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仅要煤,还要铁

  第18章 不仅要煤,还要铁
  不过,这一次的烧灼速度,时间却比木炭要多得多,这让朱棣更加的兴奋。
  就像朱高炽说的那样,蜂窝煤燃烧的很稳定,燃烧的时间也很长,最关键的是,它没有毒性。
  朱棣和徐妙云,都在屋子里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却是安然无恙,也没有闻到什么奇怪的味道。
  “宝物,果然是宝物!”
  朱棣也是一脸的赞叹,然后转头看向白初,赞叹道:
  “白先生果然是个人才,本王心生钦佩。”
  “有了它,就是今年天气再冷,我北平的人,也可以过个暖和的冬季了。”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白先生,本王代表天下苍生,多谢白先生。”
  朱棣正要给白初见礼,白初却是阻止了他。
  “这是我应该做的,王爷不必放在心上。”
  身为大明的真龙,大明的子民生活得更好,国运更强大,他就有更大的权力。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见白初这般谦虚,徐妙云的目光瞬间变得有些复杂。
  而那名老僧,却是面带慈祥之色,欣慰的点头,又叮嘱了一句:
  “王爷,现在煤能用了,我们应该马上把煤卖给城里的人,让他们都能受益。”
  “是啊,是啊。”
  朱棣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对着朱高炽问道:“高炽,西山一天能产多少块煤?”
  “你去找一家燕王府的店铺,将这些东西全部卖掉。”
  “现在天气转凉,耽误不得。”
  就在所有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之时。
  白光却突然开口道:
  “这件事,以后再说,在这之前,我要做一件事。”
  “如果能做到这件事,那么我们的煤,就可以卖出去了。”
  朱棣闻言,也是一脸茫然。
  “白先生,现在天下苍生都在饥寒交迫,等待着我们的救援。”
  “还能有什么,比得上黎民百姓的生死?”
  白初神神秘秘的指着地面道:
  “王爷,你有没有注意到,蜂窝煤虽然重要,但这炉子也不是普通的东西。”
  朱棣微微一愣,然后看向那焦黑的铁炉,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样。
  心中一动,连忙问道:“白大人这话是何意?”
  白初轻笑一声:
  “这铁炉看起来很普通,但是用处很大。”
  “百姓们可以用来煮饭,烧开水,除了取暖之外,还能解决人们的饮食问题,实在是一件好东西。”
  “而且,每一次出征,都要准备饭菜。”
  “这样的炉子,只要稍加改装,就能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能生火做饭。”
  “到时候,我们只需要带上一些煤炭,就可以让军队使用了。”
  朱棣两眼放光,听白初这么一说,这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玩意,还真是一把神兵利器。
  “是啊,这个我们也要大量制造,方便百姓和军队。”
  不过朱棣这边正高兴着,那边的老僧突然眼睛一亮,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王爷,这铁炉,可不是随便就能做出来的!”
  朱棣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自古以来,铁和盐都是一个国家的命根子,必须要由朝廷来控制。
  老僧的话让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朱棣是绝对做不出这样的铁炉的。
  等到朱棣开始大量制造铁器的时候,恐怕天下人都会认为朱棣是要谋反了。
  朱棣苦涩的一笑,摇摇头道:
  “看来这些铁炉,我们暂时还做不了”
  朱棣话音未落,白初已经开口了。
  “为什么不能?”
  “我倒是有一个办法,能让王爷坐收渔翁之利!”
  白初话音落下,众人皆是用一种震撼的目光看向白初。
  要知道,从古代到现在,钢铁一直都是战略级的资源。
  不管是盔甲还是武器,都离不开钢铁。
  因此,在这方面,朝廷对钢铁的管控非常的严格。
  燕王已经掌握了军权,如果他在私底下大量的制造铁器,那就是白痴也能猜到,燕王一定会谋反的。
  有些事情,只能偷偷摸摸的做,不能明说。
  事必躬亲,言必失。
  谋反,若是闹得满城风雨,那就是灭顶之灾。
  不过看着白初一脸认真的模样,朱棣也是心中一动,开口道:
  “白先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白初呵呵一笑: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王爷找到这样的好东西,自然要禀报皇上。”
  朱棣一怔,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兴奋地说道:
  “好主意,白先生!”
  老僧也知道白初的意思,忍不住笑道:
  “既然这样,那王爷快些将折子送到皇上面前吧。”
  “你拿着这块煤炭,还有这个炉子,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应天城。”
  “到时候,皇上一定会很高兴的。”
  此言一出,白初三人齐齐大笑,唯有徐妙云与朱高炽两人大眼瞪小眼,一脸懵逼。
  应天城
  金陵帝王州,六朝金粉之地。
  应天,前有长江拱卫,背靠巍峨的紫金山脉。
  东控江南富裕之地,西连荆楚,巴蜀。
  这里的地形,就像是一条巨龙,散发着王者的气息。
  自晋以后,中原人衣不蔽体,战乱不断,大量汉族移民长江以南,到江南发展。
  到了元朝末期,华夏的经济重心,也开始向南转移。
  洪武皇帝朱元璋,在田垄之上,第一个占领了金陵,然后将金陵当成了自己的大本营。
  得金陵之龙气,才能抵御外敌。
  在金陵一带打陈友谅,在东边打张士诚,在南边打方国珍。
  横扫江南群雄,最后一统江南,成为华夏最繁华的地方。
  后来,朱元璋北征中原,大败蒙古骑兵,席卷欧亚,夺回五百年前失去的燕云十六州。
  朱元璋之所以能统一南北,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应天之城的地理位置。
  有句话说的好,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朱元璋麾下名将众多,其中以刘伯温为军师,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这个人,若是不能一统天下,那就是天理难容。
  只可惜,红颜易逝。
  马皇后、徐达、唐鹤等人,早已不在人世,只剩下一位孤皇,固执的守护着江山。
  朱元璋脸上布满了皱纹,头发花白,看起来就像是一条行将就木的巨龙。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