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不要平静,要血流成河

  第一期的成功是可以预见的
  除了4位明星召唤师自带流量、话题度,最厉害的还是有了追下去的锚点正如qq群发生的那样,围绕xx和bin的冲突,引发了破圈级别的讨论——
  靠着剪辑和后续的评级,成功引导网友站队
  还是那句话
  节目的热度,需要让网友参与进来
  就跟《创造101》投票出道的机制一样,《超越吧》的评级体系,完全就是冲着引战去的
  而bin选择s班,自我激励的一句:当太阳升起时,就把昨天忘掉,又一次引得黑子、白子大战
  能做到这一点
  可见节目已经有了根基
  毕竟…
  骂是需要精力的
  在此之前,bin和xx完全就是个路人,也就小部分青粉对xx有印象,知道xx有段时间在一队训练室露过脸
  但…
  这点关注,可撑不起这样的讨论量,由此可见节目的塑造有多成功
  微博
  #bin道话#和#笑恨平生#的评论区,象征着这场大战的风向
  一开始,bin处于下风,毕竟电子竞技菜是原罪,lpl观众代入xx视角,普遍觉得bin不占理
  抛开事实不谈成了第一期前半段的口头禅,用来讽刺那些替bin说话的网友,认为这些人就是排位里的少爷玩家,经典坑了怪队友说话难听,直接摆烂
  对于这样的帽子
  这些维护bin的网友,或主动,或被动的投入期待,心里渐渐接受了bin这个人——出名的选手,基本都经历过这样的循环
  比如青粉
  也是经过几次骂战,粉丝才变得团结
  用某网友的话讲,我第一次知道penicillin时,只是觉得这人卡牌玩的不错,产生了一点好感,结果网上维护两句,直接被打成青孝子
  那问题来了
  既然都成孝子了,不干点孝子该干的事,岂不是被白扣帽子了?
  很多网友都是这样,本来的属性偏理中客,被讥讽两句,自己就黑化了
  说难听点…
  这些维护bin的,难道真的觉得bin没错?
  不是
  他们只是觉得某些网友比较过分,明明冲突双方都有情绪发言,结果板子只打一边
  加上xx的嘴脸,完美对应恃强凌弱这四个字…
  人吗,总是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总在为自己的生活找合理性,为自己的生活找可能性
  支持xx的
  并不真的喜欢xx,而是把排位遇到坑逼的情绪,投射了出去
  同理
  维护bin的,并不真的觉得不听指挥有理,而是觉得拖后腿归拖后腿,没必要一副‘该死’的口吻
  这个社会,还没社达到不允许弱者生存
  反倒是被这样喷,被xx当众取笑,bin竟然还有勇气坐进s班,这一行为给了维护者支持下去的动力
  #bin道话#冲进热搜前十
  没等企鹅进一步发力,竟然引来不少地方媒体下场播报
  且最先给出反应的就是bin的家乡
  一篇自省、自悟的长文,明牌力挺bin,甚至上升到当代年轻人要乐观,并称bin是个电量充足的人
  这样的定性,让支持者莫名自豪,虽然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但被围攻这么久,任何一点的声援,都足够让人欣慰
  这之后
  围绕bin道话,一些大v跟着发表感想这里面,很多人只是听过lol,对lol的印象就是一款很火的游戏,但这不影响针对综艺发表观后感
  《环球》胡总编便站出来道:“我们这个社会,对年轻人要包容一点”
  胡总编没看完节目,但不妨碍他输出观点
  问题随着这些官方下场,喷bin的反而更多了
  毕竟前面争的还是对错,包容观点一出,变成喷bin的都是心眼小,这谁服气?说破天,bin那战绩就没法洗
  ……
  群里
  群员跟着分成两派
  一派高举官方定义,称bin这个人不内耗;一派觉得bin不是不内耗,而是没脸没皮没羞耻心,被上单青打成这b样,还有脸说xx很神气——
  “青神打中单的,他打上单的,打不过就算了,还有脸叫,我要是他,我早捡块豆腐撞死了”
  “确实,换我我退赛了,早点转业打螺丝”
  “还bin道话,讽刺”
  “全世界都在讲bin道话,数字bin的话,让世界都听话”
  “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bin道话”
  “热知识,太阳升起是浩哥说的还有,浩哥说这句的背景,是让粉丝乐观,不是坑完安慰自己”
  “蚌埠住了,洗bin的都什么人啊,祝排位把把遇到这种逞能型上单,打不过非要打,说了也不听”
  “哎呦喂~~原来我bin哥创不出这么有水平的话”
  “青神语录的含金量,bin就学吧”
  “这么喜欢bin,建议课本把定语从句,改成bin语从句”
  “……”
  网友逆反心理发作
  官媒越吹捧这种没成绩的,网友越要讽刺归根结底,bin目前什么成就都没有,就因为所谓的不内耗、自信,就被推的这么高,这要怎么服众?
  但不管怎样
  节目组赢得了讨论度,bin、xx等选手被观众记住企鹅投资这档综艺的初衷,没被白费
  青训基地
  录第二期素材的同时,导演组找几位明星召唤师开了个会会上,编导兴奋的表示,节目播出3天,播放量突破3千万!赢!
  “…保持这个势头,节目不会被砍!”
  “好!”
  一群人与有荣焉,纷纷鼓掌
  毕竟《王者出击》投资3个亿,豆瓣评分4分,被网友评为比天线宝宝还尬,《超越吧》投资近一亿,第一期评分高达7.8分,被网友评为电竞版《创造101》,热度完全吊打前者
  说完成绩
  编导总结道:“现在看,网友集中讨论的点,在于bin能不能逆袭,xx能否笑到最后,这俩都是靠节目打出热度的,证明真人秀这种形式也能制造电竞明星”
  黄导演沉吟道:“我之前参加过企鹅的讨论会,会上,《101》的编导组提了一件事,说逆袭剧本很难复制——
  这就跟热血王道漫一样,刚开始新鲜,后面观众就不买账了”
  秦浩跟着点头
  他觉得这次出圈,纯粹就是xx跟bin够有个性,而且还是录制过程中发生冲突,所以引爆了网友的g点
  问题可一不可二
  《超女》的火热,固然是赛制的加成,也有人的加成,再往后,节目组自己都没法复刻那个火热的夏天
  同理
  《创造101》成团火了,就代表节目能批量复刻?很蓝的啦
  编导忍不住提道:“除了逆袭剧本,不还有空降剧本,王道剧本,作精剧本…”
  “剧本归剧本,但有些人就是更容易获得观众缘你像bin,他的那些话不是我们定制的,冲突引发爆点,也是我们事后总结的…这些东西,只能算妙手偶得…”
  “秦浩,你怎么看?”
  兴奋回落,编导忍不住看向三冠王
  毕竟第一期除了bin道话和笑恨平生爆了,评论出现第二多的身影,就是秦浩,无论是进组前的小幽默,还是对冲突的解释,都受到了好评
  再一个
  管泽元也贡献了一些节目效果,包括评级时融入的导师闲聊,也是出自秦浩的点子
  可以说
  《超越吧》开局这么顺,一是参赛选手很有故事,能让观众记住,二就是秦浩这个导师串联的好
  “我对怎么做节目不懂…”
  旁边,有领导打趣道:“…你上的那期饭堂,播放量也是最高”
  秦浩:……
  平时都是被夸操作好,还第一次被夸有综艺感
  秦浩沉吟片刻,顺着往下说:“主要我对节目的定义,就是电竞版选秀
  你想,一个选手从新人到有点名气,一般都是靠打比赛,靠自己或网友创梗,从而打响名头
  总之,就是成了职业选手,也缺少这样直接面对镜头的机会”
  “另外,节目要评标王,俱乐部答应过来竞价,我们可不可以围绕这一点,提前让俱乐部参与进来
  比如最开始看好谁,然后拍着拍着,推翻第一印象,或者干脆好几家展开追逐,互相许诺放狠话…”
  秦浩像在答辩,完整的陈述想法:“我是感觉这种也能成为看点,毕竟外界还是向往把爱好变成工作的——
  说实话,谁没做过这样的梦?打打游戏就把钱和名气挣了
  所以这档节目,不止要帮新人打响名气,还要创造财富神话,只有这样,新人才会趋之若鹜,才好发掘”
  “不过这么拍,必须找那种能拍板的来…”
  秦浩举例:“你像rng、ig、edg、we,这些俱乐部都有自己的固定受众,每年转会期,多的是粉丝出谋划策,能把他们引入,热度能不能超越第一期不好说,但官博肯定热闹”
  说到这
  秦浩又聊了聊jkl被举报年龄作假,引发淀粉、极粉斗法的事,以此证明粉丝热衷操控俱乐部
  领导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番陈述…
  让领导想起skt
  最近摊粉除了喷bang、剥夺冠军,其余精力都放在建队上,今天要求买khan,明天要求买deft,吵的确实热闹…
  领导很高兴秦浩能考虑到这点,他夸道:“发掘电竞本身的看点,确实比强求效果要好”
  得到鼓励
  秦浩干脆一股脑的把想法倒出来
  毕竟最开始看完策划,他心里是崩溃的,压根不觉得‘撕名牌’、‘闯关’放在这档节目会有趣
  再一个
  旁观这场骂战,秦浩不纠结于谁对谁错,他只知道bin和xx的起点,比大部分职业选手要高,还没打lpl,就获得了这样的关注度和流量
  虽然…
  压力大了点
  但往好的方面想,压力也是动力,很多选手打着打着退役,不是他们没本事,而是缺乏关心、无人在意
  比如金贡
  来滔搏前,都快悲观了可随着么么哒被叫响,知道外面有那么多人关注他,动力系统立马升级成核能
  虽然还会有年龄上的担忧
  但整个的气质,已经变了很多…
  “其实跟踪成长,也能见证各俱乐部的眼光”
  “什么水货,状元,不也是nba观众喜欢的谈资”
  这才是秦浩答应录节目的核心
  他就想激活市场,让更多有天赋的18岁,愿意进来闯,而不是一潭死水
  编导听到这个,眼睛一亮
  毕竟…
  一群拍板的凑一起,肯定有人被打脸!
  “唔~~这个点子…第三期可以引入”
  “嗨嗨”
  秦浩没揽功:“我只是觉得这样对选手的吸引力大,更能催生节目效果——
  在电竞圈,越认真越容易爆发冲突,毕竟每个人的舒适区不一样,对局势的判断、理解也不一样”
  编导深以为然
  这样的道路,娱乐圈也常见,比如《花儿与少年》,就是靠着观念不同,来制造对立和冲突
  碰头会结束
  罗云玺的助理回到沙发区,对着自家艺人喜道:“没想到节目播放量还可以,网上热度还挺高!”
  本来参加录制,只想加深电竞相关的标签,博点路人缘,没想到还有意外惊喜
  眼看着节目有成功的潜质
  助理当然会绞尽脑汁,为自家艺人增加存在感
  “…我发现只要你跟秦浩搭话,弹幕量就会变多!”
  罗云玺点点头:“嗯,他的粉丝比我多,蹭一蹭有好处”罗云玺想到什么,笑道:“主要他也不反感!”
  蹭在娱乐圈,可不简单
  有些艺人知道自己被蹭,甚至会公开划清界限,说明情况,毕竟粉丝既讨厌自家偶像上赶着,又讨厌别人不带自家艺人玩
  问题秦浩又不混娱乐圈,偏偏知名度还高,粉丝画像多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
  蹭这样的人…没有负担
  类似的对话,同样出现在张彬兵那里,2位新生代演员都尝到了电竞人设的好处,毕竟时代在发展,游戏玩家越来越多,有个相同的身份,方便拉近距离
  “他获得的好处比你多”
  张彬兵经纪人分析道:“你的画面是四个人里最少的”
  “我有什么办法”
  张彬兵烦躁道:“他什么都能问,我又不好开口”
  “剧本就拿错了!”
  “唉~~”
  经纪人叹口气:“我以为走个过场,不想你牵扯太深”这样节目扑了,还能买通稿甩锅
  ig俱乐部
  苏小洛接到藤井打来的电话,了解了节目组的意思在问过老板后,ig没有拒绝的理由
  诚如勃哥的感慨:红了,身边都是好人
  《超越吧》第一期开了个好头,影响力摆在那,谁不想在正当红的综艺露脸?没看这几天,阿冷、余霜都很积极吗
  随着播放量节节攀升
  几人的微博关注度,都在涨,好些不关注主播圈的,也都通过这档节目认了个脸熟
  而在主播圈,脸熟就是钱!
  “他表哥怎么说?”
  苏小洛问阿宁
  “还能怎么说?觉得我们求他呗”
  “好好好…”
  抽卡的冲动上涌,苏小洛这会特想上节目恶心jkl,让世人知道他苏神的识卡能力!
  sr?
  随手就能抽到!
  怀着这样的报复快感,苏小洛心里就在想:你jkl就是没挨过毒打,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才敢推出一个表哥跟我打擂台!
  不让你吃点苦头,你还真把自己当主角了!
  于是,ig积极响应藤井的号召,表示了充分的期待,只是藤井想的是双赢,苏小洛想的是血流成河…
  b3fe3k334.sbsb3fe3k334.sbs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