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惨遭灭门

  第400章 惨遭灭门
  第四百章
  “是我!”
  一道沙哑而阴鸷的声音响起,语调有些尖锐,又带着一种中气不足之感。
  说话时的语气带着一种让人浑身直泛颤栗的深深恶意。
  最重要的,是那声音十分熟悉,熟悉到少年的娘昨天夜里才与之交谈过。
  旺婆婆!
  “鬼啊!!!”
  妇人认出旺婆婆的声音,吓得魂飞魄散。
  ……
  第二日少年前去探望母亲,为她送饭时,她提起了昨天夜里发生的事,哀求少年回家向父亲求情,一家人帮着向叶二爷说说好话,让她搬回家住。
  少年心疼母亲,当即答应了下来。
  可涉及了人命官司,哪能这样轻描淡写的便算了。
  一家人去了叶二爷家坐了半天,叶二爷没有松口,话里行间只说旺婆婆死得蹊跷,若是此事高高提起、轻轻放下,难免会惹人非议,说是欺负村中失子老妇。
  但又说旺三爷母子已死,反正只要民不举、官不究,再过一段时间这事儿便揭过了,因此劝少年一家先回去,只要他娘熬上几日,平息村里人议论此事便算了。
  得了叶二爷这样的答复,一家人心中一松,便都欢天喜地回家。
  “我本来打算天黑前去一趟陈家老屋,跟我娘说这个好消息,哪知天还没黑,便又下雨,雨还越来越大,便只好算了。”
  他盘算着等雨停后再去探望母亲,哪知这一夜雨都没停过。
  第二天少年起了个大早,带了两张菜饼子去了陈家旧屋,但这一去却扑了个空。
  他母亲从陈家旧屋中失踪了。
  “因涉及杀人案,屋子是从外上锁。”
  只是屋门年久失修,中间能将破门拉开一个很大的缝,可供人的手穿过。
  虽说已经知道这桩案子与鬼有关,但范无救仍忍不住问:
  “会不会是你娘害怕鬼,想办法将手从门缝里钻出来,将锁掰开了?”
  ‘嗤。’一旁张传世听了这话忍不住发出一声冷笑,讥讽道:
  “小范,我看你小子真是蠢猪笨牛,谁能有那力气扭开一把铁锁?”
  范无救将眼一瞪,手臂一举,拳头一握:
  “我!”
  他将袖子撸下来,露出肌肉贲起的胳膊。
  “……嘁。”
  张传世无话可说。
  赵福生没有理睬这两人,而是心念一转,随即与此案相关的一些线索浮现在她脑海中,她说道:
  “你娘掉陈家旁的废弃池塘里了?”
  “是的,大人。”
  虽说事情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之久,但说到母亲之死,他仍旧眼泪汪汪的:
  “她不知怎么的,就掉到那池塘里淹死了。”
  当时门锁没毁,房门也没坏,可人硬生生不见了。
  少年想起旺三爷母子之死,心中不安,在陈家旧屋不见人后,鬼使神差的就去后头的池塘找。
  池塘布满了枯树叶,少年母亲的尸首就被一堆枯叶包裹在其中。
  事情一传扬开来,村里人顿时感到恐惧了。
  如果只死了一个旺三爷,还可以说是这老头儿自己不小心,失足掉落。
  而之后旺婆婆虽说也死了,但她死前与少年的娘发生口角,少年娘一怒之下想杀人灭口,将她背起来扔进河中也能说得过去。
  可是这妇人被独自一人锁在废屋里,门锁没坏,她人却死了,这又怎么解释呢?
  一时间村里传言四起,都说是村子闹鬼了。
  有人说是旺三爷死得冤屈,也有人说是鬼找替身。
  “……还有人说是报应,因为我们早前没向镇魔司纳税缴贡,惹怒了大老爷的缘故。”
  少年语无伦次的道。
  “之后呢?”赵福生问。
  “之后……”他突然捂脸痛哭。
  少年没有再说下去,可镇魔司其他人已经猜到结果了。
  之后村里人将少年的母亲尸体从水塘中捞出。
  照习俗,本该停尸三日,再找块空地下葬。
  可一来大汉朝的税法制度朝令夕改——前头有生人税,后头州郡之间则相继生出一个名叫‘死人税’的东西。
  每个死者入葬后,除非已经九族无人,否则下葬后得付朝廷一份地税,被民间百姓戏称为给死人上税。
  这税收的苗头一起,许多地方便不兴办白事。
  一旦家中有人,连夜找空地下葬的人多得是,甚至有些人将家中亲人下葬后不敢立碑,深怕被左邻右舍举报。
  ……
  少年的娘死得蹊跷,又多少沾些邪祟,不大吉利。
  经村里人商议,索性在把她尸体捞起后,为免夜长梦多,当天便由村人选了离村颇远的地方挖坑埋了下去,将土夯得很实。
  不知为什么,村里人做完这一切后都觉得不大安生。
  叶二爷沉吟半晌,事后找了一帮村里青壮抬了两三块大石,牢牢将坟包压紧。
  赵福生听到这里,心中不免生出一丝唏嘘之感。
  东屏村人也算谨慎,村里的叶二爷行事更是周密,可是鬼案哪是人力所能抵抗的。
  普通人的力量在厉鬼面前显得太过弱小,只能被一面倒的凌迟。
  少年娘的坟被压紧后,村民这才松了口气,三三两两的离去。
  而少年一家则哭哭啼啼,感觉心中沉甸甸的。
  因家中死了人,一家人吃不好、睡不下,尤其是少年,心中更是内疚无比。
  白天时母亲的哀求、哭泣响在他耳边,他总觉得像是欠了母亲一个承诺没完成。
  在这种记挂之下,他辗转反侧睡不着,到了夜里约二更天时,他突然听到了‘沙沙’的响声。
  像是老鼠在翻动粮仓,也像是春蚕食桑……
  好半晌后,少年终于反应过来——下雨了。
  这个念头一涌入他脑海中,他顿时寒意生起。
  近来东屏村真的雨水很多,且这雨水不大吉利。
  “我娘临死前,提过旺三爷、旺婆婆‘回来’的那天,都下了雨——”
  所以当时少年听到雨声,便猛地从床上坐起。
  奇怪的是全家人都像是陷入了沉睡中,四周静得有些瘮人。
  就在他忐忑不安之际,突然屋门外传来了‘哐哐’的敲门声。
  ‘哐哐哐。’
  似是有人在重重拍门。
  少年当时浑身直抖,偏偏这敲门声一响,原先陷入沉睡的家中人纷纷被吵醒。
  大家一醒之后,发出声响打破了沉寂。
  可这种吵闹并没有让少年舒缓口气,反倒让他更加的不安。
  ‘哐哐哐。’敲门声还在继续,家里人苏醒后坐到了一起。
  大家想起近来村里发生的诡谲事,都感到格外的害怕,不敢出声。
  但该来的始终躲不过。
  一旦被厉鬼的法则标记,并不会因为普通人的躲藏便消失。
  少年的家人没有出声,外间敲门的人许久后终于出声了:
  “开门。”
  他白天淹死在池塘里,随后被村人匆匆下葬的母亲回来了。
  少年母亲在生时提及旺三爷‘回来’一事,家里人初时相信,但随着旺婆婆一死,大家难免也会受到流言蜚语的影响,怀疑是不是母亲编造了谎言骗人。
  直到这一夜母亲死而归来,众人才知道害怕。
  “我们一宿没睡——”少年的声音有些低沉,“没有人敢去开门,那敲击声持续了半宿,直到天快蒙蒙亮时才消失。”
  天色一亮,下了一晚的雨也停了。
  惊吓了一晚的家人颤巍巍的打开了房门,外头没有厉鬼,也没有母亲身影,留下的只有满地的稀泥巴。
  “泥地中有一串清晰的脚印。”
  虽说事情已经过去了七八个月,但提及这桩过往时,少年的身体却一直在颤抖,显然害怕至极。
  幸存的船工、卢家人也噤若寒蝉,不敢吱声。
  就在这时,赵福生突然问道:
  “这脚印是几串?”
  “什、什么?”
  惊魂未定的少年满脸茫然的抬起了头来,似是没反应过来赵福生话中之意。
  “你们房门口的脚印你亲眼目睹了吗?”赵福生并没有因为他的反问而不耐烦,再次提问。
  “目睹——”少年求救似的扭头看向周围的人,丁大同叹道:
  “大人问你亲眼看到了吗?”
  “哦哦哦,睹了、睹了,我亲眼看到的,当时是我开的门。”少年忙不迭的点头。
  他胆子还不小,不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因为厉鬼复苏的是他母亲,他不知深浅,因此还敢揽事。
  “那你家门前的脚印有几串?”
  赵福生怕他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便摊开左手,以右手食指、中指前后在掌心中做走动状:
  “这样走过去是一串,如果多走几个来回,便会留下更多的脚印。”
  东屏村下雨多时,地面全是稀泥,走过会留下印痕。
  少年明白她的意思,连忙道:
  “就一串——”
  “脚印是向哪个方向?是往家门前来,还是离开家门前?”赵福生又问。
  少年就道:
  “往门前来的,就一串,像有人走到屋门前,然后就消失了——”他说到这里,又缩了下肩膀,小声的道:
  “有鬼来屋门前——”
  赵福生面前严肃:
  “那就是有来无回。”
  “有、有来无回?”钟瑶愣了一愣,接着下意识的看向武少春:
  “武大爷,这是什么意思?”
  他在万安县时与武少春相处了几日,对武少春又敬且畏。
  武少春跟着赵福生学了一段时间,又独自办过一桩鬼案,此时略一思索,便眼睛一亮:
  “莫非是鬼来了没走,还留在屋里?”
  “啊!”
  武少春的这一句话将众人吓得不轻。
  无论是东屏村的幸存者还是卢家、船工及昌平郡众人都头皮发麻,忙不迭的紧紧后背相贴,靠到了一起,警惕的看向四周。
  “有很大可能。”
  赵福生点头:
  “这也许是厉鬼杀人法则,脚印走到哪家门前,便留下。”
  直到将这一家人杀灭门才止。
  想到这里,赵福生又看了少年一眼,又意识到自己这话并不完全准确,兴许只说对了厉鬼杀人法则的一部分而已——否则本该也死于鬼祸的少年为什么还活着呢?
  “之后你家是不是也出事了?”
  赵福生问。
  少年神色黯然的点头:
  “是,后来我们不敢再在家住下去,便去寻叶二爷想法救命。”
  村里人得知出了鬼祸,都吓得头皮发麻。
  只是事已至此,无从逃避。
  叶二爷也觉得棘手,很怕少年娘死不瞑目,便想找个法子消去祸事。
  “我们请不起镇魔司,也不敢上报此事,二爷就说邻村有个度鬼人——”
  “度鬼人?”范无救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称呼,好奇的问了一声。
  武少春解释:
  “就是一些乡俚之间,自称可以引鬼的。”
  大汉朝鬼祸横行,除了镇魔司借鬼制鬼之外,还有一部分人自称也能解决鬼祸。
  他们对外称厉鬼只是心愿未了,他们可以引鬼上身,让鬼附体诉说冤屈,完成其在生时未了心愿,便能平息鬼的怨气,解决祸事。
  武少春的话听得范无救一愣一愣的,他说道:
  “真这么神奇?”
  “假的!”
  武少春道。
  他以前年少无知的时候,也对这样的度鬼人深信不疑,但驭鬼之后便知道这些人只是招摇撞骗而已,并没有真正解决鬼祸的能力。
  “……”
  范无救大失所望,长长的叹了口气。
  少年也很失望,喃喃道:
  “假、假的?竟然是假的?难怪他们死了——”
  这些请来的度鬼人不知东屏村是真的遇鬼了。
  许多时候他们承接的‘鬼祸’大多是人为,亦或是请人者心中有‘鬼’。
  但这一次东屏村是真的遇到了大事,度鬼人当时前来,住进了少年家里。
  他一来之后就先说少年母亲下葬的地方坟地不对,说了个天花乱坠。
  村民在他带领下前往坟地一看,果然坟地出了事。
  前一天下了一宿大雨,山体滑坡,连带着叶二爷让人压住坟堆的石块被冲跑,坟也被雨水抹平,里面埋葬的尸体失踪,不知去了哪里。
  村民一见此景,对度鬼人大加吹捧,当夜便开宴度招呼他。
  本来说好第二天开坛作法,‘超度’厉鬼,哪知当天夜里便出了邪事。
  度鬼人淹死在了少年母亲溺毙的水塘中。
  还是因为第二天村民遍寻他不着,找了半天,初时当他是骗子逃跑了,却见他带来的随身卦物之类的还在,便猜测他可能被什么事绊住了脱不开身。
  找了许久,少年鬼使神差的走到了那池塘处,看到了塘里漂浮的尸体。
  ……
  同样的诡事再一次发生。
  当天夜里,少年家再度有‘人’敲门,这一次敲门的是度鬼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