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你要是敢录,我跟你没完

  新闻就是这样。
  只要离谱了就是新闻。
  不离谱的没人关注的就不算新闻了。
  就像狗咬人不是新闻,要咬得很严重才是新闻,或者狗主人也很狗才能成为新闻。
  娄晓娥在躺椅上伸了个懒腰,“我是不大懂这些。”
  李铭点评道:“这是宣传高手。”
  “一篇很平常的声明而已,瓯镁的人看都不看,理都不理。”
  “我们反反复复的播,反而会引起一些人的关注,瓯镁的报纸还会帮着报导,我们的声音也就传播出去了。”
  娄晓娥立刻想到借鉴这个办法,“我们的产品宣传能不能这样做?”
  “饮料红牛的镁国、日笨、瑛国口味都已经定型了,需要打出宣传了。”
  李铭比较关注主要市场,“在镁国上市的法律程序没有问题了吗?”
  “咱们是跨国公司,遵纪守法更是要摆到首位的首位。”
  娄晓娥肯定道:“上市的程序没问题了,红牛定位为功能饮料,镁国对这类产品的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
  1937年在法无禁止的情况下,药师为了让儿童更容易服食一种磺胺类的药品,用二甘醇代替酒精作为溶剂,造成107人死亡。
  因此,镁国在第二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统称为《食品、药品与化妆品法案》。
  在1962年又通过了《kefauver-harris药品修正案》,让镁国的食药监督有了转折性的变化,更严格了很多。
  同样的,能出这样的法律,必然是有发生某些严重后果的不良反应。
  在这个修正案之前,镁国的药品、食品商人钻空子,胡搞八搞的弄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特别是1960年前后,徳国药企格兰泰公司的药品‘反应停’让瓯洲、澳洲、加拿达、日笨等国出生了约1.2万名畸形儿。
  镁国虽然有fda的弗兰西斯·凯尔西博士对副作用有疑虑,把‘反应停’阻挡了下来,没有正式上市。
  但是镁国的经销商绕过了监管,给1000名医生供应了250万片‘反应停’用于临床实验,交到了2万名孕妇的手里,生下了17名明显的畸形儿。
  额外说一句:徳国的格兰泰公司拒绝为这1.2万名畸形儿承担任何责任,只在2012年道歉了一句,缺不缺德,大伙心里有杆秤。
  所以,镁国的食药监管大大加强,上市之前的审查增多,很多修饰词都不许使用,并且fda有了对生产企业进行检查的权利。
  星辰公司作为外国公司,为了免受镁国本土公司的小手段,上市之前尽量做到合法合规。
  娄晓娥继续说道:“我们已经事先声明了儿童、孕妇、咖啡因过敏和心血管疾病的人不适宜。”
  “红牛上市销售后,通过fda的平常检查应该没问题。”
  “新项目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业务才是困难得多,真像你说的,要以做功德的心态去做。”
  李铭安慰道:“钱财对于咱们来讲只是一些数字,当守财奴没意思。”
  “经营公司获取利润的同时能造福更多的人,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娄晓娥会心微笑道:“嗯。”
  她平常花钱不多,也就喜欢一些跑车、游艇。
  相对于他们仨人的身家财产,这都是不需要花多少钱的爱好。
  加上她自己本心善良,很赞同李铭在教育、医疗、慈善方面的投入。
  娄晓娥商量道:“我打算把‘中文教育基金会’设在咱们在荃湾的小学。”
  李铭有更好的想法,“不要。让你大哥在镁国设立这个基金会。”
  “后面可以把镁国公司的一部分利润捐到这个基金会。”
  中文教育基金会,是李铭准备用来助力海外的中文教育。国内的捐资助学,他会用另外的机构。
  娄晓娥疑问道:“镁国的基金会可以把钱投入到港城、南洋么?”
  李铭确定道:“投到全世界都可以。有镁国的这张虎皮,港城和南洋的人不敢为难基金会。”
  既然没有问题,娄晓娥安排道:“那我明天多发个电报给我大哥,让他了解一下镁国成立基金会需要些什么文件。”
  “可以。”
  李铭提醒道:“秦姐来了。”
  娄晓娥取笑道:“她最近来得挺勤快的。”
  李铭把秦淮茹放进来后,立刻告密,“秦姐,晓娥刚说你最近来的挺勤快的。”
  娄晓娥的脸皮也锻炼了出来,脸不红心不跳的立马否认,“他造谣,我才没说过呢。”
  秦淮茹笑颜如花的说道:“我知道他没安好心,他想挑拨咱们姐妹俩的关系。”
  见秦淮茹去换衣服了,娄晓娥得意的挑眉,“某些人就是小坏蛋!”
  李铭嘿嘿笑道:“等会我拿出录音带,看看谁是小坏蛋。”
  娄晓娥顿时懵逼了,“你还录音!?”
  “吓唬你的。港城的特务多,间谍设备多,平常说话要注意着点。”
  “知道啦!”
  娄晓娥坐起身,又怀疑的问道:“你确定没有录音吧!”
  李铭听懂了她的意思,“真没录,我录那干嘛用?”
  娄晓娥绷着小脸、握着小拳头,威胁道:“你要是敢偷偷录,我跟你没完。”
  李铭坏笑道:“有你在我身边,我干嘛要去听录的,听现场的多带劲。”
  “死样。”
  秦淮茹换了身轻便睡衣过来的时候,看到那俩人已经衣衫不整了。
  没啥好说的,她也加入了其中。
  。。。
  浅吟低唱
  。。。
  事后,红光满面的秦淮茹缩在躺椅上恢复力气,“我本来是想问问你,新来的主任对你怎么样的?”
  白天什么时间都可以问,李铭懒得揭破她,递了杯温水给她。
  “蔚主任刚到厂里,即使想搞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也要先了解清楚厂里的情况。”
  秦淮茹美滋滋的接过杯子,“你之前不是打听到,新来的主任的为人是比较强势嘛。”
  “你在厂里最强势了,我估摸他要收拾人,可能首先会朝你下手。”
  娄晓娥躺在并排的躺椅上,挤眉弄眼道:“你男人什么能力,你刚才已经深有体会。你不用担心他的啦。”
  秦淮茹轻轻拍了下娄晓娥,“就是心里老惦记着他。”
  娄晓娥没继续打趣,“有时喝茶、喝咖啡的时候也会想他,想他在做什么,是不是搂着别的女人甜言蜜语。”
  李铭一时没想到该怎么哄俩女,他很干脆的选择了装死。
  多说多错,少说少错。
  秦淮茹瞟了一眼正在喝水的臭男人,“我倒是没想这些。”
  娄晓娥随口道:“你在京城随时能见到他,心里有数。”
  秦淮茹连忙撇清道:“我天天不是办公室上班就是四合院处理家务,我见到他的机会也不多。”
  “我见着他的时间还没有你多呢。”
  娄晓娥口不应心的说道:“随便他了。”
  “他要是有心对咱们好,自然不会惹咱们生气。要是纯心气咱们,拦也拦不住。”
  李铭不打算让她们继续扯下去,“小样的,你今天挺调皮的哈!”
  “咱们接着来,我先让你好好开心开心。”
  娄晓娥心里确实挺开心的,“去去去,你去找秦姐。”
  。。。
  锦上添花
  。。。
  秦淮茹已经先回去了。
  李铭和娄晓娥又在热水池里泡着休息。
  娄晓娥轻抿了一口橙子汁,“红牛饮料的宣传,你还没给我拿主意呢。”
  李铭惬意的说道:“你让他们先拟出一个方案来,拿回来给我看。”
  娄晓娥撒娇道:“你肯定有好主意。”
  “我先听听你的,他们做出来了不好的话,我直接让他们按你的想法来修改,改好了再拿给你看。”
  小手往他身上一顿乱摸,李铭知道不给点料是不行了,“不晓得镁国的植入式广告流不流行?”
  “植入式广告?”
  “找一些镁国正在拍摄的电影、电视剧,现代剧情的那种,在电影、电视剧里面不着痕迹的把我们的饮料加进去。”
  娄晓娥眼神一亮,“电影、电视剧很热门的话,看到的人就多了。假如重复一直播的话,这个广告也能跟着一直播。”
  “嗯。”李铭接着说道:“我们不需要独家合作协议,而且只需要在符合主题的情况下出现,正面导向的,广告价格应该不贵。”
  娄晓娥欣喜道:“我明天发电报去镁国的时候带上这个。”
  “正好可以给我哥多找点事,不让他在镁国闲着,免得他又去找女人。”
  “我听纽约的员工汇报说,他最近又和一个女人打得火热。”
  李铭没有对此发表意见,转移了个话题,“给你爸妈买的别墅有眉目了没有?”
  娄晓娥果然跟着他的思路走,“我妈和我两个嫂子明天要去看了一处。”
  “她们要是觉得还行,我再去看一看,没问题就付钱买下来。”
  李铭柔声说道:“花多少钱买都没问题,房子不能有问题。别让爸妈住得不舒心。”
  娄晓娥甜滋滋的笑道:“你对我真好。”
  “我最心疼你了。”
  “嗯。”
  一个星期后。
  5月3日,京城红星轧钢厂。
  保卫科科长办公室。
  一队长范家文拿了张纸前来汇报,“科长,这有一份市治安局軍管小组发的通令。”
  李铭全身靠在椅子上,懒洋洋的问道:“大清早的,他们又发了什么通令?”
  “这次是关于维护京城交通秩序的通令。”
  “有没有新的提法?没有的话,你让办公室的翻印好,下发给各个科室、车间、家属楼。”
  范家文笑呵呵道:“虽然六条规定都是老调重弹,您还是亲自过目一下好。”
  李铭无奈道:“好吧。”
  接过通令,他随便扫了几眼,除了有一条‘严禁骑自行车带人’让他有点莫名其妙的。
  其他诸如不准套牌、不准无证驾驶、不准乱停车之类的规定都很正常。
  “既然希望各级愅委会对所属人员广泛进行宣传教育,那就让厂里多出一些黑板报。”
  “交通整治没什么新意,你去安排翻印下发吧。”
  范家文应声道:“我会安排好的。”
  “现在横冲直撞的人太多了,受伤受得不值当,确实需要整顿一下交通秩序了。”
  李铭不以为然道:“一点用都没有。”
  “治安局的工作没有恢复,没人对那些违规的人的处罚,那些自私自利的人肯定是怎么有利于自己怎么来。”
  城西创新技术研究所的老钟师傅,公交车排队不行以致抢不赢别人的事,周晓白已经告诉他了。
  保卫科的年轻干事们,有时候也需要坐公共汽车、电车,对这些公共交通不按站牌停车、截头进站、催上撵下等等很有意见。
  范家文凑趣道:“既然是私心作祟,那要把他们拉去**、批、改。”
  李铭啧了一声,“有时候遇到那种在路口抢行的汽车和自行车,我是真想拉他们去批的。”
  “后面想想,这样的人迟早出车祸,有他们后悔的,心里也就想通了些。”
  范家文对此也有些微词,“这些人挺不好的,特别是还容易把别人给撞了,挺害人的。”
  李铭叹气道:“没辙。即使有人管,违反交通规则的也只是以批评教育为主,没有什么惩罚措施。”
  “只有屡教不改造成严重事故了的才有惩罚措施,那都来不及了。”
  范家文摇头道:“不过不归咱们管,只能随他们去了。”
  李铭端起茶杯,“是啊,不归咱们管。咱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范家文走后,李铭继续看报纸。
  ‘冀省煤炭产量逐月上升,多处煤矿提前数天完成四月份生产计划。’
  ‘苯溪矿务局彩屯煤矿创造一年来的月产最高记录。’
  ‘贵yang煤矿提前十一天完成四月计划。’
  ‘阜新矿务局新邱煤矿**掘进队连续十五个月超额完成计划。’
  最近还有宣传大同、萍乡、平顶山、枣庄等地的煤矿,连续几天都是表扬各地的煤炭生产成绩。
  这一回遍地开花的提前完成生产计划、月产量最高记录,而不是以前那种增长百分之多少,这种数据就靠谱多了。
  煤炭生产看来是恢复正常了。
  这时候煤炭在工业上的作用比石油还大,有了煤炭,工业就是下降也降不到哪。
  五一劳动节这样的好日子前后,京城也是坏消息不断,李铭觉得这算是难得的真实的好消息。
  工厂能够正常生产,各类工业品的供应也就正常,群众的生活也能便利些,起码不用担心肥皂、拖鞋这些都买不到。
  天气马上要变热了,清凉、梳洗用品需要大量供应。
  李铭看了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
  他要去办公楼开会,轧钢厂今天学习《延桉精神永放光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