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女人的大招

  我国是1992年后才开始使用gdp来统计经济规模。
  根据往前预估推算的数据,1979年,我国gdp只有4100亿元人民币。
  当年固定汇率是1.496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实际汇率可能要参照黑市的价格。
  所以,世界银行估计的数据不是固定汇率折算的2700亿,而是另外算的1783亿美元。
  79年的镁国gdp总量是2万6300亿美元。
  不管2700还是1700。发展了30年,差了10多倍,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如,这个差距把很多人吓尿了。
  79年,港城一座城市的gdp都有225亿美元。
  ‘承认人家优秀很难吗?’这样的话让人难以辩驳。
  内地有多么需要坚定自信,是可以想象的。
  类似女排五连冠这样不断打败世界各国的成就,在振奋人心上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李铭在京城搞的研究所,整几个大发明、大发现出来,弄几个大奖,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奖项都是可以运作的,关键就是砸钱和砸对钱。
  这里不只是说交际游说的砸钱,科研成果也是靠砸钱的事,而且是累积的砸钱。
  21世纪连续有20人拿了诺贝奖的日笨很有体会。
  这20名科学家,只有一位的获奖成果是21世纪初做出来的,其余19人,有3人是60年代出的成果,7人是70年代,5人是80年代,4人是90年代。
  刚刚好对得上日笨的经济和科研投入。
  日笨是靠着朝藓战争而被镁国松绑了一些,5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60-90年代在科研上猛砸钱,收获期是60-00年代,获奖期是21世纪。
  2010年才开始在基础领域砸钱的国家,要等到2020年代才开始出成果,全球排队的科学家很多,想要得奖起码要2040年代。
  世界各国都差不多如此,这是一般的科学规律。
  李铭显然是可以挑一些重点领域搞重点突破。
  他没有挑物理、化学,一是因为这两门学科有很多理论方面的研究,不是那么好突破;即使有突破,排队等着得奖的大佬太多。
  二是突破所需要的设备也不好搞,大多是被巴黎俱乐部禁止销售到内地的。
  就是他能搞到实验所用的机器设备,也没人会使用,更不好解释来源。
  平白招惹麻烦事,对民生的促进作用,还不如引进现成的那些大化工、大机械有用。
  主攻生物方面就简单多了,一是科研突破和获奖都相对物、化两门来得容易,二是可以直接快速应用于民生。
  资金有限的李铭,肯定是集中资源投入在这种相对‘短平快’的项目上。
  今年大学和中学一样没有放寒假,老师、学生都在学校里,他可以让张海洋慢慢找。
  小学的学生有放假,老师没有放假。
  老师要在学校学习思想,整顿工作作风。
  阎埠贵和冉秋叶刚好一起回到四合院,遇上了在前院晒太阳的董大爷。
  冉秋叶招呼道:“董大爷,您老可真是安逸啊。”
  阎埠贵扶着自行车下坡,“老董的日子让人羡慕。”
  董大爷笼着手跺着脚,“还羡慕呢,烦着呢。”
  阎埠贵不以为意道:“还在为退休金的事情发愁呐?”
  “不用愁,迟早会发给你的。”
  董大爷认真说道:“市里面工会都不见了,现在没人负责退休金了,退休金从哪来都不知道。”
  阎埠贵随口道:“你管它从哪来,找你们原来单位要就是了。”
  董大爷没好气道:“说的轻巧,单位也没那么多钱。”
  养老金的金额不低,最早1951-52年的标准是退休前工资的35-60%,53-58年修改后的标准是50-70%。
  单位编列劳动保险金的比例是工资总额的3%,其中70%的劳动保险金用于发放本单位的退休金,剩下30%则上缴给市总工会,市总工会负责调剂发放。
  要是本单位的退休、退职的职工比较多,本单位的劳动保险金就不够用,需要从市总工会管理的大池子里调剂资金补足。
  现在市里的总工会停了有大半年了,上缴的30%没人收,也没有单位再上交了,调剂资金就出问题了。
  没有了外来的调剂补充,一些单位的劳动保险金坚持了几个月就不够发了。
  把报告打上去,是降低标准人人都发一些,还是哪里可以挪资金过来足额发放,又或者是提高劳动保险金的比例,需要有人拍板做决定。
  阎埠贵扶着车站在院中间,“你又不差这么点钱,再说你还有儿子。”
  董大爷像大多数的父母一样,“儿子他自己还得养孙子孙女呢,日子过得本来就紧巴巴的。”
  冉秋叶明显搭不上的话题,走又不合适走,留好像也不大对。
  恰好中院的一大妈瞧见她回来了,喊了她一声,这才不尴不尬的先回去。
  老邻居互相之间都是知根知底,阎埠贵斜着眼说道:“你就别哭惨了,去年温室大棚分到的那笔钱,我看你都还没开始用!?”
  董大爷没有否认,“这样坐吃山空,总有吃干净的那天。”
  阎埠贵示意东厢房,“小铭怎么说的?”
  董大爷摇头道:“我没问,这个问题跟他搭不上。我哪好意思麻烦人家。”
  阎埠贵一脸你不懂了,“小铭是轧钢厂愅委会的委员,厂里的大小事他都有参与。”
  “轧钢厂同样有人要领退休金。”
  董大爷一幅你才不懂的样子,“轧钢厂会缺钱么?”
  阎埠贵笑道:“这倒也是。”
  “他们厂的企业基金肯定有钱,随便挪一点就能凑够了。”
  站了一小会又有点冷,董大爷跺着脚说:“可不是嘛。我就没去麻烦小铭了。”
  阎埠贵也说起自家烦心事,“我家解旷是升学还是工作,也让我头疼得很。”
  董大爷接话道:“早跟你说过了,要赶紧找份工作,随便哪个集体的厂子也行。”
  “小铭前两年说的一点都没错,现在一一应验了。”
  阎埠贵趁机问道:“你有没听说哪里有工作岗位的?”
  “你这是套我的话来着了!我要是有消息早告诉你了,用得着你问么。”
  “这不是怕你一时之间没想起来嘛。”
  生活就是这样,不断的解决问题,不断的冒出新问题。
  解决不了就拖着,拖着拖着也没有解决,成为老大难了。
  两天后。
  港城,中环,联邦大厦。
  董事长办公室里正在开例会之前的小会议。
  娄晓娥翻着报纸,“《震惊!方便面竟然使用地沟油》,《火腿肠全是面粉,特大欺诈!》。”
  “马上就要过年了,港城突然冒出很多对我们不利的消息。”
  黄福义是负责公共关系的,维护报社、电台关系也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内。
  “董事长,我已经调查清楚了,是吕家乐派人散布的消息。”
  “他先派人去市政局举报了我们,然后这些报社也配合着发了文章。”
  陌生的名字,娄晓娥没有丝毫印象,“谁?”
  黄福义有些心虚的说道:“就是之前散播我们魔方暴利的那个。”
  娄晓娥眉头一皱,“就是那个和朋友老婆偷情的?”
  “你整他的事情被他查到了?”
  黄福义老实交待道:“应该只是怀疑我们整了他。要是知道是我做的,肯定早就找我的麻烦了。”
  “市政局的人和我透露,送举报信的人是吕家乐的司机。”
  事情已经发生,娄晓娥没有多废话,吩咐道:“我会让倪休经理发个声明给各家报社。”
  “你也和报社说,我们支持他们的记者随时去厂里实地参观采访。”
  “后面要是有人再敢没凭没据乱写我们,叫阿海带人把报社的主编、编辑、记者、投稿人全部打断手脚。”
  以前也就工作上的事发点脾气,这次是娄晓娥到港城以来唯一一次这么生气。
  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每个星期都亲自去检查工厂,被人污蔑食品卫生问题,她显然是被激怒了。
  黄福义小心应道:“我这就去安排。”
  等人走了,大舅哥劝说道:“消消气。发生这样的事情很正常,商业诋毁是免不了的。”
  娄晓娥使出女人的大招,“我不管!”
  自己妹妹自己宠,大舅哥附和道:“那就按你说的办!”
  “不展现一下我们的实力,有些人还真以为咱们是好拿捏的。”
  “我让人传话给吕家,要开战的话咱们跟他们战个痛快,要是不想开战,就让吕家乐在全港城的报纸上登报道歉。”
  娄晓娥只是很生气,还没有失去理智,“嗯。我会吩咐许志勇经理加强家里人的安保措施。”
  大舅哥提醒道:“工厂也要加强。”
  “最近港城那么多火灾,我看不全是麻痹大意着的火。”
  娄晓娥征询道:“你的意思是有恩怨?”
  大舅哥冷哼一声,“订单没抢赢,发泄私愤也不无可能。”
  娄晓娥想到港城的消防,可能都不用收买,能力就很有限,压根查不出真正的起火原因。
  “等会开会的时候,我会让经理们加强安防的。”
  大舅哥起身说道:“我就不开会了,我现在就去找人传话。”
  “路上小心些。”
  “我的新车好着呢!”
  “你就嘚瑟吧!”
  港城的消息流通还是很快速的。
  吕家的家主吕全福收到中间人转来的消息。
  “家乐,星辰公司的坏消息是你找人放的?”
  吕家乐大剌剌的坐在沙发上,手里还有一根刚点燃的雪茄,“是我放的。”
  “前些时候的事情,听说是有人打电话通风报信了的。我敢肯定就是星辰公司找人做的。”
  吕全福恨铁不成钢的说:“让我说你什么好!”
  老父亲又要训人,吕家乐连忙转移话题,“星辰公司一个暴发户而已。”
  “敢威胁我们吕家,真是乡巴佬没见过世面。”
  吕全福对这个事更在意,“确实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
  “帮我约胡家、周家他们几家吃饭。我要告诉他们,再不振作一下都要被人踩在头上拉屎拉尿了。”
  吕家乐笑道:“我这就给他们打电话。”
  50-70年代,有很多人到港城打拼,各路枭雄你方唱罢我登场,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
  新贵们渐渐有了实力,一些老牌的家族受到了很多挑战。
  中午。
  娄晓娥回到了灿如阁8楼。
  在京城的李铭感受到了娄晓娥回港城家中的情况。
  应付了周晓白几句,他连饭都还没来得及吃,匆匆离开创新技术研究所。
  “有什么急事吗?”
  看到自己男人出现在卧室,娄晓娥立马拿起准备好的报纸告状。
  “港城老牌家族吕家的吕家乐,在市政局举报我们的食品有卫生问题,同时还找了人在报纸上发抹黑我们的文章。”
  李铭接过报纸,看了几眼耸人听闻的标题,“我们在港城没有这样的竞争对手吧?”
  “他们家族想进军食品行业?也没有这样把整个行业搞垮的。”
  娄晓娥提示道:“就是说我们魔方暴利的那个,黄福义还整了他一回。”
  李铭回想起来了,“他没和人家老公死磕?他来找我们做什么?”
  娄晓娥根据得来的消息猜测道:“可能是花钱摆平了。想着和我们有恩怨就算到我们头上了。”
  事实就是如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铭询问道:“你现在做了安排了没有?”
  娄晓娥把应对方案仔仔细细的说给自己男人听,免得做出的决定有疏漏。
  李铭听完后,“懒得浪费时间,单刀直入。”
  “我们现在回公司,直接打电话问吕家的话事人打算怎么解决。”
  有了主心骨,娄晓娥从发号施令的董事长变成了执行命令的总裁,“好的。”
  联邦大厦。
  娄晓娥的董事长办公室。
  轻而易举易找到了吕家的联系方式人,电话里,老牌与新贵的交流并不顺畅。
  “老不死的你等着。”李铭说完就把电话挂了又提了起来,不给对方在电话里放话的机会,气死对方。
  李铭见小透明黄福义站在角落里,“黄顾问,你联系一下阿海。让他集合人手,钱会给他报销。”
  黄福义多问了句,“人手越多越好么?”
  “嗯。”
  黄福义积极表现道:“我现在就去湾仔街市,亲自监督他召集人员。”
  李铭同意道:“可以。你去吧。”
  惴惴不安的黄福义这才放下心理包袱,这个事算起来他要负责的,私下行动让事态升级了。
  李铭肯定不会让手下人背这个锅。
  吕家乐说的话确实抹黑了星辰公司的形象,会影响公司收益。
  在星辰公司调查后,和气生财的话是要表示个歉意,‘不好意思,嘴巴大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档子事情也就算过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