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剧本真相

  于孟令都这样说了,陆严河也就重新又读了一遍
  这一次,抱着对结尾的解读,陆严河专门去关注了一些细节的部份
  然后,头皮发麻
  第一遍读这个剧本的时候,他觉得这一家几口人,日子朴实、宁静
  但是,抱着为什么会发生结尾这件事的疑惑再去看前面的故事
  有几个地方,突然就显得不对劲起来
  一个地方是:
  故事的开头,这家家主接待了好几个来订船的客人
  与此同时,在内宅,这家的大女儿坐在屋檐下流泪,她的弟弟过去安慰姐姐
  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得知,她之所以流泪,是因为她的丈夫因为溺水死了
  后面,有人来订货,跟这家的家主闲聊,说起数月前另一家做船的当家人因沉船溺死,以前都是去那家订船,现在方圆数十里,只有他们这一家还做船
  另一个地方是:
  大女儿带回家的孩子——当家的外孙,很小的年纪就展现出了做船的天赋,还得到了当家的夸奖
  相反,这家的小儿子虽然没有被他父亲当面的辱骂和羞辱过,但从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来,他父亲对他的不满意
  只不过,从剧本呈现的信息来看,这家的小儿子是一个性情很温吞的人,也是一个脾性很好的人
  他作为舅舅,对自己的外甥也很有耐心,很照顾,一家人一起在河边摸贝壳的时候,外甥不小心落水,是他因为及时关注着外甥的动静而眼疾手快地把他救了起来
  外甥高烧不退,他连夜翻山请来了大夫,救了外甥的命
  注意到这些细节以后,陆严河脑海中就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剧本背后的故事
  这家的大女儿嫁给另一家做船的当家人,而这家的家主为了抢生意,在他女婿的船上做了手脚,害死了他女婿
  所以,原来他女婿家的那些客人,才将订单转了过来
  而他们的父亲为了赶尽杀绝,也几次想要害死他的亲外孙,无论是溺水,还是高烧,都是他做的手脚
  注意到这些之后,陆严河再接着往后面看
  更多的对话和故事留白,都在印证陆严河的猜想
  姐姐因为邻里的闲言碎语,要带着孩子搬回原来的家——
  他们的父亲板着脸让他们留下,不准走
  姐姐的婆婆来看望他们,提出要带他们回去、毕竟是他们唯一的血脉时,他们的父亲以“两个女人立不起门户、扶不起新当家人”为由,让自己的女儿和外孙留下来,他会好好抚养,待外孙长大成人之后,自然会去继承家业
  陆严河第一遍看的时候,真以为这是父亲不善于表达关心和爱,所以才表达得如此得别扭,本意是对自己女儿和外孙的关心
  这一遍看,却看得遍体生寒
  一个下雨的夜晚,儿子去给还没有上漆的木材盖油布,撞上了抱着外甥从女儿房间出来的父亲
  外甥已经熟睡,依恋地靠在他的怀里
  他说:“这几日你姐姐一直睡不安稳,小孩子夜里尿多”
  第一遍读,陆严河感受到的是一个不善言辞的、沉默寡言的父亲的爱
  现在细想,打着雷、下着雨的夜晚,进了房间,竟然都没有惊醒姐姐和外甥——
  这不奇怪?
  幸好被他碰上,这个同样不善言辞、温吞的儿子,为了让自己的父亲睡得安稳,坚持把外甥抱到了自己房间
  如果没有碰上呢?
  是溺水和高烧之后,又一个意外吗?
  太多隐晦的、留白的、不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
  陆严河看得心惊胆战
  然后,在发生儿子杀掉父亲之前,有一幕戏,是儿子意外撞见大女儿跪在父亲面前,流泪磕头,说的是“如不得爹爹护佑,女儿和阿宝难活于世”
  就这一句话
  第一遍读,陆严河以为是还没有走出丧夫之痛的大女儿,在亲生父亲面前真情流露
  再读,却是求饶之意
  再看,这句话后,外甥正要往里面去
  他迅速起身,抱起了外甥,捂住了他的嘴,对他笑着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往外走去
  第一遍读,陆严河以为是他不想让外甥打断这真情流露的一幕
  再看,其实,温吞沉默如他,是不是这个时候已经猜到了什么?所以,不想让外甥听到什么?
  到了他要杀死他父亲的时候,是他父亲生病,躺在床上,他在一旁侍药
  他父亲叮嘱他,交货的日子要到了,别误了事
  他说不会,给他父亲喂下药
  当晚,他父亲去世
  等等——
  陆严河忽然一愣,又往回去看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又弄错了
  杀死他父亲的,其实应该是大女儿
  仵作来的时候,大女儿主动松开了阿宝的手,往前迎了一步,是他在这个时候按住了他姐姐的手臂,作为家中长子迎接外人
  他只是知道了姐姐的计划
  仵作对尸体做了检查,对他们说,近日天气骤凉,易得风寒,前些日子他们家中阿宝是否高烧不退?
  他惊讶说是,问仵作为何得知
  仵作说,那日被他请来治病的,是他父亲
  经仵作检验,他们的父亲死因并无疑点,因风寒引起陈年旧疴复发而去
  第一遍读剧本,到这里,陆严河还没有想到儿子杀了父亲
  是仵作走后,儿子去房间里翻出了一包药粉,扔进了灶台里烧了——
  这一幕,让陆严河第一遍看的时候,以为是儿子杀了父亲
  现在再想想,哪有把毒药放在自己房间里等着人来找的
  这是为了给他姐姐替罪
  《舟》
  陆严河给于孟令打了个电话过去
  “孟令姐?是真的吗?”陆严河把自己的解读给于孟令说了一遍,“是我想的那样吗?”
  “是”于孟令笑着说,“不愧是编剧,你看第二遍就想到这些了”
  陆严河:“反正第二遍看的时候,我一直汗毛竖立”
  于孟令:“你感不感兴趣?来演这个儿子?”
  陆严河说:“我……我还没有想过这件事”
  “这是我的老师写的剧本”于孟令说,“我电影学院的张秋萍老师,她去年去世了,在她去世之前,她就给我看过这个剧本,说希望有一天能够拍成电影”
  陆严河一愣
  “我之前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她会写这样一个剧本,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这个剧本的第二层意思直到她去世,她在遗书里写了她的童年,她的父母,我才知道,她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在她父亲在世的时候,揭穿他其实根本不爱她和她母亲的真相,他一直在用她和她母亲营造一个温馨家庭的假象,实际上,她父亲当年娶她母亲,只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而她父亲在外面一直有另一个家庭后来,她知道了这件事,却为了保全整个家的颜面,所以,一直没有对外说过任何”
  于孟令声音清清淡淡地说着这些往事
  “老师在去世前,跟我说了这个剧本的真相,我才明白”
  陆严河沉默地听着
  “老师非常后悔,因为觉得这是丑事,家丑不可外扬,所以一辈子忍着,瞒着,甚至仍然演着女儿这个身份,等到真正想通的时候,她父亲已经去世,没法儿再发泄她的愤怒了”
  于孟令说:“我答应了老师,我一定会把这个剧本拍成电影的,让大家都看到这个故事,讨论这个故事,然后,发现这个故事背后的真相”
  陆严河说:“孟令姐,你不会知道,你刚才跟我说的这些,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于孟令确实不明所以
  “我不知道这个剧本是不是会打动你”
  “我想帮你实现张秋萍老师的心愿”陆严河说
  “《舟》?”
  “对,陆严河的新电影”
  “他写的新剧本?”
  “不是,别人写的”
  “他做导演?”
  “应该也不是”
  “文艺片?”
  “是”
  “哪个大导演的?”
  “不知道,应该不是大导演”
  “那他怎么会主演?”
  “听说是于孟令找过去的,于孟令是制片人”
  “陆严河还给于孟令作配?”
  “陆严河给谁作配我都不奇怪,他根本不在意番位,他不是那种口是心非的演员”
  “但是,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他何必呢?他自己的戏还不够多吗?他还去演这样一个小成本电影”
  “艺术家的心思,哪里是你我这种凡人能够猜透的”
  “或许,这部电影能够帮他拿奖吧?”
  “哈哈,他还会为了拿奖去接一部电影?”
  “哪能是什么,总不能是为了票房吧?这部电影就是个文艺片啊,就算是他主演,也就顶多票房拿几亿吧?”
  “搞不懂”
  “或许是这个电影有什么特别吸引他的点吧”
  “你们有这个剧本吗?想看看啊,到底是个什么剧本,能被陆严河看中”
  ……
  业内,因为陆严河突然接演的关系,大家都纷纷对《舟》这个剧本感起了兴趣
  事实上,《舟》这样一个剧本,之前也并未保密
  电影学院的张秋萍,业内很多人都认识了
  她的遗书当时也在业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议论
  她遗留下来的剧本,自然被很多人看过,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张悦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顿时就慌了
  陆严河竟然接了这样一个剧本?!
  他是想干什么?
  他是想要含沙射影什么?
  这一刻,张悦真第一反应就是联系陈品河,想要跟他讨论一下,对于这件事,该怎么应对?!
  然而,她不这么做因为陈品河还不知道,她已经知道了他和陆严河的事情
  陈品河这个男人,她太懂了
  她必须维持现在跟陈品河之间的状况,他才能以现在的温柔与爱意与她在一起
  要是他有一天知道她知道了这件事,他还会愿意维持这样的面孔吗?
  或者说,她还能在他面前扮演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无辜的女人,让他真心喜欢吗?
  张悦真手足无措
  “你接《舟》的话,黄天霖那部电影,你还接吗?”陈梓妍问
  “接”陆严河点头,“这两部电影的题材、类型都完全不一样,可以接”
  “《舟》反而让你下定决心接黄天霖的电影了?”
  “是的”陆严河点头,“而且,我和孟令姐也沟通了一下,对于《舟》这个剧本,我们想做一点修改”
  “修改什么地方?”陈梓妍问
  “让这个电影的表达更隐晦”陆严河说,“删掉儿子从房间里找出那包毒药扔进灶台里烧掉的戏”
  “把这一幕烧掉的话——”陈梓妍说,“基本上就没有信息可以明确提示,这个电影里的父亲,是被毒死的了”
  陆严河点头:“就让电影的表面看上去是一个完整的、日常的家庭故事”
  让这样的平静,以一种更为隐晦的表达,落入世俗眼中的“生老病死、父子传承”的窠臼里
  陈梓妍听了陆严河的想法,惊讶不已
  “完全不露痕迹、不给明确指向的秘密,才会掀起巨大的讨论,才会成为像《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被众人解构、解读的作品”
  陈梓妍:“我以为,你会希望这部电影成为一个明确的、指向性的作品”
  陆严河说:“我拍的是电影,不是檄文”
  “你说得对”陈梓妍说,“我们拍的是电影,无论如何,电影才是摆在首位的”
  对于陆严河又接的这两部电影,国际电影节闻着味儿就来了
  下个月即将在津口举办的荷西电影节,也早早就来询问陆严河,是否在电影节上官宣一下这两部电影,做一个面向全世界媒体的发布会
  在津口举办的荷西电影节,这一次陆严河虽然不是主竞赛单元选片委员会的荣誉主席了,但他当然也还是得支持一下的
  所以,陆严河跟于孟令和黄天霖沟通了一下,就答应了这件事
  这一次,陆严河没有任何电影入围荷西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准确来说,都没有报名
  相反,灵河给出品的好几部电影都报了名,只不过没有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而已
  这主要也跟灵河做的电影,基本上还是以商业取向为主有关
  灵河这一次要在荷西电影节举办一个媒体推介会
  主要是为自己出品的电影做推荐
  包括已经拍完的,没有开拍的,准备开发的
  去年八月公布的一系列作品,灵河基本上百分之百开机了
  这也是灵河想要借这个机会宣传的地方
  有哪家公司跟灵河一样,能够对自己的拍摄机会百分之百开机?
  这一次,陈寅推出的新作包括《尸相2》
  李跃峰将回归主演
  只是这部电影究竟是延续第一部的世界观和人物,还是重启一个世界观,李跃峰将饰演新的人物,这都还不知道
  荷西电影节在津口开幕当天
  陆严河等人都现身支持
  有了去年的打样,今年,海外电影人都来得很多
  因为曝光太大了
  尤其是可以借此机会,在中国这边跟观众影迷见面
  这几年,全世界的电影公司都有一个趋势,那就是越来越重视中国票房市场
  美国和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两个市场
  但是,美国和中国两个市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非常排外,观众就不乐意看非英语片
  后者,中国,不仅仅是好莱坞电影,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太多国家的电影在中国这个市场拿到1亿美元以上的票房
  几乎每一个国家的片方,都想要把自己的电影送到中国来上映
  去年荷西电影节,一百多部电影在电影节中放映,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反馈
  而其中也有很多电影因此被中国片方看中,买下发行权,之后在全国大规模放映,不少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
  票房超过3000万人民币的都有12部
  这可不是网络上那些千万票房等于扑街的喷子
  对于国外那些片方来说,这可是实打实的票房
  对他们而言,收益甚至高达几百万美元的收益
  像这样的文艺片,海外单个市场收益能如此之高,对非好莱坞电影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今年,报名荷西电影节的电影数量出现了激增
  就算没有入围官方单元,也有不少自掏腰包要来搞展台、找买家的
  欣欣向荣
  眼看着岌岌可危的荷西电影节,突然又复苏,甚至呈现出更热闹的景象
  恰恰——
  这又符合荷西电影节一贯以来的定位
  观众奖,市场奖
  比起大家公认的艺术性最高的西图尔电影节,荷西电影节一直都是在媒体声量、大众喜爱等方面更胜一筹
  现在,荷西电影节的电影交易这一块又做了起来
  今年的人物单元,仍然在继续举行
  第一年是陆严河在找人
  这一届则是邬杨他们自己在弄了
  本来还想要继续做陆严河这个人物的交易单元的,但是陆严河给婉拒了
  主要是手头没有特别可以去撑得起这个单元的
  相反,灵河仍然作为合作方,负责着荷西电影节的版权交易市场
  开幕式第一天,电影节官方和灵河就一起宣布了《尸相》的游戏改编权以200万美元的价格交易成功
  恐怖题材,永远有市场
  除此之外,《大海啊我呸》也随之宣布,由日本一家电影公司获得翻拍权
  还不是真人电影翻拍,是要做成动画电影与之联动的,还将由中国漫画家鸣鸟担任主笔,将它改编成十二话的漫画,在日本三大漫画杂志之一连载
  值得说的是,这是陈钦带着团队谈下来的合作
  陈钦认为《大海啊我呸》这部电影非常日式热血,绝对适合日本动画改编,所以就主动做了方案,一家家上门谈,最后谈成了
  虽然这个交易金额并不大,徐天明却专门拿出来作为典型表扬
  “做ip,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一个思维,别人找上门的,是ip本身的影响力够大,体现不出我们的本事,我们的工作,是让别人看到一个ip暂时还没有被看到的价值《大海啊我呸》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陆严河很认同徐天明的说法
  加起来不超过一百万人民币的交易金额,看上去对于灵河的版权衍生业务不值一提,然而,它的背后却是可能从0到1的市场开拓加上日本漫画和动画电影本身就很有影响力,这个ip极有可能被它们所赋值,进一步提高这个ip的版权价值
  “灵河真的幸运,成立之初有梓妍姐把关,然后,梓妍姐又找来了徐天明和陈寅,一外一内,让灵河不像传统电影公司一样,成立初期都不用面临投入大、产出小、风险大的难题”
  陆严河对陈思琦说
  “所以说,做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会看人、会用人”陈思琦说,“灵河有他们几个人,真的让人羡慕嫉妒”
  陆严河:“难道琳玉、子君她们不够好吗?我可是一直很眼红,我的同学都被你挖走了”
  陈思琦:“什么你啊我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
  陆严河:“……”
  他觉得自己实在也算是一个能言善道的人,可是,在陈思琦面前,他又常常语塞
  陈思琦说:“我正打算跟你说一件事呢”
  “嗯?”
  “我们准备创办另一份杂志”
  “嗯?”
  “纯文学杂志”陈思琦说,“江印出版社那边有一个杂志不做了,空出来一个杂志号,我想做一本纯文学杂志,国际性的”
  “国际性的?”陆严河一愣
  陈思琦说:“现在暂定,每年只出版两期,当然,这是因为这本杂志明摆着就是亏本的,大概率亏本,但是,我仍然想做,因为这本杂志,我要做国际版,联合七个出版社,每一期都出版七种语言在全世界发售而这本杂志,只邀稿,邀请当今世界顶尖的、一流的作家发表作品”
  陆严河立即就明白了过来
  “我支持”陆严河点头
  陈思琦这是做了好几年的“出海”,一直不太成功,现在直接鸟枪换炮了
  可是,陈思琦这样的想法如果真的能够做起来,一定会是一个非常有标志的里程碑
  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文学类杂志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有多无价,在某种程度上,就有多廉价
  它注定曲高和寡——
  实际上,它就没有大众化过
  故事是大众的,但文学不是
  然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绕不开它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某种源头吗?
  如果这样说太过了的话,那至少可以说,它是某种标志吧?
  陈思琦要做这样一本杂志,俨然是不再满足于商业领域的成功和影响力了
  荷西电影节在津口如火如荼地举办着
  陆严河也借着这个机会,跟很多的朋友们见面,并尽地主之谊
  去年来过玉明的人,今年来的津口
  两个不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也不会让人觉得腻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