欲滴,妩媚的样子确实勾人心魂。
  李铭明显很吃她这一套。
  “那就再接再厉,额外嘉奖你一次。奖励金瓜子一粒。”
  “金瓜子对我也没什么用。”秦淮茹嘴上嫌弃着,可惜脸上的笑容没藏住。
  李铭把收集来的黄金,按3克一粒,做了一些空心的金瓜子样式。
  11月,也就是这个月开始,当月例钱发给娄晓娥和秦淮茹,每人每月一粒。
  按现在的官方牌价,3克差不多就是20元钱,他给周晓白每月20元的零花钱,对三女做到了表面的一视同仁。
  发月钱是归属权的一种确认。
  金瓜子做工精致,秦淮茹把玩了一会,又递回给他,“你帮我保管好。”
  “你自己保管,放在你的桃园小别墅门前的石桌上了。”
  “知道啦!我回去上班了。”
  秦淮茹的桃园小别墅,娄晓娥的绿洲小木屋,都是她们私人场所。
  “去吧。”
  李铭看着秦淮茹离去的背影,心里想:
  ‘没有实力的人,占有十分漂亮的女人真的容易招灾。’
  没有多想,他命令治安股的杨大奎、李方胜两人,去城东粮食局去打探消息。
  傍晚。
  临近下班。
  科长办公室。
  ‘粤省努力为国家多榨好糖!’
  ‘赣省二季晚稻大面积丰收!’
  ‘云省新建扩建一批化肥厂!’
  ‘陕省又新建成一座氮肥厂!’
  李铭看着报纸,琢磨等会找哪个大门继续蹲守抓夹带的人。
  砰砰砰,砰砰砰。
  “请进。”
  李方胜喊道:“科长,我们回来了。”
  “辛苦了。外面冷,先喝两口热茶暖暖身子。”
  李铭把报纸收拢扔一边,开水泡茶慰劳两名下属。
  杨大奎边关门边汇报,“粮食局狗屁倒灶的事情还真多,其中有个比较特殊的事。”
  “特殊在哪?”
  李方胜郑重道:“好些人对项德灏老婆的去世有一丝怀疑。”
  “上次没仔细问你们。他老婆应该还很年轻,怎么死的?”
  杨大奎端起茶杯没喝,先捂手,“自杀。8月份的时候自杀的。”
  “老师?”
  李方胜快人快语,追问道:“科长您怎么猜中的?”
  “在那个时候自杀,治安分局不太会怀疑是真是假,只有几种人,我随便猜了一个。”
  李方胜娓娓道来,“项德灏老婆的年龄比他大好几岁,长相也不是很好。”
  “甚至项德灏的同事有开玩笑,说他老婆是他的老娘。”
  “项德灏为此早就想离婚了,吵闹不断,但他老婆、女儿、儿子全都不同意,也就离不了。”
  李铭好奇问道:“他们一家子多大年龄了?”
  李方胜打开记事本,“项德灏38岁,他老婆大他几岁没问到具体数字。两人有个女儿21岁,去年出嫁了;有个儿子18岁,还在念书。”
  “38岁就有21岁的女儿,结婚挺早的。”
  李铭这话是从他自己的切身经历说起。
  人家那个其实才是正常的,建国之前,15-22岁结婚是很普遍的现象。
  很多年轻人外出闹愅命,家里都已经有了一位说亲的妻子。
  杨大奎不太赞同,委婉道:“还好了,蛮多人结婚早的。”
  李铭示意李方胜继续汇报。
  李方胜接着道:“粮食局好些人认为项德灏老婆不会自杀,是因为那时候他老婆没有受到波及。”
  “他老婆性格开朗,为人热情。很多人认为不应该是自杀的,很可能是他杀。”
  “甚至有人怀疑是项德灏把老婆杀了,人死了好再娶一个。”
  李铭直接问重点,“尸体呢?火化了没有?”
  李方胜回话道:“火化了。”
  “证据都没有了,咱们还能说什么?就是知道他是凶手,没有证据,也处理不了他。”
  李方胜也会说奉承话,“治安局他们没有办法。您能耐大啊!一出手可能就找出了项德灏的把柄。”
  “这个先不管了。先说说粮食局的其他事情。”
  杨大奎、李方胜两人这才说起,今天打听来的其他小道消息。
  有用的消息真不少。
  不过,李铭改主意了。
  娄晓娥在乡下躲着。
  周晓白知道他在转正的关键时期,为了不打扰他的工作,连电话都决定要少打,晚上更是不许他去爬墙了。
  秦淮茹一个人经不住他的折腾,开动他的马达,三两下功夫可以搞定她。
  近期的晚上不忙,李铭有了一个更不错的想法可以实践。
  下班后,他在南门蹲守又抓到了一名夹带的人。
  冬天,每个人身上穿得厚厚的,单从外表基本看不出异样,李铭却接连能抓到人,很神奇!
  红星轧钢厂全厂上下,对李科长的能力再无质疑。
  夜里。
  东厢房。
  秦淮茹偷偷走出家门,突兀的消失,已经被李铭收进小世界里。
  “吓我一跳呢!”
  “我是好心让你少走几步路。”
  见他急吼吼的要解自己的扣子,秦淮茹配合着,“今晚怎么这么急?”
  “我等会还要出去办事。”
  “你又找了个女的!?”
  “报仇不隔夜,我去教训那个项德灏。”
  “哦。”
  李铭很快就把秦淮茹剥光了。
  “秦姐这个脸儿,吹弹可破,肤如凝脂,小弟有福了。”
  “你就别打趣我了。”
  面若桃花的秦淮茹一触即溃。
  他很快就搞定了秦淮茹。
  开始了夜里的第二场任务。
  大多数的人做了坏事会心虚,即使心理素质强,在遇到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的时候,内心也会松动。
  李铭既然知道项德灏的老婆死因有蹊跷,那肯定是要操作一番。
  别人没招,他有办法。
  他弄了好几张白纸,每张都是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
  步行至95号大院门外,他再放出自行车,消失在清冷的夜色里。
  他根据手下人提供的地址,半夜找到了粮食局的家属区。
  李铭先把项德灏家的窗户玻璃卸掉了一块。
  乎乎的冷风灌入房间,把睡梦中的项德灏冻醒了。
  项德灏开灯查看,原来是玻璃没了,半夜三更无声无息,有些许诡异。
  在项德灏转身想找东西堵住窗户的时候,墙壁上多出了两张白纸。
  ‘为何害我’‘还我命来’
  白纸红字,夜晚昏暗的灯光下,很是瘆人。
  “啊!”吓了项德灏一大跳,不由得惊叫出声。
  很突兀,一条湿毛巾贴在项德灏的脸上,像是要堵住他的口鼻,不让他呼吸。
  扯下湿毛巾,项德灏一看,是家里平常在用的毛巾。
  “是谁!是谁弄的恶作剧!”
  项德灏拽紧毛巾,同时在心里给自己壮胆,这个世界没有诡,一定是有人在装神弄鬼。
  没有动静,回应的是又一条要窒息杀人的湿毛巾。
  项德灏掀开毛巾,是家里的另一条毛巾,连忙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啊!快来人呐!”
  周围邻居被惊醒后到项德灏家,什么也没看到,纷纷劝项德灏不要疑神疑鬼,明天把窗户补上就是了。
  等邻居走后没多久,房间墙壁上又出现了‘为何害我’‘还我命来’
  这房子不能住!
  项德灏想走,可惜没那么容易。
  貌似外面锁住了,把项德灏吓得大喊大叫。
  刚到家的邻居被项德灏折腾得不轻,又是什么异常也没有。
  项德灏打开房门,什么都没带,连夜跑路,跑到家属区的一堆外地参观人群里。
  李铭回小世界睡大觉。
  不管是不是凶杀案,先吓唬了再说,反正他整项德灏是理直气壮。
  秦淮茹要是只被人举报多占定量,要求她降定量等级,他还不能确实是项德灏搞的诡,还有可能是其他人的嫉恨。
  粮店吃力不讨好,要追查秦淮茹以前多占的定量,他可以百分百确定是这位项主任的手笔。
  整人者,人恒整之!
  各凭手段!
  25日。
  大清早。
  户外气温已经降到0度。
  95号四合院前院。
  几个人刚练完一套拳,站着闲聊天。
  董大爷说着话,嘴里冒着白气,“天气够冷的,今明两天,就是最后一次接见了。”
  阎埠贵猜测道:“接见完,他们应该是要离开京城了吧?”
  许大茂笑道:“都走了好啊,咱们还能过个好年。”
  之前被李铭的功高震主言论给忽悠了,许大茂以为李科长在厂里要低调,就没往李科长这边凑。
  经过被诬陷给糺察队下药的事件,许大茂才认清李科长在厂里是真正的大佬。
  攀附邻居比找其他人更容易,许大茂这几天死命的想混入前院练太极拳的小圈子。
  李铭对许大茂的目的心知肚明,不予理会,笑呵呵道:“大茂你想得挺长远的,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呢。”
  许大茂赔笑道:“两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的。”
  阎埠贵也同意道:“大茂这话说的对,离过年越近,时间过得越快。”
  “开表彰总结大会就要好些天。小铭你今年又要领好多奖状了。”
  李铭随口道:“今年估计是没有。好多人表现比我积极多了,我有些退步了。”
  许大茂凑趣道:“小铭你都退步了,那就没人有进步了。”
  董大爷乐呵呵道:“不说你们轧钢厂,街道办,治安局就得给你发好几张奖状。”
  “哈哈,希望能有吧。我先去厂里上班了。今天上午有接见活动,厂领导要求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李铭打个哈哈准备溜了。
  阎埠贵等人只有叮嘱他不要太累之类的场面话。
  前几天。
  26日这次的就有点意思了。
  因为又冷又饿,在检阅的车队还没离开的时候,就有一大堆小家伙开始撤退了。
  还有一个客观因素,京城此时17点过后就天黑了,他们再不走就要摸黑赶路回去。
  人数上万无边无际。
  准备离场的人成千上万,把机场的大门堵得水泄不通。
  检阅车队没办法从大门出去回城内,只好折返去东北侧的一个小门,改去了玉泉山。
  那些‘撒丫子’的小家伙,早没有了队列,东一拨西一拨。
  倒扛着旗帜仿佛是刚刚从战场上溃败下来的游兵散勇。
  满眼看去,路上全都是疲惫不堪的人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