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劣习必须清除,意外决不能发生!

  第151章 劣习必须清除,意外决不能发生!
  至于怎么去阻止张志鹏通过初审,范静湖也有过认真考虑。
  如果只论科研成果,那张志鹏通过初审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毕竟,他的科研成果实在是太亮眼了些。
  但是,张志鹏有一个短板,这个短板便是:太年轻了点儿!
  至今也不过才28岁啊!
  这就要当院士了?
  这会让多少皓首老科学家感到不舒服啊!
  现在排队进初审的科学家,最年轻的也都50多了。
  所以,他要挑动起年龄和资历上的对抗,要让所有的评审委员站在自己这边,要让他们一起做出决定:志鹏同志还很年轻,进科学院可以稍微晚个几年,完全没有问题的嘛!
  只要大家形成这样一个共识,那么,范静湖的目的也就得逞了!
  他就是想要让张志鹏接二连三地在院士评选上受挫嘛!
  搞杂交水稻的袁龙平,那么大个专家,成果也很丰硕,90年代初就被写进历史课本了,可在院士评选上,不照样吃瘪?
  现在老袁都65了,今年还在评工程院的院士呢!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一般而言,65岁是个坎儿,原则上超过65岁,就不给评院士了。
  除非你特别优秀,做出的成果实在是很大,而且,有强力人物帮你说话,然后,你才能被破格。
  范静湖进了会议室之后,他就开始做工作了。
  先到的几个初审评委,一定要先说上几句话的,他要和他们达成共识:让年轻的张志鹏再等几年。
  而这几个评委也都觉得张志鹏太年轻了点。
  28岁当院士?
  急什么呢?
  那么多老同志都还在排队呢!
  伱一个小年轻,想插队?门都没有!
  共识很快达成!
  而且这些人还都开始跟范静湖一样开始串联其他的人。
  西工大飞机工程系的系主任郑敬之也是这次初审委员会的委员。
  他刚走进评审的会议室,一个不太熟的,魔都那边某研究所的院士就走到了他面前。
  “郑老师,跟您说个事儿,你们学校的张志鹏这次不也是个初审候选人吗?”
  “大家都觉得他太年轻了点儿,都觉得他应该再多历练几年,然后再当院士,可能更合适一点。毕竟,那么多老同志都在排队进科学院呢!他要是28岁就当上院士,老同志们的心都会凉的!”
  这位院士跟郑敬之说道。
  郑敬之一听,登时就有点儿急了。
  这是几个意思啊?
  这是想要直接把科研功绩首屈一指的张志鹏直接从初审这一关给抹掉呢?
  这到底是什么人在试图阻止张志鹏?
  郑敬之脸色很是难看地说道:“院士的评选是靠的科研成果!”
  “张志鹏同志做出了数十项特别重大的科研发明,成果非常的显著!”
  “民间呼声很高!您看这些天的报纸和电视了吗?”
  “所有老百姓都知道张志鹏,都认为他是民族脊梁!都觉得这么厉害的科学家,就应该早点成为科学院的院士!”
  这名魔都某所的院士笑道:“张志鹏同志的成果,大家都是认可的!”
  “但是,他不是太年轻了嘛!”
  “再让他等个十年八年的,把他选入科学院,我认为才是合适的嘛!”
  “大家可都是这个意思,您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
  郑敬之一脸严肃地说道:“上面领导说了,科研队伍也要年轻化!做出重大成果的年轻科学家,绝对不能压制!”
  这位院士笑着说:“没人压制张志鹏啊……”
  “但是,院士评选的话,类似于一个终身成就的授予。”
  “我们很多同志都是60多才被评上院士的呢。”
  “比如我,评了十多年吧,去年才刚上岸,我都已经62了。”
  “让张志鹏再等几年,正巧也磨磨他的性子,让他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嘛!”
  郑敬之摇了摇头说道:“这个说法我是绝对不认可的!”
  “现在全国都在搞年轻化,难道我们的科学院要搞成老古董集中营?”
  “我认为,不能违背人民的呼声,更不能无视上面领导的要求!”
  “张志鹏是上面树立的一个榜样!”
  “如果咱们在评院士的过程中阻止他,咱们会成为一个笑话!”
  魔都这位院士摇了摇头,他笑着走开了。
  显然,郑敬之根本就不能说服他。
  这些个院士,都是至少五六十才成为院士的,所以,他们不能容忍年轻人太早上岸。
  这估计着已经成为一大部分院士们的共识了。
  郑敬之觉得情况有点儿危险。
  他要去找科学院的院长张廷林说说这个问题。
  张廷林这会儿还在办公室呢。
  他在翻看着今天刚出刊的人民报。
  报纸上有关于这次院士评选的新闻,就在头版。
  当然,虽然是在头版,却是第二条新闻。
  这条新闻标题是这样的:1995年科学院院士增选初审即将举行,最年轻候选人仅28岁!
  张廷林已经看完了这个报道。
  这个报道基本上可以说是围绕着张志鹏做新闻的。
  还列举了张志鹏的种种重大科研成果。
  还采访了几个重要的人物。
  其中,科工委赵炳坤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以张志鹏的科研成果,他已经足以彪炳史册!张志鹏同志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科学家!所以,他必须得成为科学院与工程院的院士!
  这个语气……
  可真的是有点儿强势。
  当然,军工方面本就是很强势的。
  只要他们推上来的候选人,成功概率不是一般的大。
  张廷林叹了口气。
  他知道,现在情况可能不太好。
  有不少老同志对张志鹏这么年轻就当院士,是有很大意见的。
  也有人在串联,声称要阻止张志鹏。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啊……
  就在这个时候,郑敬之敲门拜访。
  看见郑敬之,张廷林就知道对方这是来干嘛的了。
  郑敬之可是张志鹏的老师。
  “敬之同志,请坐吧,哈哈!”
  张廷林让郑敬之坐下来。
  郑敬之摆摆手,一脸严肃地说道:“廷林同志,情况可不是太妙啊!我听见有不少人在串联,要阻止张志鹏成为院士,这种行为很可耻啊!”
  张廷林点点头说道:“我也有耳闻,确实很过分。”
  郑敬之说:“如果不想个办法解决问题,我严重怀疑,这一次志鹏同志院士初审都有可能过不去。”
  “我们的很多院士已经忘掉了初心,开始热衷于争名夺利。”
  张廷林苦笑着说道:“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既得利益者啊!”
  “大家都是苦熬了几十年才成为院士的。”
  “所以,看见一个年轻人年纪轻轻竟然就功成名就,要与咱们为伍,甚至比咱们成就大,功劳高,还受人欢迎,心里不酸,那也是不正常的。”
  郑敬之说:“所以,这就叫做不良风气,必须得加以改变!”
  张廷林点点头说道:“是的,是的!的确是应该改变!”
  “不过,志鹏同志好像也有点儿做得不到位啊!”
  “这马上就初审了,竟然连个照面都不打。”
  “难道不应该先跟评审委员们先见个面,认识一下,加深一下感情吗?”
  “这也是人之常情的做法啊……”
  郑敬之皱眉道:“志鹏同志最近一直在忙着我国第一艘盾舰的建造这个事情。”
  “他已经在工地上待了快一个月了。”
  “他在干正事儿!在忙着帮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所以,他才没有按照惯例过来拜访。”
  “不过,再怎么说,这院士评选好像也是按照成果来选的吧?”
  “难道人情分就占那么大比例吗?”
  张廷林苦笑了一下说道:“但这就是现实啊……”
  “有很多时候,咱们个人根本就改变不了的,我为此也常常感到十分的苦恼,可又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郑敬之摇了摇头说道:“志鹏同志可是科工委力保的人!如果连初审都过不去,我估计着赵主任会大发雷霆的。”
  “廷林同志一定要三思啊!”
  面对这样的局面,郑敬之也感到有点儿无力。
  他说完这一句,就转身向门口走去。
  张廷林看着郑敬之走出办公室的门,他摇了摇头,心想,我待会儿还是在初审开始之后,先讲个话,再强调一下不拘一格按照成果选拔科学院院士的这个规则吧!
  就是也不知道能否让那些院士们回心转意,给张志鹏投赞成票。
  就在这时,张廷林桌子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张廷林赶忙抓起了话筒放在了耳边。
  他便听见一个粗嗓门传了进来:“廷林同志,今天科学院增选院士要初审了吧?”
  张廷林一听就知道,这是赵炳坤的声音。
  他赶忙笑着说道:“是的!赵主任有什么指示啊?”
  按照级别,这科学院院长级别是真不低。
  跟赵炳坤是一样的。
  但是,赵炳坤这个部门非常的特别,一般都是军方实权大人物掌控着。
  所以,双方还真的没办法比。
  赵炳坤说:“廷林同志,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张志鹏顺利通过初审!今年,必须得让他当上院士!”
  “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意外!”
  “因为他是上面领导要求力挺的青年科学家典范!”
  “你看可以吗?”
  赵炳坤说话貌似是在商量。
  但是,语气却好像是在命令。
  张廷林心里顿时就有点儿发毛。
  这就是下了死命令了啊……
  而且,赵炳坤的话已经充分表明了一点:这是最上面的意思!
  这个就必须得高度重视了。
  “赵主任,您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当然必须得答应了!”
  “不过,您知道,那些院士,可是有不少很有知识分子的风骨的。”
  “要是强迫他们选某个人,估计会适得其反。”
  “我的想法是,要不,今天的初审找个借口先延误两天。”
  “在这个时间,志鹏同志抓紧时间拜访一下全部的评审委员,您看行吗?”
  赵炳坤断然拒绝了:“志鹏同志正在干活!”
  “如今正在紧要关头上!哪有时间做这些事情啊?”
  “我看,不如你先做做工作吧!”
  “还有,那啥,你告诉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他们接下来的科研经费会大幅度减少!就说是我说的!”
  赵炳坤这话说得十分的霸气。
  张廷林笑着说道:“好的,我知道怎么去做那些人的工作了。”
  打完这个电话,差不多也到了该去评审大会议室的时间了。
  张廷林拿起会议记录本和一些重要的文件就去开会。
  他到会议室的时候,全部初审评审委员们全都已经到场。
  范静湖坐在评审席上,他此刻很是有点儿得意。
  他充分地利用了人性阴暗的一面,拉到了大量的附和认同他观点的同盟。
  至少有一多半,也就是90来个初审委员明确表示应该阻止张志鹏通过初审!
  要想通过初审,那可是至少要有一半的评审委员认同支持才能行的。
  一大半都不支持,那就注定了是要被筛掉。
  张廷林来到最前面的主席台,跟初审主席团的几个人先小声地商量了一下。
  尤其是把赵炳坤刚才打的那个电话内容讲了讲。
  特别强调这次必须得让张志鹏成为院士!因为,这是最上面的领导的意思!
  如果这次失败,科学院的领导层会被认为把控力不强。
  几个主席团成员,都是科学院的副院长或者最权威的院士。
  这几个人一听,表情就都有点儿凝重。
  因为刚才他们已经是了解过情况了。
  相当大多数的院士,是要pass掉张志鹏的。
  既然最上面要力保通过。
  那就必须得尽可能多地做工作。
  大家就决定要在待会儿发言的时候,重点强调上面的意思。
  张廷林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我必须得在初审开始之前念几份文件。”
  “目的呢,是想要让大家领悟一下上面的精神。”
  说完这句,张廷林就开始念最近的几个文件。
  第一份就是《关于树立张志鹏同志为青年科学典范的通知》!
  这个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张志鹏的事迹!在学校的教室里悬挂张志鹏的画像,号召全国人民向张志鹏学习。
  这个通知的签署人可是上面的领导。
  第二份文件则是《关于加大培养青年科研工作者效率的通知》!
  这个通知要求全国各单位都要建设更合理的人才梯队!
  要重用青年人才,让青年人才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和环境!
  在这份通知里,还严格地批评了学术界拉帮结派排除异己,打压年轻人,垄断科研资源,以及不学无术靠钻营上位的不良风气!
  这个通知,同样是最上面的办公室签发的。
  150个初审评委们脸上的神情都一下子变得很复杂了起来。
  因为,他们已经是听出来张廷林的意思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除了一些一根筋,谁还能不明白,张廷林念这两份文件是个啥意思?
  张廷林的意思很明确:上面对张志鹏是十分欣赏的!
  上面是绝对不允许出现打压张志鹏的现象出现的。
  范静湖听完这两份文件,也是怔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上面竟然对张志鹏如此重视。
  他心里可谓是酸溜溜的……
  他觉得,这叫个什么事情嘛!
  这特喵的,就是要欺负老科学家,力捧年轻一代呗?
  范静湖心想:在座的各位骨头应该都不软。
  上面如此强调,应该会激起逆反心理吧?
  没准还会适得其反也未可知。
  所有人,都一定要给我顶住压力啊!
  范静湖也是个聪明人,他心想,枪打出头鸟,我以后还是不要表现得那么反对张志鹏吧。
  台上,张廷林读完了几份文件之后,他笑着说道:“各位,上面发的重要文件我都已经读完了。”
  “我相信大家一定也感觉到了上面的意思。”
  “其实,领导的目光是雪亮的!”
  “大家对咱们科学领域出现的问题看得很清楚。”
  “我这里呢,也希望大家一定要深刻反省自己身上的问题。”
  “青年是未来的希望!下一代科学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故事是:就在咱们在这里开会的时候,张志鹏同志已经在我国第一艘宙斯盾驱逐舰的建造工地上待了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和工人、技术人员吃住在一起,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如今,我们的第一艘宙斯盾驱逐舰已经是开始开工建设了。”
  “而且建设进展非常顺利!”
  “这就是张志鹏同志给我们这个国家带来的巨大价值!”
  “因此,我希望大家都能爱护张志鹏同志!让我们的青年科技领军人物能得到更多的肯定!”
  张廷林的话讲完了,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一开始的几秒,很安静。
  但是,随即的,就有人开始鼓掌。
  而且,掌声非常的热烈。
  这热烈的掌声让张廷林松了口气。
  但是,却让范静湖心里很难受。
  他心里很明白:只要上面表明了要力挺张志鹏,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会改变他们的态度!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