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122章 难道这个天下我宁王配不上吗?

  第122章 难道这个天下我宁王配不上吗?
  书房中。
  老和尚和杨士奇见到朱棣如此自信,同时出声问道:
  “不知王爷说的这最后一点,是什么?“
  “竟能让王爷对七十万大军,熟视无睹。“
  朱棣脸上露出微笑,说道:
  “白先生,要回来了!”
  白初要回来了?!
  这个消息的确震撼。
  当初白初给朱棣要了八百精兵,以及几十万两银子之后,就往北而去。
  如今过去了两个月,一直都没有他的消息,没想到现在白初居然要回来了。
  时间回到一个月半前。
  白初从北平离开之后,就一路向北,往大宁赶去。
  这一次的目的十分清晰,白初就是要去将宁王还有他的朵颜三卫,全部拉到朱棣的阵营。
  如此一来,靖难之役胜利的天平,将会彻底往北方倾斜。
  到时候,有白初从旁协助,相信绝不会出现历“四零七”史上那般,战争整整持续了四年。
  将山东河北大地,打的渺无人烟,白初觉得这一次如果能快速结束战争,到时候大明的国祚肯定也会延长。
  自己如今已经是化形初期圆满,距离突破只差一步,只要朱棣轻易解决掉朱允炆,国运暴涨,白初肯定能够迈入化形中期。
  想到这里,白初的脸上不禁露出微笑,长生有望,长生有望啊!!
  旁边的朱高煦,见到白初一脸迷之微笑,顿时有些纳闷。
  他实在想不出来,这个白先生到底想要干什么?
  难道就靠自己还有八百人,就能拿下朵颜三卫,让宁王带着八万大军,投靠自己的父王?
  这实在是天方夜谭,思来想去,朱高煦终究还是开口问道:
  “白先生,不知道咱们此去大宁,你有何计划?”
  “难道就这样直接闯入大宁?恐怕到时候咱们还没有接近大宁,就会被宁王给重兵围困了。“
  白初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道:
  “咱们此去乃是去宁王那里,避避风头,作为他的侄子,你亲自去求情,想必宁王不会把我们给推之门外的。“
  朱高煦蒙了,直接傻眼了。
  “避风头?求情?”
  “咱们不是去将宁王给抓回去,与我们一起发动靖难之役吗?”
  “当然不是,咱们就是去避风头的,或者说是躲祸的。“
  白初微笑道:
  “宁王手下八万人马,兵强马壮,我们只有八百人,一百倍的差距,怎么可能抵得过他?”
  “别说抓他回去,不被他给干掉,已经是看在燕王的份上了。”
  “好了,不要想太多,按照我说的去做,自然会水到渠成。”
  朱高煦满脑子的问号,但是却不得不遵照白初的命令,因为朱棣来之前已经严重警告过他。
  若是敢违逆白先生,回去就会把自己的腿给打断。
  想起朱棣的眼神,朱高煦不禁打了个寒颤,不敢再说废话,埋头开始赶路。
  经过十几天的赶路,白初终于是来到了大宁的境内。
  不过宁王对他们好似一点都不欢迎,白初还没有靠近大宁城,就被一群蒙古骑兵,团团围在中间。
  “我们宁王有令,请燕王使者,哪里来的回到哪里去?“
  其中一名蒙古汉子,操着怪异的口音,朝白光等人喊话。
  很明显,宁王把他们当成说客,直接不想接触,就要把他们赶走。
  毕竟宁王本来就是兵强马壮,以他的实力,并不需要跟燕王结盟。
  朝廷大军想要攻打自己,就必须要先解决燕王,自己在大宁坐看鹬蚌相争,岂不美哉?
  何必非要凑上前去,让燕王朱棣当枪使?
  若是朱棣与朝廷大军两败俱伤,凭借自己手中的精锐雄兵,这皇帝说不得自己也能抢来做一做。
  不管怎么说,这北方势力最强大的藩王,除了燕王,就是自己,即便是燕王,也不敢来招惹自己。
  所以,宁王朱权对于朱棣的联合请求,一直是不屑一顾,不是不可以,只是没必要。
  如今,朱权又发现一支队伍,打着燕王的旗号,自然以为又是朱棣的说客,朱权一点都不感兴趣。
  可就在蒙古人打算赶人的时候,白光却是站了出来,说道:
  “我们不是使者,我们是燕王的手下的大将,我旁边这个是燕王次子,我们此来是有要事要求见宁主殿下。”
  蒙古人听不懂白初说的是什么,但是其中有些人见到白初之后,却是急忙下马,朝白初开始跪拜起来:
  “神威将军!!”
  上一次,白初五千对五万,一人一槊,杀穿整个女真人的防线。
  这一幕在这些蒙古人眼中,简直就是神威降世,让许多蒙古人都对白初崇敬无比。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下马,原本那个领头的蒙古人,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看了看白初。
  而后用怪异的汉语再次说道:
  “既然如此,请神威将军入城!”
  朱高煦见到这一幕,人都呆住了,他没想到白初居然在蒙古人心中,有这么高的地位
  他不知道的是,蒙古人自古就是崇拜强者,而白初的强悍超出他们的认知,他们这才会对白初如此敬佩。
  白初冲周围的蒙古人点了点头,而后一抱拳,接续带着手下,往大宁城方向走去。
  等到刚进入大宁城,宁王朱权就亲自到了。
  看到果然是白先生,朱权脸色也是有些怪异,上前说道:
  “原来是白先生亲至,有失远迎,实在是抱歉。“
  “我已经在府上备好了酒席,为白先生接风洗尘,请先生随我前去。“
  白初自然是欣然应允,而后帶着朱高煦就往城中走。
  至于白初带来的八百精兵,则是被安排进城中军营之中。进入王府之后,宁王朱权果然置办了丰富的酒席,招呼白初和朱高煦入席宴饮。
  酒席之上,朱权不断询问白初此来所谓何事?
  其实心中一直十分警戒,若是白初是来劝说自己出兵加入朱棣,朱权当即就会拒绝,然后让人把白初二人给赶出去。
  不过白初却是一个字都没提,甚至朱权主动往靖难之役上提起,白初都会顾左右而言他。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来朱权这里就是带着朱高煦避难的。
  朱棣被朝廷耿炳文三十万大军征讨,为了以防万一,朱棣将自己的血脉留在宁王府,希望宁王照顾一二。
  这个理由,让宁王朱权搞得十分难受。
  他是想拒绝,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侄子,且朱棣把姿态都已经放这么低了,朱权总不好一口拒绝。
  无奈,朱权只能等南边尘埃落定之后,再作打算。
  白初和朱高煦就此在大宁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大半个月。
  这半个月,朱权天天被白初和朱高煦喝酒,美其名联络感情,把宁王搞得有些烦躁,想要尽快把这两个麻烦送走。
  一直到南方传来朱棣大败耿炳文的消息传来,这让朱权意识到,机会来了。
  就在朱权打算召来白初和朱高煦,准备下达逐客令的时候,这两人反而主动找上门来。
  府衙之内。
  白初正在和朱权和朱高煦讲述,自己未来对藩王的一些看法。
  “宁王殿下,你觉得燕王最后能不能夺得天下?”
  白初上来就开门见山,也不用拐弯抹角,毕竟现在朱权算是彻底上了朱棣这条贼船。
  朱权略微沉吟,而后开口说道:
  “如今南朝虽然损失了三十万精锐,但是南朝主力未损,京营仍旧有五十万大军,还有个行省的都司。“
  “如果朱允炆拼尽全力,甚至可以组建一支百万大军。“
  “我对四哥非常佩服,但是却对此战并不抱太大希望。“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